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道德经》品读——第十一章
【写在前面】
忘记在哪里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说《道德经》在世界上受到很大的推崇,尤其是德国,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有一本《道德经》。
或许这句话存在一定的夸张性,但不管怎样,它足以证明老子思想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对世界哲学界的影响。其实,老子的这部传世经典对世界的重要性远非我们所能想象。去百度下你就可以知道,这部中国的传世经典,无论是在世界的哲学界、思想界、科学界,还是政界、企业界它都产生过而且一直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这部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在世界文化名著发行量上,仅次于《圣经》排名第二。
然而,遗憾的是,在我们国家似乎仅有少部分人对它产生兴趣,且以社会各界成功人士、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居多。而作为一般普罗大众,则倾向于比较易懂的读物。
是的,我们之所以不选择它,或许是被它那文言形式所吓倒。其实,我很想告诉大家,当你打开这本书试着读下去的时候,你肯定会被其中引领了世界文化几千年的老子智慧深深吸引。
那么,世界有本《道德经》,这本《道德经》是我中华先人的思想精髓,作为华夏儿女的我们自然有责任、有义务让它成为自己人耳熟能详的大众读物。
所以,我想借助“简书”这个广阔的平台给大家分享这部经典。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gu),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shan zhi)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牗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译前语】
“辐”车轮中的直木,现在自行车上叫“钢丝”。“毂”车轮中的圆木,四周安插车辐,中间空虚,以便放车辐。
“埏”是合的意思,“埴”就是黏土。“埏埴”是糅合黏土的意思。
【译意】
世上的人只关心“有”的作用,而不知道、忽略掉“无”的用处。事实上,“无”的作用比“有”的作用大得多。
以车为例,车轮中的三十根辐条,都汇集在车毂上,由于车毂中空,有一空洞,才得以承受这三十根车辐。如此,车才能发挥它载物、乘坐之用。再以器具为例,糅合陶土,做成各种器具。但所有器具,无不其内空虚,方才得以盛放物品,发挥它作为器物之用。还有我们建造房屋,搭起框架,开凿门窗,唯有室内空空,才能称作房屋,实现居住贮存的作用。
由此可知,“有”之所以给人以方便,是有赖于包含其内的“无”在发挥它的作用。
【浅显体悟】
本章用三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无”的妙用。
就形而上的“道”而言,“无”是体,“有”是用;就形而下的“器”而言,“无”是本,“有”是末。“有”之所以能利,都是“无”在发挥作用。
而有形的天地万物,都是无形的道创生而出。正因道体虚无,才能有无穷妙用;若为实有,即使有用,也十分有限了。
所以,我们要想学习知识,必须先学会谦虚;要想有所成就,先要将自己心中的杂念排空。向眼前所能望见的物事学习,效仿无形大道,慢慢成就出色的自己。
【题外话】
说起来,自己感觉挺惭愧的。《道德经》是我国的传世经典,其内蕴含的东西精深似海,对我而言,全然没有解读它的能力和资格。这也是我为什么在标题上特意用了“品读”二字。
然而,虽是品读,却仍少不了解析。所以,我尽可能的参考其他类似书籍,在其精准见解的基础之上再稍作加工整理,也斗胆多多少少夹杂了些自己粗俗的体悟。
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对《道德经》体会得更深刻些,在深入中多学习些东西。以此来提醒、鞭策自己不忘先人的智慧,永尊圣贤的教诲。
而公开发布更是希望更多的有此需要的小伙伴,可以陪我一起丰富精神世界,一同进步,一块成长。
『国学』《道德经》品读——第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