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故事会专栏

一个活在“如果,就”虚拟世界的女孩,如何用行动推翻想象的恐惧

2020-11-03  本文已影响0人  敏儿说成长

导语: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改变,渴望突破自己,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优秀。但是,很多时候意愿与行动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与冲突。

拿我来说吧:我想在公众场合自信的表达自己,但是我却蜷缩在犄角旮旯里闷不吭声,头也不敢抬;有一个特别厉害的老师,我想联系她,向她请教成功的经验,但是在添加好友的框框里,她的微信号被我输入,又删除,删除又输入,反反复复折腾好几次了,却始终没有点“发送”。我在“怕”什么呢?那个阻止改变的怕,究竟是什么?

卡尔.荣格说:“如果潜意识的东西不能转换成意识,它会变成我们的命运,指引我们的人生”。

如果我们能找出潜意识里阻碍改变的那个“怕”,我们就能改写自己的人生脚本,从而改变我们的人生。如何找出那“怕”,如何让改变发生呢?

本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看见篇,第二部分:改变篇

第一部分:看见篇

01、内心冲突的我,想表达却闷不吭声

半年前,我在一家幼儿园工作。每到周五,财务部就会开例会,讨论一些账目问题。有一次,老板提出一个建议:财务记账流程要这么。。。。。。这么改。。。。。。凭着自身经验和专业知识的积累,我认为这样做可能会出问题,但是话在嘴里打了几个弯,又吞了回去。我的一贯做法是:只要大家都沉默,我也保持沉默,只要大家开口,我也小声地附和。

对于这样的自己,我也很痛苦,一方面想表达,另一方面却在害怕。就像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卡伦.霍尼说的,这种感觉就像一脚踩着油门,一脚踩着刹车,时间、动力和热情全在空转中白白消耗掉了。

那个“怕”能不能找出来呢?陈海贤老师《了不起的我》这本书里,提到了一个工具:心理免疫的X光片。运用这个工具,可以像照X光一样把背后那个”怕“拍出来。

02、心理免疫的X光片,看见自己内心的恐惧

什么叫“心理免疫的X光片”呢?

陈海贤在第一章开启行为的改变中提到:“心理免疫的X光片”,它是由哈佛大学研究成人发展的心理学家罗伯特.凯根发明的,凯根任认为就像人有一套生理免疫系统,可以排斥不属于自己身体的微生物一样,人的心理也有一套免疫系统,它会排斥我们采取新的行为方式,以此来维持心理结构的平衡和稳定。

心理免疫系统的本质是一套焦虑控制系统,当我们采取新的行为方式行事时,心理免疫系统会让我们感到焦虑,为了避免焦虑,我们就回到了老办法——这和心理舒适区的概念很像。

凯根认为,心理免疫系统体现在每一个阻碍改变的行动中,为了了解在每个具体的行为背后,心理免疫系统是怎样维持现有行为、阻止人发生改变的,凯根发明了心理免疫的X光片。之所以叫X光片,是因为它能像X光片一样,把我们心中真正怕的东西照出来。

那心理免疫的X光片究竟是什么呢?一共分为四个步骤。接下来,我将结合我的亲身经历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个工具:

第一步:写出我的改变目标。比如:我想在公众场合,更加自信的表达自己。

第二步:写出我现在做的与目标相反的行为。比如:职场上,公众场合老板提出建议,自己虽然有想法,却不敢说,别人说的时候,自己小声附合。

第三步:写出这些相反行为背后的好处。我闷不吭声,随大流给我带来的好处是:我不会被当成异类,不会被大家排斥,万一说不对,也不会被老板和同事嘲笑。别人怎么做,我在后面随声附和就很安全。

第四步:写出让这些好处成立的重大假设。我的内心重大假设是什么呢?

当我写到这一步的时候,发现原来隐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恐惧原来是:我害怕跟别人不一样,害怕被孤立,害怕被抛弃,害怕被人否定说自己不行、笨。

我的假设是:

如果我开口说话,老板就会辱骂我:不聪明、脑子瓜笨的不转圈,沟通差,不会说话。

如果我提出不同意见,我就会被孤立,我会被贴标签:我是个“异类”跟大家不一样的人。

就这样,通过心理免疫的X光片,那个隐藏在我内心深处的“怕”就被“看到”了。在心理学上有句话是说:“看见了,也就改变了。”“看见”是改变的开始,下一步是改变,那究竟如何改变呢?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部分:改变篇

第二部分:改变篇

03 假设的来源:过往的经验

现在很流行一个词“原生家庭”,意思是说如果一个成年人,在他的婚姻里出了各种问题,就要追本溯源,回到他的童年,看看他小时候跟父母的关系,扒拉扒拉他的原生家庭,因为成年后的夫妻相处模式是他小时候跟父母相处模式的投射。那么,我的那些假设的“原生家庭”又是什么呢?总不会是空穴来风吧。

1、回忆过去: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幅这样的画面:有一次,老板给我新来的同事微微讲财务账务处理,我在旁听。老板讲完后,问微微听懂了没有,并让她复述一遍,她很快就复述出来,而且很精准,老板当场就笑着夸微微:“微微就是聪明,一点就透,学什么都很快,才来三个月的时间就把账目打理的这么清楚。”随后,扭身转向我,用眼睛盯着我说:“XXX,你都来几年了,还搞不清楚我们想要的是什么?跟你沟通真费劲,一件事,跟别人说一遍别人就能懂,给你重复三遍,掰开了揉碎了,一点点喂给你,你都听不懂,脑子这么笨,怎么考的中级会计师。”那眼神和语音语调,把我吓得魂都飞没了。

回家的路上,老板的那几句“你沟通真费劲,一件事,跟别人说一遍别人就能懂,给你重复三遍,掰开了揉碎了,一点点喂给你,你都听不懂,脑子这么笨,怎么考的中级会计师。”反复在我脑中激荡。也许从那一刻起,我自卑的种子在心里发了芽,扎了根。“我脑子笨、沟通不行、做什么事都做不好,我不如人,老板也老针对我。”我最好不要说话,不要太招摇,这样老板就不会注意到我,我也不会挨吵。

2、还有一次,财务会议讨论供应商货品质量的问题,我当场提出了一个建议,建议的内容大概是:让供应商主动跟我们联系。当场就被老板否定:“ 你真是太天真、太幼稚了。你是光读书,没见过什么市面,你把他们想的太好了。”“你怎么总是拧巴着跟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往这想,往这边使劲,只有你往那边想,拧着来,你跟我们不在一条道上。”

当时,现场有很多人,包括我的同事和下属。我羞愧不已,脸红到耳根,耳根火辣辣地疼。

事后我把这些话归纳成:我天真又幼稚。大家是一起的,我是被众多白天鹅抛弃的那只丑小鸭。遇事千万别出风头,枪打出头鸟,会挨骂的。这些信念形成了内心顽固不化的冰核。

后来,每当我遇到这类的事情,我会对自己说:千万不能说话,不能特立独行,显摆、扎眼。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假设,才有了一开始的场景,财务例会中,我明明有想法,却闭口不谈。

04 打破内心假设:勇敢行动,验证心中的那个“如果。。。。。。就。。。。。。”

这样的假设一直伴随了我很久,从刚开始内心的矛盾与冲突,到后来的麻木不仁。人啊,习惯了,也就没啥感觉了。

转折点是发生在前不久,我在准备RIA便签读书法讲座的时候,读到赵周老师《这样读书就够了》里的“八大问”:“因(相因而生):都有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怎么验证或排除这些假设?还有其他人帮我思考,给出更多选择或可能性吗?”

这句话对我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对啊,我的那些假设是真的吗?我有什么证据呢?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这是真的呢?是不是有其他可能性呢?有什么方法可以去验证?赵周老师的这句话击中了我,这是我内心坚硬冰核慢慢消融的开始。

后来,在读弘丹老师《精进写作》时,里面有一句话也深深影响了我:

“很多害怕的的事情、恐惧的事情,都是我们自己假象出来的,不是事实。要克服这样的恐惧,就要直面恐惧。

比如:你害怕别人评价自己的文章,那你可以主动邀请别人来评价。把自己写的文章主动发送5—10位朋友,看他们是否会嘲笑你的文章,或者给你差评。

当你这真的去做这个尝试,你会发现根本没有那么多人来嘲笑你,你对于他们评价的恐惧都是想象出来的。还有一个现实是,大多数人都比较忙,也没有时间来嘲笑你。

这段话对我来说是一个及时的提醒:想要战胜内心的恐惧,不是躲起来就好了,躲起来天下就太平了,大家相安无事了;而是要勇敢地去面对,去行动,让行动去验证假设,事实上,很多时候,假设并不是真的。那我是如何打破假设,从想象的世界里走出来的呢?

1)记得有一次,同事围在一起讨论新办公室桌椅、办公柜布局问题,大家各抒己见,我也提了自己的看法,说完之后,我看着大家,等待反馈,但是大家仿佛没什么反应,我想:完了,我又说错话了,我又该被说成“异类”了。过了一会,才发现,原来大家在思考,后来大家围绕着我的话题七嘴八舌地讨论了起来,那一刻,我不安的心才放下了。

还有一次,我应邀到朋友公司梳理财务流程,说实话,从头到尾,我也没有提出什么好的建议来,我本人是羞愧不已。本以为会被对方说成:“中级会计师就这两下子水平?笨死了。不行啊。”但是,临走的时候,朋友拉着我的手,很友好地说:“谢谢,你的提问对我们很有启发。”原来,我不是什么事都做不好,干啥啥不行的人,我并不是那个“笨蛋”。

就这样,假设被现实轻而易举地推翻了。我的那些假设,只是我活在虚拟世界的一个想象而已,我坚硬的冰核消融了。

从那以后,我再遇到恐惧的事情,想要逃跑的时候,就会想起上面两件小事。告诉自己:我又开始“如果。。。。。。就。。。。。。”模式了,这只是自己的一个假设,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又有什么关系呢?谁又会特别在意我的存在?只有“我”自己才那么在意我自己。

我不再逃避,大胆行事,勇敢行动。在财务会议上,在老板面前,在公众场合,敢于表达,也就是你看到的改变后的我。

结语: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还在担心,万一我以前的老板看到这篇文章怎么办?她会怎么评价我?我以前的同事看到这篇文章后会怎样,她们会怎样想我?在她们眼里,我是不是一个特别爱抱怨、一个记仇、爱在背地里说人坏话的人,。。。。。。但是,此刻,我察觉到我又掉入了“如果。。。。。。就。。。。。。”,告诉自己:这只是自己的一个假设,未必是真。万一万一“如果”发生了怎么办?那么,就像《冰雪奇缘》中的姐姐爱莎一样,一切都随它吧,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评价和看法,不再牵挂,勇敢做自己,Let it go !

我是@敏儿说成长,关注我,带你一起看不一样的世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