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提倡碎片化阅读
有句话叫作“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旅行是信息储备的重要渠道,但不是常规渠道,因为一则旅行的时间、经济成本太高,二则旅行能获得的信息非常平面,你一般不能指望通过旅行学习微积分。 旅行不是必需的,不需要自带优越感。比如资深宅男康德,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东普鲁士,靠着阅读和思考构建其思想大厦——而阅读是必需的。
阅读,是获取知识面的最经济的办法,没有之一。在我们这个年代,阅读已经不限于书本,电子阅读器可以阅读,手机APP可以阅读,微信公众号可以阅读,书可以读,文章可以读,段子可以读。从量上说,我们很有可能胜出父辈。但从质上说,就很难比较了,有以下两个问题——
1.存在大量碎片化阅读。
2.存在大量重复性阅读。
[碎片化阅读]
如果用旅行打比方,碎片化阅读就好比是旅行中的“一万元欧洲八天十国游”,你知道你去过很多国家,跟别人聊起来,别人也知道你去过很多国家,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碎片化阅读是当代人的阅读趋势,标志性产品为“Twitter”,仅限140字。里面文字已经不能称之为篇,只能称“段”。
段子的优势在于篇幅短,机动性强,车前马上随手就看,阅读之前不需要大脑预热启动,几秒钟看完,大脑会迅速做出“我又了解了新知识”的判断,给人以愉悦感。由于篇幅短,知识深度十分有限,你会以为自己了解了很多,但实际上懂得无非是诸如“花是红的”“这样做是不对的”“xx有毒”等扁平的零散的简单信息。这些琐碎的信息都带着“新鲜事”的光环向我们索取注意力。
在没有网络信息的年代,柯南道尔对知识的处理方式就有了超前的理解,他通过福尔摩斯的嘴说——
他解释道:“你要知道,我认为人的脑子本来像一间空空的小阁楼,应该有选择地把一些家具装进去。只有傻瓜才会把他碰到的各种各样的破烂杂碎一股脑儿装进去。这样一来,那些对他有用的知识反而被挤了出来;或者,最多不过是和许多其他的东西掺杂在一起。因此,在取用的时候也就感到困难了。
所以一个会工作的人,在他选择要把一些东西装进他的那间小阁楼似的头脑中去的时候,他确实是非常仔细小心的。除了工作中有用的工具以外,他什么也不带进去,而这些工具又样样具备,有条有理。如果认为这间小阁楼的墙壁富有弹性,可以任意伸缩,那就错了。请相信我的话,总有一天,当你增加新知识的时候,就会把以前所熟悉的东西忘了。所以最要紧的是,不要让一些无用的知识把有用的挤出去。”
——《血字的研究 第2章》柯南道尔
如果把信息比作砖块,那知识结构就是房屋的设计图。没有图纸,只会把砖块堆得摇摇欲坠,先有了图纸,我们才知道要什么类型的砖,要怎么摆放,要摆放到哪里。刚刚说的碎片信息,如果无法纳入房屋建造中,那就是一堆“建筑垃圾”。先有图再砌砖,所以我们也是先有框架,再去学习。
年轻人总是嘲笑某些老年人的收集癖,什么破烂都往家里搬,什么破烂都舍不得处理掉。可在碎片化信息爆炸的当下,自己对信息的处理和攒破烂的人并没有什么差别。随着收集的信息越来越多,对信息的分类梳理会变得越来越复杂,最后达到无法收拾的程度,只是源源不断被动接收,最后成为看上去什么都知道的人其实什么都知道得乱七八糟。
建立坚定而又自洽的精神世界,需要的是“思考”,而不仅仅是“体验”。
体验是轻松的—— 是抓着一屉纸巾看肥皂剧,是坐在马桶上刷爽文,是窝在沙发里看综艺。那些制造肥皂剧、爽文、综艺的人,深知如何顺着你的心意,让你得到最舒服的体验。可你能得到的,也就止步于舒服了。
思考是辛苦的—— 是注解比正文长的原稿,是密密麻麻的笔记,是焦头烂额的一团乱麻。那些人类最精妙的思想,好比山顶的风景,海底的珍珠,需要艰难险阻才可以探索,虽然过程不甚愉快,但最终你能得到的,是醍醐灌顶的通透,是豁然开朗的狂喜。正因为如此,优秀的书籍才显得珍贵,它们是引导你登山入海的向导。
一个人的三观,是在外界大量“阅读”和“体验”下,通过思考获得的。由于阅读和体验的制造者设计了形形色色的套路,我们的思考深度,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三观的深度和自洽度,最终形成一个人“有趣”与否的根基。
引用自王小圈《如何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