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散文漫画

我的奋斗(一六一)长篇小说连载

2023-02-02  本文已影响0人  侯然

文/侯然(凡人呓语)原创

侯振江回到长沙以后,生活重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独自住着一大套的房子,显得既空寂,又无聊。虽一个人在外闯荡惯了,奔波劳碌一天的他,再次回到空无一人的套房里,内心深处还是潜藏了一股莫名的冷寂。创业的艰难与辛苦真的算不了什么,他唯独害怕的是漫漫长夜的孤独。为了创造更美好的未来,他抛妻弃女,筚路蓝缕,栉风沐雨,披荆斩棘,终于初守云开见日明,使原本贫穷的生活得以一定程度的改观。现在,钱虽是挣了一些,可他失去的东西却太多了。常言说的“妻贤子孝,欢聚一堂,孝敬父母。”他一样也没达到。并且,平时身边连个走心的朋友也难有一个。唯有清风作伴,日月相随。

一个人的时候,他最不愿待在枯寂的房中。侯振江挺喜欢逛街,独自一人,也逛得有滋有味。只有在滚滚红尘的熙攘人流里,他那颗寂寞的心才能暂时得以平复。他尤其害怕连阴雨的天气了,剪不断的雨丝滴滴嗒嗒地落个不停,寂寞的愁绪也悄悄的爬上他荒芜的心田。每当这种时候,也是他最思念亲人,也最为想家的时刻。

想想,老家的妻子薛燕常年站在七尺讲台,身边还得带个幼小的女儿。平时,孩子若有个头疼脑热的,她能忙得过来吗?女儿啊!别人家的小孩,有哪个又不是父母都陪伴在身边,被千百倍地呵护呀?!想来,爸可真是对不起你啊!

还有年迈的奶奶,您从小把一直哭闹不停的大孙子抱在怀里,一刻也不得休息。您每每抱着大孙子就头那么一点一抬地支撑不住嗑睡的样子,永远印在他的脑海里了。现在您更老了,出息了的大孙子却不能常陪伴在您的身边,好好地尽一份孝心,他又怎能不万分愧疚?!

逐渐衰老的父母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含辛茹苦地把他拉扯大,在经济异常拮据的情况下,也从没中断过他一天的学业。而且,田里的农活即使再苦再累,他们也从没耽搁过侯振江一天的学习。侯振江的脑中倏忽闪现出历历的辛酸往事来。

少时家贫,每遇开学际,愁云便笼罩在妈妈的心空。妈妈真可算得上是村上里外都操持有度的一个人物。那时,家里不仅喂了几十只的鸡,四只羊,院子里也圈着一头老母猪和头十只小猪秧子,而且,菜园后的猪圈里,也还喂养着两头大肥猪。妈妈干什么也都是一把好手,农闲时,她与父亲做馓子、油条走村串户地卖;冬季,编苇扎子卖钱。侯振江几兄妹的学费,也全是凭父母一角一分钱的起五更睡半夜熬攒出来的。而到了繁忙的耕播时节,扶犁耘田,撒种间苗,父母劳累得腰也直不起来。他二老起早贪黑,常常连饭都是只带两块干粮,坐地头上匆匆地吃;收获季,好几亩僻远的田地就全靠着父母的刀割手抱,一辆平板车装得极高陡,几人在凸凹不平,陡坡窄路上,躬身拼力地拖拽,才好不容易拉卸到打谷场上的。

想起这些不堪回首的往事,侯振江又怎能不思绪纷飞?

平静如一潭死水的枯寂生活,最需要忙碌且充满激情的工作去打破。

侯振江先前联系的长沙高升路新建项目,某路桥公司物资部长今日上午也打来了电话。对方约侯振江,有时间的话,马上就去他们的项目部一趟。侯振江不敢延误,稍作收拾,便带上必备的资料及样品,顶着烤得人热汗涛涛的炎炎烈日,快步来到租住小区的楼下,跨上新买不久的“小电驴”,扯出一阵风地,向工地项目部骑去。

工地距侯振江的租住处并不远,虽然是大伏天,炽热的阳光炙烤得大地热气蒸腾,路边的野草蔫耷耷干巴巴的卧伏着,一副濒死的模样。而工地上勤劳的工人们,却仍是挥汗如雨,热火朝天的在工地上忙碌着。汗渍浸泡得黝黑发亮的脸部皮肤透着执拗得紫红色,面部鼓突纵横的筋脉跳突着,像憋着一股极强大的力量。机械撒开四蹄,欢叫着奔逐在“宽阔的草原”上。尘烟伴混着大地上蒸腾起的热气,在如火的烈焰下翩翩起舞。

侯振江就正穿行在这样的一群勤劳的工人中。看来,高升路项目已完成了大半,估计再过几个月也该建成了。他盼着它早日完工,这对于他来说,不仅环境变得更美了,出行办事也更加地方便,畅通。

项目部就设在高地一片平整的场坪上。一溜白色的铁皮房子,在明晃晃万道金焰烤炙下,仍顽强地伫立着。

几辆猎豹越野车,不规则地停放在场坪前。侯振江将心爱的“小电驴”停放在自行车蓬里,便擦了把头脸上的汗水,迈步朝挂着物资部门牌的房间走去。

一个外表干瘦,却极有精神的中年男子,正沉浸在喷云吐雾的暇思里。他见拎着包的侯振江进来了,忙夹着烟,起身迎接,“你是江苏振江公司侯总吧?没想到你来得这么快。”中年男子说道。“是的呢,孙部长,之前找你时,工程还刚进行到不到一半,没想到这会儿,施工的进度会这么快,都到用软管的时候了。若不是你打电话给我,估计我还得再等个把月,才来拜访你呢。看来,还是我预计中的进度太慢了。外面天这么热,工人干活的激情仍旧是那么的饱满啊!”侯振江嘴角挂着一贯的微笑,边和孙部长握手,边递上支芙蓉王香烟说道。孙部长也不推辞,接过烟,夹到耳上,搬来张椅子放在正对着空调出风口的地方,让侯振江坐下谈话。

屋里的陈设极简单,除办公桌上一台值钱的电脑,就是一些图纸,墙角有序地堆着些劳资用品与机械零配件。

孙部长倒了杯茶递给侯振江,又坐下,深吸了一口烟,缓缓地吐出一连串灰色的烟圈。极享受地顿了几秒,他望向侯振江,转到正题上问道:“你的那个直径一百的软管是什么个价?我这个工地上需要三千米,能不能保证三天到货?还有关于软管在施工时的接头问题又怎么处理?”“价格么,肯定给你优惠。上次听说你也是江苏人,老乡嘛,我是会尽量优惠的。接头的处理,我现在就可以演示给你看。不过,要保证三天到货,我可不敢承诺你。我只能保证以尽量短的时间把货运来,车在路上跑,谁能打保票说,就不出丁点什么毛病?人还难免有个头疼脑热的时候呢。你说是不?”侯振江不急不缓地轻声说。“你说的也是,我也相信,你是会替老乡考虑的,为什么别个公司的不叫,我偏喊你呢?出门在外,不帮老乡帮谁?反正,我是认准你了。你合同带了吧,你拟一下,现在就签。”

顺利地签了合同,孙部长还一劲地留侯振江在工地食堂吃饭。侯振江推说有饭局,改天一定请孙部长这个老乡聚一聚,到时可别驳了自己的面子。孙部长见实在留不住他,就答应改天再聚。

从工地出来,太阳也越发的毒辣,侯振江骑了“小电驴”,一阵风就飚到了住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