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如何创造集体“心流”

2020-10-03  本文已影响0人  韩同志

我一直认为曾国藩是个奇人,他不靠朝廷的一兵一卒,完全靠自己的一己之力组建湘军,并把一个完全已经垮掉的清朝,从死亡线拉了回来。

湘军的战斗力到底从哪里来?

查理芒果有一句名言:“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

曾国藩在创建湘军的时候,并没有首先去想“湘军怎么才有战斗力”,而是先分析“绿营兵为什么没有战斗力”。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切入点。

很多时候做事,不需要你有什么超天才的想法。你只要好好总结一下别人都犯了哪些错误,然后你反着来,你可能就成功了。

查理芒果不是还有句话吗,“如果我知道自己会死在哪里,那我将永远不去那里。”

绿营为什么没有战斗力呢?曾国藩发现,绿营兵败就败在制度缺陷上。

第一个,绿营兵大部分都是斜杠青年。

他们一边当着兵,一边还忙着别的事,有做买卖的,有种地的,有杀猪的,有开茶馆的……

为什么清兵会有这么奇葩的现象呢?

这是因为清代采取的是“低饷制”,士兵的工资很低。当然不仅是士兵工资低,清朝所有的公务员工资都很低,这也是官场腐败的一个很大的原因。

清代一名普通军人的收入是多少呢?

绿营兵平均每月的收入,如果换算成今天的货币,还不到四百块。四百块啊,不是养活自己,是要养活一家人哦(古时候妇女不工作),哪里够啊。

所以清代军队才出现大批经商潮。士兵纷纷经营第二职业,忙着挣钱糊口,军队训练的时候,他们能躲就躲,实在躲不过去,就雇人顶替自己。

当官的那就更过分了,他们直接动用军事装备来赚钱。比如,把战船租给商人贩运大米,或者租给官府用作官船,把训练场租出去做生意,甚至还给鸦片贩子做保镖。

以上种种贪腐行为,都是朝野皆知的公开秘密。从道光皇帝到咸丰皇帝都很清楚,但是皇帝们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原因也很奇葩,因为他们舍不得给军官们涨工资。

你说这样的国家,这样的军队,还谈什么战斗力呢?

曾国藩创建湘军,和清政府恰恰相反,他实行厚饷原则。

因为他深知没钱是军队风气败坏的主要原因,所以他规定湘军士兵的收入,每月四两到六两白银,是国家正规军的三倍左右,比农民务农收入多三四倍。

这样高的军饷标准,士兵就愿意当兵,也能够专心训练,这就为湘军形成战斗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湘军军官,曾国藩更是采用高薪养廉的政策。湘军中级军官的收入,是正规军同级军官的三倍到六倍。因为军饷高,所以湘军招人很容易。

湘军在制度上的第二个特点是“将必亲选,兵必自募”。

这里要交代一个背景。在清代,皇帝为了防止各地军官拥兵自重,要把兵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所以每次打仗,都是临时组建军队。

这样做的好处是,将军和士兵之间互不熟悉,没有私人感情,甚至语言都不通,大家都只听皇帝的,没有皇帝的命令就不能调动军队,这就保证了皇帝的安全。

但是坏处是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甚至兵不识兵,将不识将,彼此都非常生疏。这就好比让你移栽一棵大树,你却去砍树枝,东砍一根儿,西砍一根儿,然后捆到一起,绑成个大树的形状,但这些树枝形不成一棵有生命力的树,形不成一个整体。

因此军队之间,经常互相不待见如同路人。这支军队大败,血流成河,另一支军队却袖手旁观,面露微笑。这支军队胜了,另一支就非常嫉妒,怕胜者得到赏银,怕别人升官。

所以,曾国藩制定了“将必亲选,兵必自募”的原则,也就是说,他挑选他认识和欣赏的人做营官,营官再去挑选自己信得过的人去做统领,这样一层层挑选下去,直到普通士兵。

曾国藩的这个做法,是基于一种最为朴素的认识: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也就是湘军这个“湘”字的起源。这个“湘”字,原本是指湘乡县。曾国藩认为,“同县之人易于合力”,他最初训练的军队,军官和士兵来源几乎全是湘乡县人。

这样,每一层上级和下级之间都知根知底,且有选用提拔之恩。本来是公家发给的军饷,但是经过招收自己的军官发到手里,感觉就好像是这个军官发给自己的。彼此有一种“恩义”在。这样下级才能忠于上级。

湘军就像一棵大树,“由根而生干、生枝、生叶,皆一气所贯通”,组织内部打通,成为一个由感情纽带凝聚起来的整体。打起仗来,大家都是齐心协力,这是湘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来源。

当然这个原则实际上违反了清朝“兵为国有”的原则,湘军私人性极强,每一级只效忠自己的统领,不听他人调遣,实际上湘军就是军阀的前身。

第三个不同,是选人原则的不同。

曾国藩选人,有一句话叫“选士人领山农”。“选士人”,就是军官都要用没有打仗经验的读书人,而不用那些有经验的绿营军官。

清代国家正规军的军官多是武人出身,大字不识几个,文化素养很低。而湘军的将领大多是知识分子。

上战场打仗,比的是勇气和体力,因此历代都用行伍出身的莽夫。军事是一项专门技术,自然以经验为宝贵。那么曾国藩为什么偏要选没有经验、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呢?

这是因为曾国藩一贯认为,精神的力量远大于身体的力量。行伍出身的莽夫虽然有一时之勇,但是没有坚定不移的信仰。曾国藩要建立的是一支有信仰有精神力量的军队,因为信仰出战斗力,精神出战斗力。

程朱理学是这些湖南书生的共同信仰,他们在信仰之下,可以迸发出惊人的勇气和能量。

什么叫“领山农”呢?

中国传统时代有一句俗语,“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当兵的大部分都是地方上的地痞流氓,或者游手好闲之人。

曾国藩在这一点上也是反其道而行之,招收兵员,有一个原则,绝对不收当过兵的人,不收退伍军人。因为他怕这些绿营兵把绿营的习气带到湘军中来。所以他招募的人,主要是纯朴的农民。

正是因为曾国藩在选择人员上的这些特点,湘军军风军貌与绿营兵自然是完全不同的。

湘军军人穿得很朴素,一个个都能吃苦,只讲实际,不讲那些虚头巴脑的程序。军营的规定也很简单,军官们也不太在乎级别差别,只看谁负责哪一摊事,所以效率特别高。如果要扎营,当天马上就能完成。要运米运粮,也比别的军队做得快得多。

除了以上几点,湘军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是重视政治教育。

在曾国藩创建湘军以前,中国的正规军队是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说的,而曾国藩是一个非常重视精神力量的人。他知道,物质力量是有限度的,真正厉害的将军,不仅要搞物质刺激,还要抓住这支军队的心灵。

所以曾国藩建立湘军,还有一个重要的创新,就是他非常重视军队的思想政治建设。

曾国藩把军队的训练,分成了“训”和“练”这两个部分。所谓“训”,就是“训话”,也就是政治思想教育。“练”,才是练习军事技术。“训”和“练”相比,曾国藩更重视“训”。

如前所述,他每逢三日、八日,就要把军队召集到操场上,用“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孔孟之道和“不要钱,不怕死”的岳飞精神,激励将士,教育他们忠君爱国,严明军纪,不得扰民。

除了宣讲之外,他还亲自编写了《爱民歌》,采用民歌歌谣的方式,进行爱民教育,这是曾国藩的一大发明。

建立了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湘军就和以往的军队有了本质上的不同,湘军是支有“主义”的军队。

曾国藩还为湘军立下这样一条规矩:

一旦某军统帅战死,除非本部有受拥戴的继任将领,否则必全军遣散回乡,另行招募成军。

这样一来,部下打仗的时候都会全力保护自己的长官。因为只有保住长官,你才有个人发展的机会。

曾国藩高明就高明在他用制度解决了别人用道德去解决的问题。保卫长官本来是一种道德要求,但曾国藩通过制度使它变成了符合下属自身利益的一种行为。

创新其实恰恰源于对思想的制约,而非放任。限定一个框架,然后在框架内寻找答案,比等着苹果砸中脑袋更靠谱。

如果把湘军比作是一条船,曾国藩应是什么角色?船长、瞭望员、船主?都不对,曾国藩应该是设计师。

结构影响行为,你想要让人们产生你所期望的行为,最根本的办法是设计相应的结构。否则,即使短期改变或被动遵从,长期来看还会回到从前的状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