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世双雄的末路悲歌》
史|执直之智
自公元 7世纪至公元13世纪这段时间,是人类文明史封建社会的黄金时代。
世界名画里的阿拉伯文化在古典世界里,几乎同时,不分先后地崛起了两大帝国,这就是阿拉伯帝国和华夏第二帝国,分别屹立于世界的西方和东方,统治着森林、草原和沙漠。
一、沙漠之鹫的兴起
阿拉伯帝国的出现,不是单纯意义上的野蛮部落对文明国家的蒙古式的血腥征服;而实际上,作为闪米特文明最边缘的一支,贝都因人势力渐渐兴起时,整个古典世界里充满了宗教混乱、贸易衰落、战争仍频。
法兰克王国在高卢旧地满血复活正走向查理曼帝国的野蛮之路,拜占庭帝国与后波斯帝国你死我活地持续着千年战争,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的绝望中十三雄横空出世。
阿拉伯人,是世居于沙漠半岛的22个主支部落的统称。他们依托圣域双城的贸易同盟以阿拉伯战驼骑兵以秋风扫落叶之势,仅用了十余年即横扫大漠,从黎凡特到苏莱曼,从伊朗高原到埃及河谷,摧枯拉朽。阿拉伯骑兵所到之处,唯闻真主之音,城市被保留下来的地方,异族赋税,居民改宗。
从地中海西岸到帕米尔山巅,幅员广袤的疆域内,历经短暂而又无法避免的饥荒、灾乱和战争之后,阿拉伯人带着浓郁的学习的热忱复兴了自古希腊时代开始的古典知识以及艺术、科技、文化,并且,在整个帝国范围之内,一派欣欣向荣。诗家、僧侣、学者与商人同阿拉伯的帝国骑兵游历于每一个名胜之地;皇家宫廷,无疑,是这种文艺复兴的精华之所。
与华夏第二帝国相比较而言,地中海周围的国际势力正处于历史衰落期,没有一个国家民族或者部落可以做到独自对抗阿拉伯骑兵的疯狂地攻城掠地。名臣良将,寡居流尘不被用于朝廷,而阿拉伯人则是将星汇聚人才辈出。
阿拉伯人以纯粹的沙漠骑兵,径行碾压那些圣战的敌手。传统的战马军队,在战场上往往不敌战驼部队,有一个需要略加注意的地方就是,两军对阵之时,战马很难容忍战驼身上气息强烈的味道;正是这种难闻的气息往往给骑兵战马造成极度的心理恐慌,战马战斗意志的溃散,通常败局注定。
此外,阿拉伯人的发祥地本是游牧世界的核心之一,而他们,又是最后的闪米特文明的后裔,华夏第二帝国北方持续的游牧势力春风吹又生。所以阿拉伯人的敌手往往都是古典世界里温顺的羔羊,所以阿拉伯人有着充足的时间和人生进行知识和智慧的思考,所以阿拉伯人成为了黄金时代里古希腊文明最好的学生,帝国以文而兴。
而同时代的西罗马帝国的故土,正处于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时代。
二、中华之龙的腾飞
华夏第二帝国的再度统一,让中华文明避免了西罗马帝国的厄运。
当阿拉伯人与拜占庭人、后波斯人艰难而又困苦地争夺巴比伦中原和小亚半岛而深陷无解之局的时候,隋王朝的远征军还在姑苏海岸和辽东半岛与异族作战,黄河流域的十三雄为争夺中央王朝直辖领地的绝对权威已然血流成河。关陇军事贵族,以汉化胡人的身份和深厚的社会影响力逐鹿中原,在残忍而持久的封建战争中,唐王朝从地方王国走向华夏第二帝国的时代王座。
从高昌到辽西走廊,从朔方到姑苏海岸,从西域到江南山水,随处可以看到大唐骑兵的英姿和尚武精神。这种骑兵力量的扩张持续而猛烈地突破鲜卑长城,有如阿拉伯骑兵传奇的百年再现:一路西向,河西走廊、西域沙漠、河中绿洲、咸海之滨;一路北进,河朔渠梁、塞上江南、塞北大漠、挺进北海根河浑河剑河之野。大唐骑兵的视野,随着战火烽烟的漫延而不断拓展。
唐王朝作为前朝的继承者,并不存在文艺复兴的使命,因为,中华文明虽然遭遇三百余年的社会混乱、生产衰落,战争仍频;但中原文明仍在传承,未曾中断,汉化胡人与胡化汉人为核心统治层的宫廷政治需要复兴传统技能以及军事、政制、经济的大发展。
隋唐两代王朝的帝国势力在北方草原上处于自有史以来最辉煌的扩张,有一个鲜明而又显著的时代特征:阿拉伯帝国,往往是通过纯粹的沙漠骑兵一统江山的;而华夏第二帝国则恰恰相反,更多地则是借助中原战士和草原骑兵的完美联合作战完成的,这也是与以往王朝历史最大的不同之处。
北方草原游牧势力的持续侵犯,迫使坐镇中原的统治层将匈奴骑兵优势为己之长。桀骜不驯的柔然、哑哒、突厥诸部,为何屡战屡败于隋唐两代。
因为,这些草原民族面对的实际上是大汉王朝战士与匈奴势力骑兵的联合进击。两代王朝除却常规作战军队,在北方草原的长城地带长期持久地维持着一支或者几部游牧骑兵特种作战部队。作战部队势力维持在20000兵马到70000兵马之间,黄金时代匈奴帝国的核心战斗力亦是不过如此;即使隋王朝崩溃到土崩瓦解之境,作战部队仍然达30000之众,精诚地守护着长城内外。可以想像在当年秦末战争的岁月里,蒙恬将军驻牧塞北似乎有着同样无法言说的苦衷。
游牧作战部队,在事实上,让中央王朝在北方草原地域无情地设置了一个隐形的匈奴帝国的存在。这也正是华夏第二帝国与史上诸多其他王朝相比较而言的与众不同:长城的位置远远不如秦朝汉朝明朝等中央王朝时代地位的显赫与礼遇,而北方强邻诸部此起彼伏的历史形势更加严峻,而且,从未能够有所根本性的改变。那些游牧帝国正处于兴起的黄金时代,却屡屡被游牧作战部队虐杀和摧毁,东突厥势力、西突厥势力、大回胡势力、后突厥势力、北柔然势力、前契丹势力等等,莫若如此,帝国以武而盛。
三、河中的终极对决
河中,即是中亚两河流域的代称,亦是黑海咸海两海之域的泛称。这里是史前时代原始人类三大发源地之一。
这里是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波斯第二帝国、贵商帝国、后波斯帝国、哑哒帝国以及阿拉伯帝国、塞尔述帝国、帖木儿帝国和亚利安帝国向东方扩张的极限;同时,也是华夏帝国、华夏第二帝国、中华帝国向西方拓展的极限。
在前机械时代,文明和国家的势力版图受制于地理、文化、种族、宗教、交通和科技等方面而不可能进行无限延展。
绝世双雄的巅峰对决,正是东西方两大文明帝国在旧世界地域上的有限扩张拓展,谱写了人类那辉煌灿烂的历史和不可复制的战争神话。
执直之智与您一起追寻那个时代的记忆。
1、宗教方面
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教,有如孪生同步兴起和走向辉煌,是一个纯粹的宗教帝国,麦地那王朝、倭玛亚王朝、法蒂玛王朝和阿巴斯王朝一脉相承。而阿拉伯帝国又与往昔的帝国有所不同,他没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尽管他是古老的闪米特文明的后裔别支,他没有历经城邦时代、封建时代而直接从原始社会崛起于帝国时代,这方面类似于美利坚合众国的成长,在地缘格局中都有着深厚的历史的后发优势。
阿拉伯人之于闪米特文明的关系,有如蒙古人之于华夏文明,阿拉伯人对于闪米特文明的传承更多的是基于被中央王朝边缘化的地缘关系,既不是文化亲缘关系、也不是种族血缘关系上的继承。
所以,伴随着帝国的成长,阿拉伯人在无形中正创造着闪米特文明的阿拉伯化的独特的历史,伊斯兰文明的最终诞生。
六百年后,突厥化的蒙古人崛起塞北,同样一路势如破竹地征伐世界,但是,宗教的文化不宽容,让华夏文明的蒙古化走向没落而蒙古人最终退回了大漠草原的原始时代。
阿拉伯人的宗教信仰自初始就是建立在贸易与战争同盟关系之上的。无可厚非,帝国的初期,由于统治层控制了古典世界温润地带里众多的城市、人民和土地,出于统治和管理的需要,宗教文化宽容让古希腊的艺术和科技得以发扬光大。阿拉伯人随着他们的战驼骑兵在古典世界里成为了最成功的征服者和创造者。
无独有偶,东方的古老帝国在经历战争的洗礼之后,正焕发青春生机,重振雄风。
华夏第二帝国的居民,即被称为新汉人的中华人终于结束了三百余年的中世纪时代,帝国的统治层来自于鲜卑帝国的北魏王朝的底层军事贵族势力,即华夏第二帝国游牧作战部队的前身,鲜卑帝国终因底层军事贵族势力的分裂而土崩瓦解。西部帝国和东部帝国都宣称自己是华夏文明的继承者,为了争夺正统权威和地域霸权,他们采取激进而宽容的方式扩大统治根基。与拜占庭及后波斯的千年战争不同,两个鲜卑帝国的关系更近于东西罗马帝国的关系,文化血统同源。
同样,华夏第二帝国初期建立在文化血统同源根基上的宗教文化宽容,从隋王朝、唐王朝、辽王朝、宋王朝亦是一脉相承。
两大帝国的文明,随着贸易与战争的脚步越走越远,最终,彼此在河中的相遇。
2、艺术方面
阿拉伯的艺术辉煌,绝对堪称人类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
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阿拉伯文明的崛起就没有现代社会的人类文明。
帝国的兼收并蓄,让初期的伊斯兰文明世界里的信仰更加多元与谦逊。闪米特文明、古希腊文明的源远流长,拜占庭文化与后波斯文化的繁荣昌盛,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商贸交流,让阿拉伯人在征服战争的余波里,感知宗教的信仰和理性的探索,最终让战驼骑手皈依分科教育、实验流派及实用科学。以古希腊知识体系为圭臬的阿拉伯学者无私地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探索,最终,为日尔曼人永久性地驱逐和打破欧洲的千年黑夜传播了珍贵的火种。
伊斯兰文明的世界里,有一艺术特色,即禁止偶像崇拜,正是这源自于希伯莱人的古老的信仰,成就了文明自源性的民族化的文化特征。
在河中,从普通牧民到达官显贵,从服饰起居到宫廷建筑,富有草原色彩的栩栩如生的动物图像的艺术造型慢慢的渐变为美轮美奂的植物花纹主题的伊斯兰风格。所以,当阿拉伯战驼骑兵兵临城下挥剑所指之地,由景教、礼教、祆教信众而改宗的事实成为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黄金时代的中华文明,在文化艺术方面同样显现出了独有的生机勃勃和全面辉煌。
外来性,是这个时代中华文明的最明显和最亮丽的特色,这得益于大动乱的中世纪时代的民族大迁徙,民众频烦的流动性,造成了文化艺术的庞杂丰饶。从高车的诗歌、夫余的音乐、疏勒的舞蹈,我们可以敏锐地察觉到的事实,印度的宗教,经过三百余年的传载,已经,从帝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渗到了中华人的灵魂深处。
在那遥远的亚太世界的地域和海域,生活在7世纪到9世纪的中华人,无论是在血统上还是在思想上,与华夏第一帝国时代的人们相比,截然不同,而对人类艺术的理解力已经远远超越了那个时代。所以,他们被史学家们称为新汉人。
这些勇于进取的新汉人,在艺术与哲学、建筑与数学、战争与科学方面,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宏伟的宽容以及惊世的创造力。热武器的发明,就是在华夏第二帝国中叶封建战争的时代产物
可以说,在中国的历史上,没有哪个王朝像唐王朝那样开放风气之先、那样锐意开拓之勇,舍我其谁的时代使命。隋唐盛世,是后世对于那个伟大时代的追忆,作为民族化的时代最强音,能够以唐冠字,能够成为民族的别称,所以,新汉人又被尊称为唐人。
3、科技方面
唐风盛行了几个世纪,帝国的舰队早已越过湛蓝色的太平洋、小西洋,远航在海上丝绸之路。掌握精密航海技术的中华人,经世致用以商为师,从阿拉伯的贸易中,发现了另一个世界。
圣穆罕默德,曾为唐王朝的第二任皇帝致敬拜信,以奉传教经商贸易的诚意,传说或者经典,随着时光流逝,无从知晓。
但是,阿拉伯人在与拜占庭的争锋中截获了驶向埃及地的远航舰队,是没有任何争议的明确的史实。
可以肯定,类似的战争曾经不只一次的出现在东地中海的洋面之上。阿拉伯帝国在战争中逐渐发展成为海权之国。
热武器、纸传播、航海术,是黄金时代的具富盛名的三大发明。
严格地讲,三大发明,是阿拉伯文明与中华文明相互冲突、碰撞、交流的产物。三大发明对于人类文明的影响,深远到后世。
三大发明,为帝国时代人类的命运走向何方开启了机械时代之门。宋王朝,依托科技无穷的力量,在没有长城护佑的岁月,对抗北方契丹帝国和野蛮部落的侵伐征战,持续上百年和平,同时,成就了人类文明机械时代的到来。
在世界的西方,后倭玛亚王朝因与阿巴斯王朝系出同源,从而,避免了高句丽王国的悲惨命运。后倭玛亚王朝的历史境遇与辽王朝感同身受。后倭玛亚王朝之于阿拉伯帝国有如辽王朝之于华夏第二帝国,无论是在血统上还是在法理上还是精神上,他们都比中央王朝更有资格继承帝国的王座。
历史无法假设,残唐五代经历了后唐王朝和南唐王朝,帝国的直辖领地名存实亡,辽王朝在塞北继承了半壁江山。
后倭玛亚王朝,不够幸运,被强势的中央王朝,虽然当时直辖领地有限,同样也被驱逐出境。后倭玛亚王朝的统治层幸运地渡过直布罗陀,血洗西哥特王国,鸠占鹊巢。
西哥特王国独霸一方的黑历史也只能与高句丽惺惺相惜而已。
后倭玛亚王朝,虽然身在伊斯兰世界的天涯海角,然则,地缘优势,让他们在与查理曼帝国、德意志帝国、拜占庭帝国的交流交往的过程中,实现了科技、法律与战争的探索性质的交流。王朝的宫廷,贵族的学院都有随处可见的基督教的专家、基督教的律师和清真教的牧师,学术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阿巴斯王朝的王权,无法权威限制和有效阻止整个伊斯兰世界的精英阶层向世界尽头的汇聚。
无可奈何的背后,正如辽金两朝始终无法彻底征服宋王朝。
科技的力量,可以 左右我们人类文明史的历史发展进程和轨迹。
4、贸易方面
河中,自古是游牧民族的故乡。
史前时代,人类文明自狩猎文明开始,在前原始社会末叶的母权时代和父系时代因自然差异而分化出渔耕文明、游牧文明、农业文明、商贸文明和航海文明。
中华文明根自于农业文明,生产是帝国生存发展的内源力量,而伊斯兰文明根自于游牧文明,贸易是帝国生存发展的内源力量。
五海三洲之地,苏美尔孕育了人类最早的文明和最初的历史。
从闪米特文明一路走来,亚拉美人、哈提斯人、胡里特人、乌拉尔人、亚利安人、希伯莱人、斐尼基人、哈拉巴人和古埃及人在巴比伦中原演绎了城邦时代的辉煌。阿卡德王国作为人类文明史上的第一个王国,贸易立国被视为服从神的旨意的贵族精神。史上最早的金属钱币出土于小亚半岛,隶属于亚利安语系的古希腊人的同族的利底亚。
古波斯帝国,人类文明史上第一个公认的最早的帝国,诞生于人类文明史的王国时代的末叶,波斯帝国的皇帝们有一伟大的荣誉称号:波斯之王,四方之王、万王之王!
这句史学名言,更多地展现了巴比伦中原的自然优势,四方来朝,万国宾服。
通常情况,凡以巴比伦中原作为中央王朝直辖领地的帝国,贸易之路永远都是帝国的生命线。波斯帝国诸王朝,几乎都是奉行着极为一致的国策。
不同地域间的贸易发展,让河中诸部各族与遥远的南方之间有着更为天然的交往。相似的生存环境、相似的文化认同,相似的社会习惯,让这些操持着混杂着乌拉尔语、阿尔泰语、斯基坦语、帕米尔语、亚利安语、僧伽罗语、腾格里语、夏巴拉语、闪米特语等等诸部各族,与东方的中华文明之间,不仅仅是高山荒漠的阻隔。
东方世界的中华文明,基于生产而非贸易作为帝国根基的维护。所以,纵观中华文明的王朝历史,根基的动摇,往往伴随一代王朝的覆灭。
正是基于此,华夏帝国的诸系王朝,对外扩张征伐世界的具例,鲜有其证。
我们同样可以理解,为何汉王朝、后汉王朝和隋王朝、唐王朝会出现旷日持久的对外开拓扩展。
因为帝国的统治层和权贵层、豪富层、精英层与贸易层的同盟关系,强化了生态政治共生的社会环境。在外交中,自然表现的充满社会活力和进取意志。
中华文明的触角,随着巍峨的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金山山脉诸系冰封消融的雪水,以楚河、热河、溪河流域为次生中心,温和而强健地向河谷平原和沙漠绿洲推进。东方式的田园生活,已然出现在胡风盛行的驼铃之间商旅之中。中华文明所带来的春风,在这些逐水草而居的部落的牧歌声中,显得温文尔雅。
自西突厥汗国被唐王朝彻底摧毁之后,诸部各族互不统属,操着不同语系的各种势力此消彼长,昭武九姓、河中三强,在这古老的土地上恩怨着岁月。华夏第二帝国在这里维持着松散的邦联格局;这些河中的北印地的同族,直到楚河之畔刮起了坦罗斯的叛逆和挑衅风暴,意图实现自身的尊严。
5、战争方面
阿拉伯帝国的贸易强权,在传统势力的河中草原出现了叛逆和挑衅。帝国的哈里发,倭玛亚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和他背后的豪富阶层决意发起战争。
彼时的阿拉伯帝国,迅速地崛起于阿拉伯半岛沙漠,领土在不断的战争中得以持续的扩张,直到走向帝国分裂。
华夏第二帝国的宗主权,在河中地域有序第构建中华人的帝国势力范围。由北齐统治层演化而来的权贵层,成为了中央王朝的雇佣军士、政府官吏、贸易商贾。
唐王朝的皇帝们,已经强健地确立了亚太地域的绝对霸权,远在河中的大唐骑兵,是为维护权贵层、贸易层在河中的同族的保驾护航。军事领护的意义远远高于传统宗主权的维持。
从半岛的统一战争、巴比伦的封建战争、后波斯的征服战争到埃及地的侵略战争,阿拉伯人在战争的洗礼中,由战驼骑兵发展成为多兵种的联合作战。在地中海世界,拥有海权的阿拉伯帝国俨然成为海上霸主,海军陆军纵横天下。
在阿拉伯帝国北上河中草原的时候,这已然不是一群奇装异服的骆驼,从拜占庭式重装骑兵、后波斯的锁甲护卫队到小亚半岛的突厥雇佣军,等等。可以说,阿拉伯的军队是当时世界上的无敌劲旅,所向披靡。
唐王朝在十三雄的烽烟中脱颖而出,同时也继承了隋王朝的游牧作战部队的精华,隋唐两朝的独特之处,前文已述,从略。
观遍后世对唐王朝的追述,不难得出一些基本的事实。实际上,唐王朝军事领护在中亚的军力常规维持在30000兵马的程度。
所谓的坦罗斯之役,不过是两大帝国在中亚争夺文化正统与河中霸权系列战争中的掠影一斑。
在此役之前,两大文明的较量中,华夏第二帝国胜少败多,阿拉伯帝国胜多败少;在此役之后,两大文明的较量中,华夏第二帝国胜多败少,阿拉伯帝国胜少败多。
在事实上,坦罗斯之役不久,大唐骑兵卷土重来残忍地惩罚了葛罗逯人的背叛。
在华夏第二帝国的玄甲陌刀欲将指向阿拉伯的帕提亚之时,却突然中断了所有的高昂的进击。
华夏第二帝国的第四王朝的心脏地带出现严重的叛逆,内乱持续八年之久。
阿拉伯帝国的第二王朝也在不久之后发生了最严重的挑衅,最后改朝换代。
四、文明的末路悲歌
两大文明帝国,在争夺文化正统与地域霸权的系列战争中,消耗了中央王朝的国力与社会阶层的财富。
在封建社会的黄金时代,交通、信息、资源在科技水平的极限中,制约了一个帝国的领土疆域的扩张拓展。
异种文明的交流,终于创造了属于全人类的三大发明,同时,这也预示着机械时代的终将到来!
五、战争背后的遗言
我们继续回顾。
在执直之智以上的叙述中,是否,你可能忽略了一些重要的事实。
阿拉伯帝国与华夏第二帝国,都处于帝国的黄金时代,宗教、艺术、科技、法律、贸易和战争,造就了文明的极盛与辉煌。
远在帝国的初始期,帝国的构建中,就始终有着若隐若现的存在。是的,他们就是突厥的雇佣军。
这是无法忽视也不能避免的存在,在拜占庭的宫廷、在阿拉伯的商队、在唐王朝的军营等等,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
在不同文明的帝国社会生活中,突厥人或为佣仆或为奴隶或为骑手或为战士或为官吏或为将军或为商贾。
在帝国社会生活发展的祥和安宁中,他们慢慢摆脱奴隶层、劳动层、平民层,逐渐步入主流社会,甚至开始接触和影响豪富层、权贵层的社会生活。
我们的历史不会重演,但是,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
河中争霸之后,华夏第二帝国中央王朝的直辖领地被突厥语系的安禄山所颠覆,凶暴残忍的安燕王国狂妄之后,时隔多年,又间接引起二次内乱,封建帝国的社会即永远地走向了衰落。
河中争霸之后,再等二百余年之后,阿拉伯帝国中央王朝的直辖领地被突厥血统的塞尔述所占据,帝国哈里发被废,凶暴残忍的塞尔述帝国作威作福的势力一直持续到蒙古铁骑的汹涌而至。
此外,唐王朝隐藏在北方草原的游牧作战部队的核心特战精锐,沙陀部族,就是血统最纯正的突厥种族之一。
在唐王朝的第三次内乱结束之时,沙陀部族已经成为北方太原、卢龙、河东等地域最主要的居民。他们最终成为后唐南唐时代残唐五代中央王朝直辖领地的实际统治层。
阿拉伯帝国被蒙古铁骑践踏之后,尚有残余之躯。与唐王朝末叶北方严重胡化的情况恰恰相反,阿拉伯的伊斯兰世界里,他们成功地将整个帝国境内的民众实现了文化同化和宗教同化。
但是,突厥别支奥斯曼人在蒙古军队侵略势力衰落前后的空白期迅速成长为小亚半岛的主人,最终,这些操突厥语的牧马人葬送了阿拉伯最后的辉煌。
试论:
华夏第二帝国最后的王朝,如果没有被蒙古帝国的忽必莱汗国所灭,那么,人类社会的机械时代会不会提前到来。机械时代之后的科技时代,我们究竟能够走多远。
【备注】
1〕古典世界:
文指西起东地中海,东至印度河谷,北接河中草原,南抵古埃及地。罗马文明和中华文明,是古典世界的尽头。
2〕十三雄:
概指隋末以夏凉燕楚魏唐为代表的十三方有影响力的叛变势力。
3〕圣域双城:
意指麦加和麦地那两座城市,是伊斯兰文明的发祥地。
4〕麦地那王朝:
仅指圣穆穆罕默德及其追随者统一阿拉伯本部的前帝国时代。
5〕中世纪时代:
本文特指中心文明帝国的中央王朝崩溃之后被蛮族入侵的黑暗时代。
6〕巴比伦中原:
即闪米特世界的两河流域。
7〕鲜卑长城:
即是正史里面的北齐长城和北周长城。
8〕河中三强:
代指葛罗逯、突骑施、黠嘎斯三强,任何一方势力强大时,亦都曾经控制过楚河流域的肥美丰饶之地。
〖好奇好色〗〖2017.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