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之音玫瑰园树洞时光的日记本

《爱德华大夫》电影观后感:一段追寻记忆的旅程,更深入了解心理学研

2024-05-13  本文已影响0人  左手指尖上写作人琳琳

        从刚开始自学大学本科心理学专业的课程到现在已经接近五个月了,上周在上大学心理系的网课的时候,网课里的教授向我们推荐一部心理学电影。根据网课里的那位教授介绍这部电影是一部关于心理学的电影,里面有包括很多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出于好奇的我决定去看电影,也想通过这部电影了解更多的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爱德华大夫》是电影史上第一批以精神分析学为主题的影片之一,它应该也属于心理学系里犯罪心理学吧?影片讲述了女心理医生与一位假冒“爱德华大夫”的青年精神障碍患者相爱后,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梦境进行解析,如抽丝剥茧般破获案情,并将爱人从一场谋杀案的漩涡中解救出来,将心理分析贯穿全剧的惊险悬疑故事。

       影片的男主人公因小时候误伤自己的弟弟而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这个阴影就像一个噩梦,让他一直处于“自罪”的折磨中无法自拔。当他与爱德华大夫一起滑雪,并亲眼看到爱德华大夫摔下山谷后,触发了童年时期的“自罪”阴影,并失去了记忆。男主认为自己就是杀害爱德华大夫的凶手,为了救赎他认定自己就是爱德华大夫,这样爱德华大夫就没有死。但是男主在看到女主在桌布上画的道道时勃然大怒,在手术时晕倒,这些异样都展现了男主的不正常。女主和男主之后到了导师艾利克斯教授家中,通过对男主的梦分析得出了男主无罪的事实,至此,男主才摆脱“自罪”的折磨。

       假爱德华大夫的遭遇说明了,人一切行为、情感和思维,包括心理障碍都是由一个人从小形成习惯和人格决定。都是由一个人童年和成长环境决定的,并且这种性格一旦形成,就会自动地、本能地、潜意识地、不由自主地恒定发挥作用。如果一个人拥有一个比较幸福的童年和随之形成的健康人格的话,从心理学意义上讲他是幸运的。他将会一个健康的人格决定下,在一个比较健康的轨道上运行。为了解破悬疑找到杀害爱德华大夫的原凶,影片《爱德华大夫》多处运用了经典的心理分析与治疗的方法和技术,比如所谓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方法等等。这使得《爱德华大夫》的故事情节悬念徒生,同时也深深牵动着观众的心。值得一提的是,《爱德华大夫》中有些很精彩的故事和悬念,就是建立在很典型或者说是夸张了的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射原理。

        不过这部电影里神病院的心理医生康斯坦丝·彼特森与病人假爱德华的关系,是非常不符合现实的心理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我记得上心理咨询理论网课上主讲老师曾经讲过,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不能有太亲密的关系。比如是心理咨询师的亲戚,或者是和心理咨询师的爱人、好朋友关系。这些关系都会影响到一个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交流病情的一些弊端。

         此片让我了解到作为一个合格心理咨询师,我们不光要有技巧,还得要具备耐心,在治疗过程中要尊重、真诚对待患者,做至保密。将来如果我成为了心理咨询师,我也必须要具备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道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