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独行散文成长励志

童年趣事

2019-06-01  本文已影响26人  素心suxin
童年趣事

读汪曾祺老先生散文集里的一篇《坝上》,提到他在坝上草原采蘑菇,那兴奋劲不亚于捡了个大元宝。童真童韵跃然纸上,先生的朴质与真挚令人感动!

不由得想起儿时许多趣事,那一帧帧画面,如昨日重现……

记着小时候特别喜欢下雨,尤其是细雨绵绵,打在身上,润润的,凉凉的,格外舒坦。而这样的天,最适合一项野外活动---采地瓜皮。

往往这时,我们会三五成群,或披着塑料蓑衣,或戴着草帽,一路唧唧喳喳向南山坡奔去。

南山,说它是山,并不陡峭,山势较平缓。这,在北方丘陵地带是常见的。

一般山上多灌木,杂草,高大的乔木少见。夏天时,整个山地蓊郁葱茏,鸟鸣婉转。穿行期间,说不出的喜悦与兴奋。待到冬季,草木枯萎,山也仿佛冬眠了似的,失去了原有的生机与活力。因此,我们还是喜欢夏季的南山。

雨中的南山,空气清新,翠色欲滴。榆树,杏树的叶子,经雨水一打,油亮亮的;草儿们在雨水的滋润下,个个精神饱满。那草叶上颗颗垂悬的雨滴,在叶片间滚来滚去,十分耀眼。踏在上面,软软的,滑滑的,一种别样的趣味。还有,那一丛丛一束束不知名的野花,白色的,黄色,紫色的,分外俏丽。最喜爱的蓝色鸽子花,零星地点缀在茂密的草丛中,两只灰黄色的眼睛左顾右盼,俏皮可爱。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样的日子,会让人忘记所有的烦恼。

童年趣事

微风细雨里,伙伴们拎着小篮子,比赛似的,寻找着躲藏在草棵里的“地瓜皮”。

这类菜,属于真菌与藻类的结合体,喜潮湿。一般生在山坡上,或者杂草中。只有在雨后才能寻见,外形像泡软的黑木耳。有的地方也叫地耳、地衣、地皮菜等。

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磷,锌,钙等微量元素,有利于人体发育。另外,它还有一种神奇的成份,据说对老年痴呆疗效不错。

当时,对它的医疗保健作用尚不了解,只知道它的味道鲜美,能满足我们蠢蠢欲动的食欲。

等把小篮子拿到家中,迫不及待地将地瓜皮倒出来,细心择去附着在它上面的草叶,沙子等。这个过程很费时,需要极大的耐性。等择干净了,再把它用清水洗若干遍。

一切准备就绪,妈妈便拿干净的地瓜皮做菜或者汤。一盘味道绝佳的地瓜皮炒鸡蛋或者地瓜皮蛋花汤,搭配软糯可口的玉米面酸烙糕,那简直就是人间至味!

还有一种野果,叫“地瓜瓢”,能直接吃。如果轻轻拨开杂草,你会发现,一株矮矮的瓜秧上,结着几个如手指肚大小,两头尖中间鼓的浅绿色的小果子。摘下来,轻轻咬一口,里面的瓤是白色的,有时,会流出乳白色的汁液。闻闻,有一股淡淡的清香。这类果子藏得很隐秘,多生在山野草丛中,一般很难发现。

出于好奇,我在百度搜寻了好久,终于知道它学名“地梢瓜”,属草本植物。有药用功效,清虚火,益气,生津,下乳等。能食用,但不能多吃。有一首儿歌,说的就是它:“水嘎啦瓢两头尖,养活呢孩子一大滩,一阵大风刮离去,气地呢老皮一卷卷。”

童年趣事

估计,现在很多人已把它淡忘了。可于我而言,却记忆犹新。或许,是对美好童年的回味。抑或,对一段久远时光的怀念。无论多久,它都会深藏在心底某个角落,一旦碰触,便汩汩流淌。

汪老描述的坝上蘑菇长在“蘑菇圈”上,“在草地上远远看去,有一圈草特别绿,那就是蘑菇圈。蘑菇圈是正圆的,蘑菇就长在这一圈草里——圈里不长,圈外也不长。”是不是很神奇啊?

更神奇的,蘑菇不长在草地里,也不是树林里,而是我家的房顶上。

有一年雨季,淅淅沥沥,连续下了好多天。终于捱到雨过天晴,憋了几天的我们便到庭院里玩。一抬头,猛然发现,房顶上长了好多绿莹莹的草。我和妹妹很纳闷,于是搬来梯子,爬到房顶一探究竟。

那时是土平房,一般房顶都用黄土掺上细碎的秸秆和泥修缮。或许,雨水充足,秸秆里的草籽发了芽,趁着雨势发疯似地长起来。

到了房顶,妹妹大叫一声,“姐姐你看”!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也惊呆了!啊!那灰灰的伞盖似的小脑袋,正憋足了劲,破土而出!满满的一房顶!等我们把这个消息告诉妈妈,她也感到很震惊。

当然,接下来一段日子,我们餐桌上就有了另一种上好的菜肴。鲜香滑嫩的蘑菇,一旦入口,不亚于任何一道美味佳肴。我们小小的味蕾,一度又无比满足。可惜,伴随雨季的结束,蘑菇也逐渐销声匿迹。

怀念那样的岁月,虽然清贫,但内心却是快乐的,充实的。只是,伴随时光的流逝,这样的日子越来越少了。今天,我们的餐桌上食物琳琅满目,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可我们的心呢?似乎空了!

童年趣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