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无求便是德。错解
图文/喜悦
早些年,接触到这句话——君子无求便是德。
第一次接触,内在就升起了对抗——“我自己还在求,我也不可能不求,那我岂不是小人了吗?”。
当然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小人,也当然不愿意接受不去求这个事实。
可是内心又对那个“德”有着很深的渴望,希望得到那个“德”,希望成为那个“君子”。所以,才会有“修正”这样的发生。
自己之所以没有德性,才来学习,而学习就是要你放下“求”,才能成为有德性的人。
放弃私欲的追求,成为高尚的人。这本身就充满着矛盾,是一种变相的追求,但自己却并没有领悟。而且用着这样的一句话时刻检视自己日常的言行举止,起心动念。看看自己有没有真正成为那个有德的人。
所谓的有德之人,当然不是自己评价的,而是他人评价的。他人是不是觉得自己有德,自己所做的事情是不是用一个道德的标准要求自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君子无求便是德,原本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可是对于一个学习者而言,或者说想从中有所求的人而言,却往往把自己带偏了,是自己的理解把自己带偏了,不是这句话把自己带偏了。
慢慢就看到有新的心升起,怎么做了这么久,还无法成为那个有德的人啊!怎么还有那么多人评判自己,批评自己,说自己坏话啊!怎么自己还是做事那么艰难,还有那么多阻碍啊……
因为有求,自己的行动就会变成一种交换,用自己能做的,去交换自己想要的。有一个想要的,在那里等着自己,自然会期待这样一个结果。而这个结果牢牢地抓住了自己。
追求道德,和追求其他的私利,又有什么区别呢。追求其他私利辛苦,追求道德,成为那个有德的,高尚的,受人敬仰,有价值的,有格局的,有内涵的人,一样很辛苦,很辛苦。
甚至会觉得沮丧,会觉得连这些经典都无用了。不知道真的是自己的头脑跑偏了。
当然这样的体验应该是最好的设置,因为让你领悟智慧,一定要让你知道,什么不是智慧。让你知道,即便是在读经典,学经典,但你会发现这里同样有“坑”,在等着自己。
直到你爬出这个“坑”,才能领会——没有什么智慧。也没有什么弯路。更没有需要修改的,完善的,纠正的。
因为当你要这样做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节外生枝了,就已经让原本简单的问题,开始复杂化了。而自己最重要承担这一切的结果。
说承担也不正确,最多是从糊涂,到明白,到坦诚接受这一切的结果。这未尝不是好事,甚至真的会感觉到很幸运。
若不是如此,怎么能够更清晰地看见自己——怎么样渴求,怎么样期待,怎么样觉得自己不够好,怎么样上演一场“想要变好,想要更好”的大戏呢。
所以也慢慢体会到:机缘不成熟,或者说不是当下真正的需求,是不适合学习什么,或者刻意成为什么的。
就像学习经典,想要透过经典的领悟来改变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心,势必会节外生枝。经典不是学习的,也无法学习。因为听者和作者的频率不同,无法真正领会其中意涵。
虽然都是文字表达,但文字背后的用意,却远非未曾领悟的人真的明白。也往往这个时候,产生对抗,甚至评判作者,评判经典。接着便不想在接触,真的是很遗憾的事情。
最好的发生,不是求来的,是自动来到自己的,这个时候,必有某些链接的力量被启动,也自然会心生欢喜。
人越复杂,头脑的念头也就越多,欲求也就越多。当然也可以反过来说,欲求越多的人,念头越多,心也越复杂,根本没有办法安静下来。反而那最简单的方法,却可以化解很多很多的问题。
当然一个人领悟到这些的时候,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强烈的欲求,非要达到什么,非要实现什么,包括成为那个有德的人,也都没有强烈的愿望了。有德,或者无德,也都不是很重要的事情了。
德,是一种心灵的宁静,是,自然的呈现。它本是我们的本质,只是我们过多的头脑思维,过多的价值观念驱动,让自己偏离了自己,偏离了那原本的宁静,自然才会有求在其中。
当然,这不是什么坏事,一切都是最好的发生,而所有的发生都在铺垫着自己,从复杂进入简单的旅程。
202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