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

不会吧,不会吧,还有人没看过八佰吗?

2020-09-05  本文已影响0人  坚持写日记的楚澈

电影院已经关了太太太太久了,直到上周临时起意去看了《八佰》,才找回久别重逢的感觉。

我属于对打打杀杀战争题材不太感兴趣的类型,但这部影片却给了我惊喜。

它的故事取材于一段真实的历史。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十万大军西撤,谢晋元团长带领仅剩的四百二十名将士在枪林弹雨中坚守。

为什么叫八佰呢?影片中面对战地记者的提问,谢团长假称我们有八百将士。

在生死垂危关头,还想着虚张声势,迷惑日军,真是有点心疼又有点好笑。

它们坚守的据点位于四行仓库,与租界仅隔一条苏州河相望,一岸是尸横遍野,凄凉萧索,另一岸是灯红酒绿,歌舞升平。

这边是地狱,那边是天堂。

不同阶层、不同命运的共同抗争由此展开。

1.叙事

这部影片的叙事很特别。

如果仔细看谢幕时的演员列表,就会发现,它不是按照主角到配角的顺序排列,而是按照出场次序排列。

确实,它是一部无主角的戏,是把一个个小人物的叙事串起,构成的众生百态图景。

正因如此,才更加平凡,才更加贴近生活。

不吹捧个人英雄主义,从不同角度做群像刻画,实属战争片在纪实性方面的一大突破。

但它也有局限性,要刻画的角色过多,每个都酌墨一二,表现不够深入,尤其是那些缺乏完整故事线和心路历程的角色,很容易脸谱化。

2.情感

影片的情绪在递进中达到高潮。

第一次,前仆后继的战士,身绑炸药跳下与敌人同归于尽,大喊出自己的籍贯和姓名,作为绝响。

第二次,战士们用血肉模糊的身躯誓死捍卫国旗,飘扬不倒。

第三次,过桥撤离时,原本麻木冷漠的民众终于受到感染,伸出援手。

在表现战争悲壮的同时,也穿插了人间最真实的七情六欲。例如"女人是什么滋味"那段对话,有点土味文学,又让人啧啧称奇。

总之,笑点与泪点交织,在烘托氛围、调动情绪方面技巧十足。

3.矛盾

思想是在矛盾冲突中得以升华的,本影片的主要矛盾有两个。

3.1个人生与义的抉择

并不是每个人都生来勇敢,面对强敌,也有人惜命,想要逃脱。

然而,在抗日救亡,民族大义的感召下,许多人被唤醒了。

只拿过笔的学生扛起了枪,老兵油子成为了护旗手,汉奸变成了战地记者,唯利是图的商人捐出了家产,黑社会变成了传递电报线的牺牲者。

这其中经历了艰难的思想斗争,但最终他们选择了舍生取义,保家卫国。身为中国人,就必须为中国而战!

3.2群体的撤退与抗争

四行仓库保卫战的意义,一方面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另一方面,拖延时间以争取更多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

待命坚守的谢晋元,本想为个人荣誉、民族气节决一死战,但又接到了撤退命令。经过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转变了态度,要为大多数人着想,活着就是胜利!

可是他错了,影片结尾留白之后发生的事是他始料未及的。

在撤入租界后,英军没有如约护送其归入沪西部队,反而将他们在俘虏营关了四年。

软禁期间,汪精卫政府派日伪军诱降,被谢晋元严词拒绝,诱降不成,将他暗中刺杀。

"我们的魂,可以离开我们的身,但我们的枪,不能离开我们的手。"对于宁可战死沙场的人,怎能接受这般侮辱性的结局?

原以为是在为荣誉和信仰而战,实际上却是在用生命全情演绎蒋介石策划的一场秀。

不仅无法决定自己的生,更无法决定自己的死,最终只能不幸沦为政治斗争牺牲的工具。

其中有句台词,大意是想到后人会铭记这段历史因此给了自己悲壮的力量。

或许这部影片不够真实,也不够完美,但它最大的意义即在于——

将这群被淹没的八佰壮士从滚滚风尘中重新拾起,

历史不应该被遗忘,

中华文明五千年延绵不断的原因不应该被遗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