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治愈后,我却无家可归”:人性最大的善良,是懂换位思考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2338天
01
根据疫情数据统计,截止目前,全国新冠肺炎治愈人数超5万。
治愈出院的人,本是劫后余生。
但有人出院回归生活后却发现,生活不是柳暗花明,而是世态炎凉。
前几天,看到这样一个新闻。
上海一位严先生,2月14日治愈出院,可他人还没到家,个人信息却被邻居挂上了微博。
包括身份证号、住址、手机号、姓名等全部真实的个人隐私。
这还不够,无数辱骂、充满恶意的谣言开始攻向严先生全家。
有人说:“看见一次,就要骂你一次”;
有人想通过舆论,逼严先生一家“卖房走人”,因为只有把他们赶出小区,自己的安全才能得到保障;
有人开始恶意揣测,散布谣言;
而这一切,只因为严先生不幸感染了新冠肺炎。
无独有偶,甘肃宁县的邵先生,同样因为这次不幸,惨遭网络暴力。
年前他在武汉待过十几天,回到宁县后不久被确诊。
无数人大骂他是“毒王”,谴责他把这个病毒带回家乡。
他说:“没有任何政策不让我回家。而且我回来的时候,当时全国的形势不是很严峻,武汉也没有封城。这个我是不知情的,一点都没想到自己会感染。”
更甚者,还有患者已经治愈想回家,但被村里拒绝,直言“你别回来了,你的房子已经被封了”。
满满的恶意和歧视,让痊愈患者陷入了另一种痛苦。
很多人站在自己的角度,一味仇视患者,将不满、恐慌宣泄到他人身上,却没想过他们也是受害者,而不是加害者。
一场疫情,让人性的自私和冷漠暴露的彻彻底底。
02
之前网上有这样一个段子:
网上:加油武汉!
现实:湖北人?滚!
网上:逆行天使,你们最美!
现实:医院的?离我远点!
如今我们才发现,这不是段子,是赤裸裸的人间真实。
信阳市中心医院的一名护士小邹,下班回家,却被拦在了小区外面。
因为:“你是医护人员,在医院进进出出,可能带有病毒”。
即便小邹出示“工作出入证明”,表明自己保护很到位,仍然不被放行。
还被门卫大妈讽刺:
“像这种在医院上班的,我们小区就不应该租给他们。”
这种情况,不是个例。
濮阳某业主群,发出过这样一条通知。
“凡是在医院工作的职工,不管是医生还是护士,出小区就不能再回来。”
而这样一条匪夷所思的消息,却获得了大部分业主的“一致通过”。
有护士发了一条无比心酸的朋友圈:
“我不需要你们怎么歌颂赞美我们,只希望你们不要这样嫌弃我们......”
(图片来源:@实名不是名)
一场疫情,是现实版的照妖镜,炸出了无数自私到极致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人家在一线奋战,其他人却躲在背后疯狂捅刀子,怎能不让人心寒。
有人说:生而为人,最可怕的就是,永远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别人,无法体会别人的为难,无法感知别人的痛苦,无法理解别人的辛苦。
深以为然。
近来,很多媒体都有报道,因为这次疫情,黄皮肤黑头发的国人在外屡遭辱骂殴打。
每个中国人,都对此无比愤怒,口诛笔伐。
可是,那些歧视感染者,嫌弃医护人员的人,本质上和那些外国人又有什么区别?
人性最大的善良,是懂得换位思考。
试想一下,假如你是不幸被感染的患者,假如你是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面对外界层出不穷的恶意,你作何感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果你做不到对被感染人群感同身受,请起码不要恶言相向、歧视攻击。
如果你做不到对医护人员抱有感激之情,请至少不要嫌弃,保持最基本的尊重。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凡事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想一想,才是这世上最高级的善良。
03
精读君在终身成长词典词条《69:换位思考》中分享了一个实验。
美国心理学博士伊丽莎白·牛顿,曾经对一个简单的游戏进行了研究。
实验人员分为:击节者和听猜者。
击节者拿到一份列有25首著名曲目的清单,包括《祝你生日快乐》等耳熟能详的歌曲。
每位击节者选定一首,然后在桌上把曲子的节奏,敲给听猜者听。
听猜者的任务,是根据敲击的节奏猜歌名。
开始之前,牛顿让击节者估计猜中的概率,他们预测的成功概率高达50%。
但实验过程中,击节者一共击打了120首歌,听猜者只猜对了3首,实际成功率只有2.5%。
击节者都十分惊讶,他们不明白这么明显的调子,听猜者为什么听不出。
这是因为击节者一边击打节拍,脑中自然会随之想起歌曲的旋律。
但当你在事先不知道,对方敲击的是哪首歌的情况下,就不能感知到旋律。
对听猜的一方来说,对方敲出的只是一串不连贯的古怪节奏。
实验证明,思考别人的心理,难度真的很大。
但现实中,却有人却将“换位思考”养成了习惯。
之前看到一个非常感动的新闻。
武汉一群环卫工人,因到医院做保洁,被安排在一家酒店隔离。
到了退房这天,酒店经理查房,发现每个房间都被打扫得干干净净。
床上被子叠放整齐,地面卫生一尘不染,好像从来都没有人住过一样。
之后环卫工人解释:
我们都是搞环卫的,平时没住过这么好的酒店,心想千万不能把房间搞得乱七八糟,给别人添麻烦。
南京地铁早高峰,一群农民工兄弟在一旁等待很久,一直没上车。
有人问了才知道,他们怕自己带的行李影响到其他乘客,还表示:年轻人上班要赶时间,让他们先走,我们不赶时间。
最后,在足足等了2个多小时,他们才上了地铁。
有个师傅进入银行前,怕鞋太脏了弄脏地面,就想脱鞋之后再进。
保安说,没事没事,你进去,我一会儿再拖一次。
可师傅却坚持脱了鞋,最后跪在了ATM机前进行操作。
这些人难道是天赋异禀,天生就有更强的同理心?
显然不是,那些努力不给他人添麻烦的人,不过是有着根植于内心的,为他人着想的善良。
04
哲学君写过一个网上的帖子:
有人问:“深更半夜跑滴滴的人都是怎么想的,真的有人为了钱不顾一切吗?”
很多人表示赞同,认为“深夜跑滴滴的都是要钱不要命。”
但有位网友的留言,却让人陷入深思:
我没在深夜跑过滴滴,但我更能理解深夜跑滴滴的人,因为23-5点间,有深夜服务费,意味着跑同样的里程,能赚更多的钱。
而且半夜不堵车,意味着平均时速更快,油耗更低,可以接更多单,赚更多钱。夏夜,晚上候车时不用开空调,可以省更多。不过都是为了混口饭吃的劳动人民而已。
想起杨绛曾说的一句话:
当你身居高位,看到的都是浮华春梦;当你身处卑微,才有机缘看到世态真相。
每个人都习惯站在自己的立场想问题,于是才会有那么多非议、揣测。
但是啊,你引以为正确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也只是你自己眼中的世界。
当你对治愈出院的人恶意攻击时,换位想想如果你是那个不幸感染,历经辛苦才出院的人。
当你不理解为什么有人深夜在外跑滴滴时,换位想想如果你是那个被房贷、养家压得喘不过气的人。
当你对满身污渍的农民工满脸嫌弃时,换位想想如果你是那个为了生活远离家乡,奔波在外的人。
这个世界太大了,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生活,也各有各的难处。
如果你不知道别人的生活,无法对别人的经历感同身受,做不到换位思考。那么,请不要轻易地去指责、批判。
保持最起码的善良,是生而为人的基本修养。
就像杨澜曾说:“你要相信善意的力量,在我们能力范围内,善意地对别人。善意就像空气一样是会流通的,到时会有正面的能量还给你。”
希望你我,能对这个世界释放更多善意,也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