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人的圣经:《查令十字街84号》
1
有人说这是一个爱情故事,但我读到最后,胸口只回荡着一种“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的感觉,因此我倒觉得这是一本关于知己难觅的故事,弗兰克和海莲就类似中国古代的俞伯牙和钟子期。
它只是一本很薄的书信集,但是我却读了一遍又一遍竟都不厌烦,特别喜欢字里行间海莲展现出的嗜书如命的模样,从她幽默的风格、热情直率的话语中,我们都可以想象出这是一个怎么有趣的女子,想着要是能跟她做上好朋友该多好呀,也无怪乎后来书店里所有员工以及弗兰克一家子都加入与她通信的行列,她身上就有这样一种魔力。
“看惯了那些用惨白纸张和硬纸板大量印制的美国书,我简直不晓得一本书竟也能这么迷人,光抚摸着就教人打心里头舒服。”
“我不时停下打字,伸手过去,无限爱怜地抚摸它”。
在海莲眼中这些书本仿佛都是有生命的,光是抚摸它们竟都是一种幸福,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呀!
她对书籍浓厚的热爱也感染到了我,原来一个人爱书可以爱到这种程度了,我们平时所说的爱看书看阅读实在太不值得一提了。
读完这本书后,你会觉得自己仿佛更加爱看书了,大概这也是为什么这本书被称为“爱书人的圣经”吧。
2
一方在美国纽约,另一方在英国伦敦,一开始只是纯粹的商业来往,到后来却变成了一群人的惺惺相惜,第一封信的开始到最后一封信的结束,中间竟跨越了20年,而20年来海莲却从未踏上伦敦的行程,从未见过她引以为知己的弗兰克。
这份情谊跨越了时间和空间,无论是在当时的社会,还是如今的年代,在我们眼中都是非常难以想象的可贵。
我想到,在如今网络发达的年代,人们坐在电脑前就可以联络世界各个角落的人,按理说,如果我们想交朋友的话,也可以跨越无数空间距离,但是我们却很难做到如海莲弗兰克这般。
我们使用各种各样的昵称,戴上各式各样的面具,我们也尝试去交朋友,但是心里早已竖起一道厚厚的墙,网络上的人不可信,我们对我们见过面都难以产生信任之感,何况是网络上没有见过面的人呢。
我们为什么喜欢这本书?因为这本书描绘的画面实在很美好,书信里包括的每个人都非常真诚,非常热心,海莲.汉芙不用说,书店里的员工,弗兰克的家人,她们对海莲的馈赠有感恩之心,所以也以自己的真诚回赠海莲。
信任、真诚、热心、善良、富有同情心,我从这本书读到了这么多美好的品质,所以我喜欢这本书。
3
“我们活在一个诡异的世界——这么漂亮,又能终生厮守的书,只须花相当于看场电影的代价就能拥有;上医院做一副牙套却要五十倍于此。”
“我个人坚信:一本不好的书——哪怕它只是不够好,弃之毫不可惜。”
“我打心里头认为这实在是一桩挺不划算的圣诞礼物交换,我寄给你们的东西,你们顶多一个星期就吃光抹净,根本休想指望还能留着过年;而你们送给我的礼物,却能和我朝夕相处,至死方休;我甚至还能将它遗爱人间而含笑以终。”
海莲关于书的看法让我醍醐灌顶,她会把她觉得不好的,或者看完了不再看的书籍全都舍弃掉,然后我想起了我立在书架上的书籍从来都是摆设,很少去翻阅它们,但我又不会去舍弃它们,在我们眼里,书籍是可贵的,不能丢弃。
但一本你不去看的书籍其实是没有价值的。
还有就是,我们往往觉得买一份二十几块钱的外卖是不贵的,但买一本二十几元的书却是难以下手,还真是她所说的,我们活在一个诡异的世界。
从今天起,我要真正做一个爱书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