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你身上我看到了你孩子的模样

2017-01-18  本文已影响0人  蜜思琳的世界

无论是教育还是沟通

给予最好的、现成的结果

不如给予获取最好结果的方式

1

最近听到一段话:

十年前,别人根据你父母的能力来对待你;

十年后,别人根据你的能力来对待你的父母;

再过十年,别人会根据你的社会地位对待你的孩子。

可能社会就是这样现实,既然无法改变别人的看法,那就努力地完善自己。

且不说别人怎么对待你的孩子,单单优秀的、上进的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也是巨大。

上学期有门交流课,中外图书版权贸易。

老师给我们带来一行李箱的引进原版童书,说这些都是她家孩子小时候看过的。

还有一些世界各大书展,老师能前往参加的,必定会带着孩子一起。

所以这个才不到7岁的小男孩,能和外国人自由对话,也比同龄人要博学得多。

以前都说富养孩子,当然这不只关乎物质。如果给不了钱,也一定要给予他大格局大思想。

2

听闻杭州的朋友重新回到职场,就联系去在她家做客。

刚进门没多久,她五岁不到的女儿就忙着给我倒茶喊阿姨好。

我笑说,到底是养个姑娘好啊,多懂事儿。

我问朋友,你现在重新工作还能适应吗?

朋友说,我之前辞职回家带孩子,并没有停止工作啊。

朋友以前是德勤的高级财务,年薪直逼七位数,爱人是做投资贸易的,经济条件十分优越。

在考虑孩子的时候,两人商量的结果是朋友辞职在家待产以后专职带孩子。

在事业上足够独立的女性其实在经营家庭上是另外一种事业上的成功。

而在事业上比较成功的人,在“家庭事业”中必然也是出类拔萃的,内外兼修,这不但是自我内核的修炼提升,就算退居家庭也能在家庭管理中带来进步。

这不但是自我提升的必要,也在孩子教育上给孩子树立一种进步的人生是不分“战场”的。这种言传身教的传递思维会让孩子进入未来社会中率先掌握独立的能力。

朋友觉得,在孩子教育上的问题,爱人的付出并不比自己少。

而退居家庭决定自己带孩子实际上是一种在经济和现实权衡下的有利取舍。舍弃百万年薪,爱人就要在事业上有更大的突破,而自己经营好家庭和孩子的教育,这是一种无论在家庭管理还是对于孩子优质的教育上,都是一种双赢的策略。

很多人不太明白,其实孩子在学龄前对于世界的认知是通过父母给到的,一言一行都是她获取到的对于世界的认知,这是在她还未真正懂事前最好的教育。

朋友能一边管理好孩子的教育,一边很快的重新进入职场环境,成为那个雷厉风行的职场女强人。在这件事上她可以做到不用完全的退居家庭,自己的事业和孩子的教育完美兼收。

3

以前单位组织过一次集体出游,在南京总统府里,领导的七岁的儿子能耳熟能详的说出国民政府那段历史,甚至有一些重要的发展事件比导游说的还详细。

领导说,知识是给孩子最好的富养方式。

有一个老段子,关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故事。

说是老山羊种大白菜收成的时候,每次请灰兔子和白兔子来帮忙收割。完事儿之后老山羊会送给他们一人一车白菜,后来白兔子说不要白菜了,能不能给他几颗白菜种子。

很多时候教育也是这样,给最好的结果,不如给予获取最好结果的方式。

4

前段时间听一个讲座,演讲人说,这是一个不管你愿不愿意都会极具分散化的社会,人的社会地位以及个人的荣辱都会自动序列的排位展示,别人对你的态度完全会根据你的个人成就和社会地位而来,这是社会进化决定的,而不是个人力量就能阻挡这种趋势。

我们有时候害怕社会越来越现实,感情变的越来越鸡肋,在任何事情面前都会有一本账可以算的很清楚。

无论如何你现在累积的经济资本或知识资本都会影响到未来社会对于你孩子的态度。

父母对孩子的最初教育也会定型孩子对于世界的第一眼认知,虽然不一定能决定未来的趋势,多少会影响到在未来社会中的判断。

我们希望自己以及自己的后代,在未来不管如何变迁的世界中都能活的更自在,而不是一定为了功利背负更为坎坷的枷锁前行。

我们希望自己对于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事业上的成功,给到孩子最好的教育。

他不一定会成为父母的样子,但是会成为父母所骄傲的样子。

【作者蜜思琳,爱读书、爱旅行也爱摄影;一只特立独行的质感女子,一种向往自由的不羁情怀。睿智不失内敛,兼具文雅谦和。以笔代口诉说世间百态,落笔成章阅尽大千繁华。微信公众号:蜜思琳的世界(MSLIM-DY)】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