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浑诗解二百五十五
江上逢友人
许浑
故国归人酒一杯,暂停兰棹共徘徊。
村连三峡暮云起,潮送九江寒雨来。
已作相如投赋计,还凭殷浩寄书回。
到时若见东篱菊,为问经霜几度开。
【注解】
1. 故国:故乡,家乡。指朱方或吴中。朱方,春秋时吴地名。治所在今江苏省丹徒县东南。吴中,今江苏吴县一带。亦泛指吴地。
2. 归人:归来的人。晋陶潜:“荒涂无归人,时时见废墟。”宋苏轼诗:“归人犹自念庭闈,今我何以慰寂寞?”明何景明《怀沈子》诗:“落叶清江树,归人何处船?”
3. 兰棹:兰舟。唐黄滔《送君南浦赋》:“玉牕之归步愁举,兰棹之移声忍闻。”唐张松龄《渔父》词之八:“兰棹快,草衣轻,只钓鱸鱼不钓名。”
4. 徘徊:流连;留恋。《汉书·杜钦传》:“ 仲山父异姓之臣,无亲於宣,就封於齐,犹叹息永怀,宿夜徘徊,不忍远去,况将军之於主上,主上之与将军哉!”三国魏曹植《上责躬诗表》:“是以愚臣徘徊於恩泽,而不敢自弃者也。”宋苏舜钦《沧浪亭记》:“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号沧浪焉。”
5. 三峡:四川、湖北两省境内,长江上游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晋左思《蜀都赋》:“经三峡之峥嶸,躡五屼之蹇滻。”宋 陆游《登楼》:“歌声哀怨传三峡 ,行色凄凉带百蛮。”明 王廷相《秋日巴中旅行》诗:“江险深三峡,云寒暗五溪。”
6. 九江:说法不一。汉代应邵和晋代郭璞在为《汉书.地理志》与《山海经》作注时,都认为:“九江,今在寻阳南,江自寻阳分而为九,皆东会于大江”。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所载《寻阳地记》、张须元《缘江图》胪列九水之名。《寻江地记》云“一曰乌白江、二曰蚌江、三曰乌江、四曰嘉靡江、五曰江、六曰源江、七曰江、八曰提江、九曰菌江。”而张须元《缘江图》则云:“一曰三里江、二曰五州江、三曰嘉靡江、四曰乌土江、五曰白蚌江、六曰白乌江、七曰菌江、八曰沙堤江、九曰靡江。”两处江名虽参错不一,但都认定九江在寻阳境内,“始于鄂陵,终于江口,会于桑落州。”
7. 相如投赋:《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之赋。……居久之,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上。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也。请为天子游猎赋,赋成奏之。”上许,令尚书给笔札。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无是公”者,无是人也,明天子之义。故空藉此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其卒章归之于节俭,因以风谏。奏之天子,天子大说。
8. 殷浩:东晋陈郡长平人,字渊源,唐人避讳改深源。殷羡子,弱冠有美名。尤善玄言。庾亮引为记室参军,后屡征不起。时桓温权倾朝野,会稽王司马昱忌之,慕浩有盛名,于穆帝永和二年致书于浩,始受拜为建武将军、扬州刺史,为昱腹心,参朝政以抗衡温。
9. 东篱菊:晋·陶潜《陶渊明集》卷三《饮酒二十首》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还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0. 经霜:经过秋霜。唐杜甫诗:“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明倪长圩诗:“江上蒹葭方浥露,洲前鸿雁正经霜。”
简译:
在江上遇到从故乡吴中归来的友人,停下兰舟一起流连徘徊于江岸边,饮酒共叙离别之情。(此联写江上与家乡来的友人相遇)
远方与三峡比邻的村落处暮云升起,九江之水浪潮汹涌,冷冷的雨水扑面而来。(此联明写江边景色,实则承上而写,用江潮和寒雨比喻和友人相见后的千言万语,表达了无尽的感慨和愁苦之情)
已经像司马相如那样做了投赋求仕的打算,就等着如殷浩一般被赏识之人书信招而入朝呀。(此联写自己做了立志入仕的打算,可是还无人赏识)
到了那时,如果看到东篱之菊,也只能是问问故园经霜的菊花又开几次而已了。(此联写一旦入仕,那么自己心中的另一个愿望——归隐,就不知何日能够实现了。许浑一生两个志向:一是入仕立业,二是归隐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