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读书文学读书

沉醉于言情的成年女人——《包法利夫人》

2018-04-10  本文已影响99人  盒子兔

这是一篇关于艾玛人物形象的剖析,题目写好了两周,但迟迟没有下笔,一是看到了一篇非常棒的读后感,看完后觉得自己剖析的角度有点奇怪,二是我对包法利夫人也就是艾玛的感触非常矛盾,我不知道自己是该同情她还是该批判她,因此,我对这个题目的认知度不是很高,但我最后还是用了这个题目,包法利夫人在我的眼里是一个沉醉于浪漫言情的成年女人,这里不存在贬低,这是她身上最鲜明的特点,这个特点体现了她悲剧的主要原因——活在幻想中,不承认现实生活。

第一部

艾玛在幼年接受了修道院的教育,这对她一生影响很大。在那里她知道了可能有另一个世界,在那里她接触了情爱小说,在那里她明白了生活会有另一种样子,可那里唯独没有教会她如何去正确的追求生活。

艾玛的虚荣叛逆是在修道院里孕育出来的,长久地规矩束缚让她更加羡慕书中的光怪陆离,她如愿回到了家中,可是农村的生活是那么单调,她又开始想念修道院的生活,但是她回不去了,她只能在小说中寻找她想要的生活。

她嫁给包法利不是因为爱情,只是想换一个环境,她觉得换一个环境,生活就会有不一样的一面,所以结婚第一天看着包法利前妻的捧花她不是嫉妒而是开始对自己的未来担忧。

在平淡的生活中她厌倦包法利,她进入书中去想象另一种生活,终于一次舞会让她知道光怪陆离不仅仅存在于小说中,也存在于现实中。

她更加地看不起包法利,看着小说期待着再一次被邀请,每天偷偷的抚摸着子爵的烟盒。在长久的等待中,就又埋怨包法利的无能。最终,求而无法得让她病重……

艾玛

在整个过程中,艾玛想得不是如何提升自己去好好生活,而是沉醉于书中,埋怨他人对待自己不公。在我想要因为包法利的平凡去同情她的时候,艾玛的行动都及时地给我拉了刹车,她的虚荣在这个时候已经让我开始厌恶她。

第二部

搬家到永镇给了艾玛新的希望,因为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经历。却实她的生活不一样了,可是却是堕入了深渊。

实习生莱昂的出现让她认识到了爱情,可这时她还有理智存在。但在莱昂走后,她又开始失落甚至恨自己为什么不抓住机会。

而罗多夫的出现让她觉得她又遇到了爱情,虽然在一次次地幽会中,她也不确定这是不是爱了,但是她还是想抓住罗多夫,她要求罗多夫和她私奔,为了自己她居然也忘记了女儿。从这以后她所有的欢喜都来自于对私奔之后美好生活的畅想,甚至包法利给跛子的手术失败她都漠不关心,可怜地是她被抛弃了。

这里的艾玛愚蠢虚荣却又可爱。她对生活的所有渴望都来自小说,她不接受平淡,甚至在察觉到罗多夫在骗她时也是选择忽视,沉浸在她自己的想象中,这是她的愚蠢虚荣。但这样的她却让我看到了自己,作为女孩谁不想拥有一个小说一般的人生呢,所以也是可爱。

第三部

艾玛重新遇到了莱昂,她觉得自己可以再次拥有爱情,可是这时的莱昂已经不是永镇里的莱昂了,他爱过艾玛可此时他只想玩弄艾玛。

艾玛与莱昂的纸醉金迷让商人勒乐看到了商机,疯狂地给艾玛推荐商品,渐渐地,艾玛地债务已经成了大山,可是她依旧沉醉在享受中。

这时,艾玛追求地已经不是她所谓的爱情了,她只想满足她的虚荣,她甚至已经丧失了道德感,她可以大摇大摆地拉着莱昂逛街,可以风尘地在莱昂面前脱去衣服。

所以面对无法偿还的债务,她想到地不是劳动偿还,而是鼓励莱昂挪用公款,求助罗多夫。莱昂因为不想被蛊惑就敷衍了艾玛,罗多夫却是真正的冷漠。但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艾玛却拒绝了公证人的引诱。

最终艾玛选择了自杀,也许是因为想逃避债务,也许是真的后悔了,因为她的最后一句话是给他的丈夫包法利说“你是一个好人!”因为包法利是一个好人,她在做了那么多错事后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包法利。


这部分的艾玛真的很可恨,仗着包法利的爱,把自己的生活毁得乱七八糟。但是幸好,她虽然活在自己的幻想中,可是在打击下她还是有所醒悟。

不要成为“艾玛”

艾玛其实和很多女孩子很像,比如我,幻想着未来的生活富裕轻松,丈夫帅气,家庭美满,这样的幻想无可厚非,可错就错在,艾玛把自己的一生都依托在别人的生活中。

我完全可以想到,她要是没有嫁给包法利,而是嫁给罗多夫或者莱昂他们其中任何一个人,最后她还是会出轨。因为她的不满足,她对别人永远有着过高的期望,而自己从来不会想着去努力奋斗,最后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家人,这是我对艾玛批判的原因。

而为什么同情艾玛呢?《包法利夫人》别名《外省风俗录》,外省是指巴黎以外的其他省,这就表明,艾玛不是个体而是大多数,在那个时代“艾玛”是畸形社会里产生的特殊群体,那个社会给她们展示了富丽,却没有教会她们能力以及心态,这是时代的悲剧,而不是个人性格的悲剧。

最后,我想说,幻想成为言情小说的女主是可以的,但是也请立足于你的生活,把现实与幻想分开,好好地建造自己的未来。真正的英雄是在知道生活的不堪后依旧热爱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