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one被封杀,真的活该吗?
皮几万这件事基本上已经尘埃落定。
一颗冉冉升起的嘻哈之星,在半空爆炸成一朵璀璨的烟花。
那些被各大音乐APP全面下架的作品,其实早就有了,只不过他触犯了众怒,被顶上了风口浪尖,所以才被全社会挖坟,八百年前做的错事,组成了如今压死他的每一块砖。
有的人对这场“封杀”拍手叫好,有的人觉得“文化”是无罪的,无论如何不该封杀他。
我不赞同,也不反对,只想跟大家探讨一下,这背后到底在表达什么。
我想起了一些曾经遭遇封杀的中国艺人。
徐若瑄、黄耀明、陈升、吴念真——台独
杜汶泽、何韵诗、吴家良——港独
许豪杰——开设恋童癖网站
毛宁——同性风波
陈佩斯——央视侵权案
崔健——歌词涉及政治隐喻
这些被封杀的艺人,哪些你投“同意”票,哪些你投“反对票”?
支持“不该出现的就应该封杀”的网友,安检员表示理解。毕竟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是贯穿整个社会存在意义的准绳。
你写低俗歌词,教唆打架吸毒,分裂国家,侵害幼童,传播淫秽物品等等等等……确实不符合正常的价值观和法律法规。对这些人依法进行惩处,是应该的。
那毛宁、陈佩斯、崔健他们,并没有违反普世价值观和法律法规。
他们只是性取向是同性。
他们只是在合法权益被侵犯时,用法律武器挑战了权威。
他们只是用艺术形式讨论政治,发表了自己的所感所想,并希望自由意志能够靠自己的影响力传播出去。
以大部分普通人的视角来看。他们没有错,但他们依然被封杀了多年。
所以安检员反对,没有触及法律底线的封杀。
低俗、下流、不被人待见,触犯道德底线等等这些行为,法律并无相关规定应处以什么样的责罚,党内官媒点名批评就带来全社会的否定与封杀。
社会需要规则
法律则是底线
但公权不是
今天你觉得某些人确实触动到了你的怒点,你和公权有了共鸣,所以你支持公权因为道德低下等等原因进行封杀。
如果明天公权把大手伸向了你同性恋人,你喜欢的B级片,你硬盘里的老师,你喜欢的欧美影视作品,还有你认为正确的价值观,你还会拍手称赞吗?
我看到有的网友说:“爱封什么封什么,只要别动我的极限挑战。”
我还看到有的网友评价某部电影:“这片子要是我,我根本就不能让他上映。”
这样的观点熟悉吗?是的,每天都能听到。
但这些人又每天在高喊:“抵制广电文化管控!”、“妈的又是中国特供版,谁有未删减版?”、“凭什么下架美剧!还我AB站影视区”、“我们马上就要变成第二个朝鲜了!”
矛盾不矛盾?
其实他们反对的并不是公权管控,他们反对的只是公权剥夺了自己“爽”的权利。一旦这些人掌权,他们跟现在的掌权人,一定无二致。
安检员一直认为
法律公权私权之间有边界
“法无授权不可为”
公权力应该是中性的,非人格化的,没有价值立场的。
但人都是主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和立场,都有人性的弱点和阴暗面。
所以公权的行使很容易偏离,并越过法定的边界。
比如前一阵的新闻。
这种啼笑皆非的规定,之所以出台,就是因为公权不懂边界,不知道不应干预别人的私人生活。
西方自十三世纪以来,一直实行自由主义法律及政治文化传统,即所谓的“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私人财产、私人空间,都是要得到法律保护的。
但孟德斯鸠也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所以法律、公权、私权之间的矛盾,也并不是中国特色。
二战以来,欧美国家公权和文化的边界也一直是难题,近年来,美国文化的“政治正确”风也越来越盛行。
16年奥斯卡提名因为全是白人,而遭到抵制。
今年金球奖的10个女演员奖项,以及演员协会奖的5个女演员奖项中,所有被提名者都是白人女演员,也遭到了网友的怒骂。
常见的影视作品都为了不被抵制,而一定要安排一些有色人种来参演。
而大家却对有色人种基本上饰演的都是纸片化脸谱化的朋友,却视而不见。
正处于国家治理现代转型的中国,公权与文化之间关系的纠葛更为明显。
明晰不同权力之间的边界,让立法的归立法,让公权执行归行政执法,让司法的归司法,是全世界都在面临的难题。
《黑镜》第二季第二集讲了一个杀人共犯被群众和舆论惩罚的故事。
女主因为全程用手机拍下了男友虐杀幼女的犯罪过程,而被洗去记忆,投放进了“杀人者公园”。
由专业人士每天上演追杀女主的戏码,游客则可以全程观看并录制女主每天被追捕和虐杀的过程。
女主白天醒来就被追杀到夜晚,恐惧的同时还要疑惑为什么这些人只会用手机拍自己,对自己的遭遇完全无动于衷。
“表演”结束后,在大荧幕上和观众一起“欣赏”自己被虐杀的原因——自己是一个杀人从犯。
接受主持人和观众的道德审判后,再被洗去记忆,周而复始,度过人生的每一天。
痛快吗?残忍吗?
《黑镜》系列的特点就是找到生活中的痛点,并把后果放大到极限。
今天你同意
“就该这么惩罚杀人犯,
让他一辈子受到同样的折磨。”
“马蓉、白百何、李小璐之流
给丈夫带绿帽子,就该浸猪笼!”
“刘鑫凭什么不救江歌?
咱们人肉她!让她
没工作没收入没脸出门,
全家这辈子都不得安生!”
明天因为出轨,被愤怒的众人吊死在屋顶的就是你;
因为是同性恋,被道德卫士割掉生殖器的就是你;
因为信仰不同,被主流宗教喊打喊杀,逼着跪下吃屎的也是你。
所以我们生在当代,是不是应该多透过现象去思考一下本质。
不把自己固化在某一个政治或者认知的象限,认为只要不符合我的看法我就反对。
也不义愤填膺痛骂公权越界,除法律以外的事情都应该交由市场、公众去选择。
毕竟人性复杂,社会建立和完善过程更加复杂,想问题看事情,不要那么绝对。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准则,影响人类已经过千年。他说矫枉过正,试图一步改造恶劣,是不可能的。
私权与公权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矛盾,百年来一直在较劲,也从未被解决。
但我们仍然要发声。
因为能包容挑剔和探讨,才是一个社会进步的表现。
今天的航班马上就要降落,请各位乘客带好随身物品,随手点赞,让我们下次旅程再会。
欢迎关注,孤独的航空公司(lonely-air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