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和诗乡土故事原创文字集

寻找“天籁之音”

2018-06-20  本文已影响251人  飘逸的云5812

    窗外,雨,稳稳地如注而下。没有了雷电的惊扰,少去了白日的噪杂。夜,静静地被冲刷。

    阳台上的蝈蝈,却比往日精神了许多,似乎和着雨声演奏着二重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就这么振翅而欢。我静静地听着这“雨虫”的合奏,不由得为蝈蝈的鼓奏数起数来。一般地,一次鸣奏持续时长约一分左右,有百声之多;但我连续数来,有时持续时长竟然超三分钟,达三百声之多。至于这是不是极限,我懒得一直数下去了。但我,在这寂静的夜里,享受了这足够极致的“天籁之音”,被婉转着迷离着陶醉着……

此时,想借用一副对联套拟两句,莫嫌添加了“赘语”:

风声、雨声、蝈蝈声,声声入耳,最美不过天籁音;

大事,小事,天下事,事事随意,只做梦中数虫人。

寻找“天籁之音”

其实,“最美不过天籁音,梦里只做数虫人”两句,只不过是自己惰性排遣而已。既然退休“坐家”了,就只好“独坐小楼成一统,管他东南西北风”了。但苦于还能识文断字的,家也就“坐”不住,书也读不好。也不免自责起自来:

捧读“李清照”,却没有她的“婉约”;走近“安意如”,而不解“只如初见”的精深;热爱“曲黎敏”,但不懂得对生命的“敬重”。或许是自己比高了吧?

  云集而能雨,草深鹰飞长,花开知时节,夜深鸟虫鸣……

干脆去寻找“天籁之音”吧!说实在的,小时候生活在农村,想方设法要往城里去。现在,真住到城里,反倒思念去田园的简单朴实了。无奈踯躅于市井间,听任唱卖之聒噪,躲闪串流之堵塞。即便这样,几声婉转欢快的叫声,还是触扰了我的耳膜。

循声而找,一个木架上挂了十几个“蝈蝈”笼,“蝈蝈”们争相鸣唱,真的是婉转流畅动听啊!我心里一亮,这莫不是“救赎”我的“天籁之音”?我也不顾及我这50多岁的年龄凑上前去是否可笑,我多想手牵孩童掩藏童心未泯的冲动,但还是急切地问了价,10元钱要了一只蝈蝈,不过还带了一个简易的小木笼儿。值! 值啊! 我提着小笼子,自言自语着。还用刚买的青菜遮挡着地回家了。

寻找“天籁之音”

放在哪里啊?寻来寻去的,觉得客厅里的那盆兰竹下挺不错,热了还可开空调,“蝈蝈”一定很舒坦,于是将菜叶沾了水放进笼子里,等着听唱了。结果,一天一夜了,“蝈蝈”竟然不开腔!此时,想起毛泽东的《咏蛙》这首诗:“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莫非,我也吓着“蝈蝈”了?!只好放到阳台上了。快中午了,高温37度,我怕晒着它,就又提回客厅了。开着空调,喂着菜叶,蝈蝈就是不叫。我真的着急了,一个小虫,这样了你还不行想怎样?!我索性将它放到阳台,让阳光直射,治治你!还别说,半个小时后,“吱吱-吱吱”蝈蝈竟然振翅而唱了。我踮着脚步轻轻走近,“蝈蝈”低着头振着双翼蛮劲儿鼓唱,俨然一位“琴师”!蝈蝈的叫声,是低吟浅唱,不像“蝉”的聒噪,也不像“蛐蛐”的单调;蝈蝈的叫声,节律急促紧凑,但高低音混响,婉转优美;蝈蝈的叫声,近听不扰耳,远闻倍儿清亮。

  此时,恬静的倾听着这绝美的“天籁之音”,对自己因无知而责备“蝈蝈”而愧疚;为“蝈蝈”不贪图温室而“高歌”的精神而敬畏!卖蝈蝈的人说,可养到秋后,它的成活期为60—90天。哦,生命虽短,特别是“沦落”我手,成了我的伴儿。我会呵护它,善待它,将养它,以谢罪为了愉悦自己而对于“鸣虫之首”的禁锢!

寻找“天籁之音”

寂静的夜里,有雨声和虫鸣相伴,不免勾起了过往的回忆。

想起儿时,游戏于田间草丛,觅野果,捉鸟虫,何等欢悦。

难忘的是,年轻时在承受了劳作的疲惫里,也享受了劳动的欢乐。秋天里,收割豆谷的时候,正是蝈蝈的成熟期。往往是一边收割一边捕捉着这些可以作为美味的虫儿们。雄性的蝈蝈,在完成了演奏的使命后,免遭了被烹的厄运;而雌性的蝈蝈则成熟为人们的美食。记得每每收工的时候,大人们手里总是提着一串蝈蝈儿。回到家里,放到煤灶上熏烤或在油锅里烧炸一下,引得孩子们一阵哄抢,尽享这“天然美食”,特别是蝈蝈肚子里熟透了的籽儿,吃起来嘎嘣脆香,至今想起来禁不住流口水了。写到这儿,忽然涌起一阵酸楚。是啊!你在享受美味的时候,何尝不是“蝈蝈”命断之时!但在那时是没有这种感受的。

雨,紧一阵儿慢一阵儿,没有要停的意思;“蝈蝈”渐渐停止了演奏,我也进入了梦香。迷糊着,走在了绿意浓浓的乡间小路上,远远地看见牛背上的牧童,手握横笛在吹响……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

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

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

荷把锄头在肩上

牧童的歌声在荡漾

喔喔喔喔他们唱

还有一支短笛隐约在吹响

……

寻找“天籁之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