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春天》观后感

2019-01-07  本文已影响60人  行之于途应于心
《四个春天》观后感

1月4日《四个春天》全国公映,我在微信转发支持,这是心动,然后就想着去附近的电影院观看,因为所在地离市区比较远,又不想耽误上班,我看了排片时间,有中午的,下午有五点多的,还有一个是22:00以后,那看完要几点了,最后锁定一家7点多的,五点下班,在路上一个小时,到那里正好。

电影院在四楼,因为电影比较小众,又是纪录片,看的不多,算我能凑一个麻将桌。座位还是VIP,经理有品味。

回来就不能这样奢侈了,正好不远的地方有公交车,可以缩短三分之二的路程,到这边坐滴滴打车。

回来后10:30,路费可以看四场电影,文艺要有实力。

电影还是不错的,

王东岳和梁冬的对话里提到:

以存在为例:

西方用Being表示存在,Being是谓语系词,任何东西的存在都在谓语的后面,事物是在一个语法结构中才能存在。

中国的“存”,左边是女性来月经,能生孩子的符号,表示“才”,因为女性生孩子是最大的才能,右边是小孩的符号,所以中国的“存”表示“人类可以繁衍,生生不息”。

中国的“在”,左边是“才”,右边是表示“男阳”的符号,合起来是“在”,因为男女合作才能生孩子,人才能一直存在。

中国的存在是实物,生生不息的东西,通俗的讲就是热爱生活。

剧中父母的女儿死后不久,就在女儿的坟旁栽上蔬菜,还有年年春天来的燕子,植物,动物,这都是自然界生生不息的力量。

这种力量构成了中国人的根,扎根于土,又归于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