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在青岛买过的房子3
自从买了百通馨苑的房子,好像心里就有了牵挂,一到周末就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去楼盘建设的地点看看,其实人家都围着,根本进不去,但就是在周边转一转,心里就很快乐。
日复一日,期待着它快点交付。同时,也开始还房贷了。刚毕业工资只有2500元,房贷就要还2000出头。一时间,有了压力,感到生活不像学生时代那么自由了。好在宗旭在单位干的还不错,经常会有些奖金,日子算是过得去。但经济的压力,还是迫使我做出改变。
从小念书还过得去,父母都只让好好读书,虽然偶尔干了一点农活,却没干过家务。洗手做羹汤对我而言真是莫大的考验。每次拧开煤气灶开关,都是一场生死考验。刚结婚,我只会煮鸡蛋,煮方便面。鸡蛋煮多久才能熟呢?不知道,中间捞出来转一转。有一天宗旭说想吃葱花炒鸡蛋,我尝试着做了一下,不知道为什么,鸡蛋全粘在锅底了。因为不擅长也不爱好,我们一直在外面吃饭。
背上了房贷,还想早点把首付的钱还给家里人,所以必须省吃俭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我开始学着自己买菜做饭,确实比天天在外面吃饭省钱。
我不买新衣服,不花无谓的钱,宗旭不抽烟也不喝酒,所以基本上赚的钱都能省下来。时间久了,还房贷成了日常操作,压力也就小多了。隔着十几年再往回看,二十来万也不算什么大钱,当时真的是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心上。
因为这一经历,后来年轻的同事买房咨询我的意见时,我都告诉他们,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20来岁年纪,收入肯定会增长,现在感觉不堪承受的重负,过几年再看说不定就是毛毛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可以激进一些。
以后的情况不敢预测,前面十几年,很多同事确实表示受益匪浅。
2007年五一,房子交付了。开始装修。虽然是小白,因为觉得装修公司收钱比较多,材料也不能保证,我就自己买材料、找工人来装修,同时兼任监工和小工。宗旭经常出差,也指望不上他。因为是第一次装修,什么也不懂,开始水电没走好,买的瓷砖有色差,木门是贴皮的,有气泡……不仅如此,还花了不少冤枉钱。回头一算,并不比找装修公司便宜,操心不少,效果不好。人不是全知全能的,有些事情,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这是我装修的教训。
但整体是愉快的,因为是自己的房子,怎么看怎么好。
有一天晚上,铺完地板,工人师傅走了,我盘腿坐在新地板上,看着外面的天色。不知何时,淅淅沥沥下起雨来。听着那雨声。真好,到青岛的第三年,我住进了自己的新房。虽然位置在李村,但有公交车可以直达单位,交通不算不方便。
后来房价轮着番的上涨,朋友说佩服我,一穷二白的时候就有魄力买房子。其实,根本不是眼光和魄力的问题。而是,正当其时,踮踮脚又可以够着,所以就买了。当断不断,必受其乱。钱充足的时候,当然是想买多大买多大,想买什么地段买什么地段,没什么钱的时候,一定要好好考虑了。
首先,房子是用来干嘛,是自己住,还是投资?我很喜欢一句话,用投资的眼光买自住房,用自主的眼光买投资房。为什么这么说呢?房子肯定是随着家庭收入和需求变化而变化的,很多人不可能一辈子住在一套房子里,所以,很大概率本来自主的房子将来有一天就要出租或出售,那么,要看它们是否有投资的价值。当时有个朋友要买小产权房,我劝他慎重,他说没所谓,反正自己住,便宜不少呢。结果过了几年,因为孩子上学想去市区买房,发现这套房子很难出售,出售也没什么增值,这才后悔莫及。用自主的眼光买投资房就可以理解了,你自己都不满意的房子,还想投资?
其次,一定要看菜吃饭,量体裁衣。金无足赤,世界上也没有十全十美的房子。首先看看自己的资金,未来能够支撑的贷款。我的全部工资用于还贷其实是冒险的,但我考虑到,第一宗旭工资较高,第二,父母才四十多岁不会紧急用钱,第三,我们短期不考虑生孩子,光两个大人,住单位房子里,除了饭菜,基本可以做到不花钱。饭菜嘛,总可以省一点。有个跟我们一起看房子的朋友,很多年都没有买上心仪的房子。他们钱比我们充足,但不分析实际情况,光想着以小博大,捡漏,用较少的钱买到物超所值的房子。无奈。
买房子切忌求全责备。我的这第一套商品房,就是在我经历了房顶漏雨的单位房,看过了楼道里有老鼠的拆迁回迁房之后,做出的选择。优点是新房,是青岛当地的一家很不错的地产商建设的,质量过关,物业是双星物业,又便宜又好,小区附近计划建皮卡丘幼儿园,硬件已就绪,小区里面有长青农贸市场有超市,生活非常便利,小区外面还有一条街,附近村民在卖各种各样的东西。我选的楼下就是活动中心,有体育设施,以后有孩子可以在那里玩耍。
缺点是距离单位太远,有公交车但要近30站,上下班会有不便。房子不大,两室一厅,暂时够住,有了孩子老人来带,也可以凑合住几年。房子不是南北通透,但三间全是朝阳的,也不赖。我选的三楼,一楼可能会潮湿有虫蚁,顶楼年深日久会漏雨,太高了万一地震火灾跳下来会摔断腿……嗯,我是不是过虑了。
晾了一段时间,单位房子开始拆迁了,预计盖好新房子得两年左右。我们搬进了位于李村的新房。开始了新生活,这时候我才发现,嗯,远不是问题,公交车站数太多也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虽然在始发站,愣是挤不上车。
那一年,青岛363路公交车获得了“地球上最挤得公交车”的美誉。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