迷失
燕子辗转反侧,无法入睡。
晚上吃饭的时候,她的婆婆又在不经意间用她听不懂的方言说她,其实事情真的谈不上是事。燕子喂孩子喝水,发现水杯吸管如涂了一层油一般滑滑的,就把杯子里的水倒出来,用吸管刷清洗了吸管及用奶瓶刷洗了杯子内部,可以说,平时爷爷奶奶爸爸只会给孩子水杯装水,刷洗杯子、给水杯烫一烫消毒这个细节工作只有为娘才记得做。洗完杯子,燕子重新给杯子灌水,发现没有温开水只有刚烧开的开水。于是装了一点晾着。过了一会,孩子要喝水,燕子去拿水杯,发现水还很烫,就对孩子说水还烫,等会喝。其实孩子只是随口说一下,当时并没有真正口渴,孩子说不喝了,燕子也就不急了。公公看到,就随口问,我在你下班前才刚装的水,这么快喝完了?燕子回答:我倒了,洗了(杯子)……还没等她把后面“杯子”二字说完,一旁的婆婆终于忍不住冷嘲热讽了(而且用燕子听不懂只有公婆和燕子老公听得懂的方言,但燕子大概听出来意思):一回来就把杯子里的水倒掉了,每次都是这样的不放心,巴拉巴拉吧啦……燕子想解释,但想想婆婆就喜欢无事生非,当她放屁。此时她公公没有说话,一旁的老公也没有说话!公公没有说话,或许在婆婆的添油加醋中对燕子颇有几分不满:我刚给孙子装的水你就倒掉换掉(其实燕子下班回来也不知道那个水公公刚装的,只是发现吸管和被子内部打滑了就自然而然的倒了洗了,这有什么毛病?本来没什么毛病,都怪那个唯恐天下不乱的婆婆嘴贱,小题大做!)最后公公可能觉得燕子对他们老人带孩子有偏见?不放心??总之,这让原本就出现裂痕的关系显得更苍白。老公没有说话,唯一的理由就是,她老公在家人说燕子不是的时候已习惯沉默——这种沉默反射到公婆眼里就是——默认!
燕子很生气,对这个多嘴又爱挑事的婆婆恨得咬牙切齿!
燕子更生气的是,当那个没事找事爱惹是生非的婆婆话里有话地说燕子的时候,她老公既然继续保持他惜字如金的风格,装扒饭,一个字都没有说!
这种时候,不是一次两次。这么些年,燕子的姑子和公婆串通,总是说燕子这不好那不好,是恶意的讽刺,是像说别人家闲话一样嘲笑燕子。燕子为了和谐,装不知道,其实她什么都看在眼里。而无论是明着还是暗地里,甚甚至吵架家婆和姑子骂燕子%#%(难听的话),她老公从来没有及时为燕子辩护过!从来没有当即为燕子霸气怼回去过!由于她老公的沉默,次数多了,公婆和姑子对燕子的偏见就自认为是自己说的那样,因为连她老公都默认了!
燕子很愤怒!孩子小的时候,对于育儿方式的不同,家婆和姑子总是明里暗里说燕子不是,燕子就装没听见。现在孩子大点了,她这个亲妈因要帮孩子刷洗杯子,自然而然要把水壶里的水倒了,这也能扯出“罪名”!!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燕子原本还有二胎的打算,因为儿子天天碎碎念问燕子要个小弟弟小妹妹的,让燕子不忍心亏欠他。可是这样的家庭,这样的公婆(尤其是有个不省心嘴贱的婆婆)住久了不抑郁都是万幸,怎么给儿子生个伴儿啊!
燕子想到离婚,这样的事在她老公看来永远都是“没什么”,然而这么些年,燕子的心千疮百孔,只有她自己知道。一个人患病可能还能挂号治疗,然而若患了心病,还没有人懂的,只有靠自己。原来抑郁,可以是很长一阵子也可以是一瞬间,任何负面的事都有可能成为压垮心灵的“最后一根稻草”!
燕子原本爱说爱笑学,大大咧咧的,现在郁郁寡欢,沉默寡言。她学过心理学,她知道自己的心病了,她的娘家在遥远的乡下,也不愿打电话让父母担心每次都是报喜不报忧。她就这么自己一个人硬撑着,步履不停地追寻那个曾经快乐的自己,然而,不管她多么努力,多么虔诚,身处这样的家庭环境,同在一个屋檐下,心塞的事猝不及防,心才好过几天,又给你整一出!燕子再也追不上那个快乐的“我”了。
心理学家说过,任何人都不会影响你的情绪,除了你自己。燕子知道是自己放不下,可是她怎么也走不出来,她迷失在生活给她勾画的林中路。
燕子曾经想说服老公,趁她休假,让她静一阵子,让老公跟公婆好好沟通,让公婆暂时回老家几天,燕子想在这样的“距离产生美”之中找寻她公婆的好,淡化内心的恨。可就是这个需求和祈求,让公婆回老家几天都不行,她老公无法做到!从结婚到孩子五岁,公婆跟她住,房子是她每个月还房贷。燕子不明白,公婆怎么就不愿回那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家?每每想起公婆与姑子串通一气,把她当仇人一样议论,她就头炸心塞,现在她愈来愈觉得住在一起喘不过气来,好压抑好厌烦!她感觉每天都在熬日子,尽管她努力用心理学方法来治疗自己,但她始终找不回原来那个可爱活泼的自己,始终回不到那颗年轻跳动的心,她迷失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