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战战败的启示
中日甲午海战是中国近代海军发展史上最大的一次战败。失利的原因,有人把它归结为清政府腐朽落后的体制造成;有人归结为当时清朝统治者没有认清海洋贸易的重要性,固守着“天朝上国”万国来拜的思想;还有人认为如果当时的精英阶层能够将洋务运动进行的更彻底一些,可能这场战争的结果会是截然相反的。
而我认为,甲午海战的战败是历史的必然,是一个封建国家面对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战略失败。
甲午海战之所以为人们牢记,一是损失惨重,当时清政府投入数以百万两白银计的舰队顷刻覆灭,让世人震惊。二是败于当年的“倭”人之手,从“皇帝”到“封疆大吏”再到“大清子民”所有人的面子上过不去,心里面就更加难受。
然而,历史的记录却清楚的告诉我们,日本和当时清朝政府一样,也是被西方的坚船利炮逼迫下打开的国门,被迫与西方列强通商。日本1868年才开始进行“明治维新”,同样是30余年的时间发展,一个岛国的海军几乎全歼相邻古老帝国的海军精锐,可见两个国家间发展速度的差距。
19世纪60年代,1860年圆明园已经被英法联军攻占并烧毁,当时的咸丰皇帝逃跑至热河(河北承德)。在此之前,追述至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林则徐就已经认识到了海军或者海防的重要性。可见从西方势力压迫和威胁的角度,中国当时的清朝政府应该是比日本感受的更早、更屈辱,应该变革的比日本更彻底、更主动才对,这是问什么呢?
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三点:
一、督抚权重
清朝晚期统治的特点是各省的行政长官权力非常大,而中央政府的很多事权受制于各省的执行。总督、巡抚是清朝地方各省的最大行政长官,直接管理地方的财权、人事权和政策制定。清朝很多决定统治阶级存亡的政策,都需要政权中枢机构(清朝的军机处)向各个地方大员征询意见,达成多数一致后才能颁布。所以,清朝政府内部从是否发展海军,到由谁来发展海军,一直处于巨大的争论和摇摆中,海军强国之路一直断断续续。
二、中央政府没有集中财权的能力
由于清朝的财政制度和后来地方权利过大的原因,清朝的“国库”也就是中央财政常年“空虚”,国家想要发展“军需”或“铁路”这类需要巨大财力支持的项目是,必须临时想辙去筹集经费。最有意思的例子就是“太平天国”时期,因为起义军迅速占领了多个富庶省份,使得清朝政府的财源大减。一方面少了很多收入来源,一方面还要多支剿灭“叛乱”的军备的费用,逼得清朝政府没办法,加大“捐饷”力度——只要有人捐足够多的银子就能拿到当官所必须的吏部颁发的“部照”(相当于现在的通过了“公务员”考试),以此来筹集军费。
三、统治者反应迟缓
清朝历任皇帝中,哪怕有一位是高瞻远瞩型领导,中国在晚晴时代也不至于没落到被相邻岛国欺负的局面。据记载,早在1793年也就是乾隆在位的第58个年头,英国派来贸易谈判的使团,目的是希望能够和清朝友好通商。在谈判代表向乾隆献上的礼物中,有一个“君主号”军舰模型引起了乾隆的兴趣,这艘战舰上有110门火炮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海上战舰,乾隆皇帝当时便询问了很多军舰的细节和英国造船业的问题。然而,问归问乾隆最后还是认为大清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须与外夷贸易以通有无,并最终拒绝了该使团的贸易要求。
那个时代从各国皇帝、国王到平民百姓想法还是比现在简单的多,对先进技术的保护还没有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当时的清朝政府只要满足西方通商要求,一切造船先进技术都是可以通过谈判和银子买到的。可惜的是,居高自傲的“皇权”让中国在18-19世纪永远的失去了和西方列强抗衡的机会。
由此,甲午海战的失利并非“北洋领袖”李鸿章一人指挥不力的责任,也并非清朝落后体制单方面造成的。而是一个古老帝国一直以陆路的“开疆拓土”为核心统治思想,统治阶层和精英阶层的意识固化,对“海洋”战略不敏感造成的,是一种“落后”被“先进”击败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