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3读书记录
吴松超《各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
写出高价值教案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先来听听教师中常见的对教案的抱怨——什么是高价值教案?有什么特点?
教案是死的,而学生是活生生的,课堂教学瞬息万变,咋能按照教案上课呢?教案用处不大!
对教案,能应付就尽量应付,省出来的时间都用来琢磨学目标啊,环节啊……都在我的脑子中里,还非得写下来,净是折腾人!
这些声音都在反映教案与课堂实际脱节、不同程度存在形式主义成为负担等现实情况。对课堂“无用”,仅是为了应付检查,教案显然就失去了基本价值。教案按照价值的高低,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掌控课堂,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有不少老师认为,教案应该追求“实用”,不赞成学校的统一要求。比如“规范”“条目完整”“工整”等形式,认为自己的思考不必都写出来,只把重要的部分,写到一张纸上或写到教科书上,自己能看明白就行了。这些认识和见解抓住了备课、写教案的核心,那就是自己要深入思考教学的核心问题,对关键环节深思熟虑,预设充分,而且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掌控能力、教学资源储备有一定自信心。
但是,这种备课、写教案方式,并不利于教师积累经验和促进教学反思。不系统、不深入的思考,思维就只能处于较低的水平,对问题的探讨浅尝辄止,形成教学粗枝大叶、跟着感觉走的不良习惯。
第二层次的教案,除了“实用”,还具有帮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反思的工具价值。
课堂是由师生共同构建的,要在不断生成中完成预设,走向精彩预设得越充分,越有益于生成。教案只是课堂教学的“计划书”“预定方案”,真实的课堂上,学生状况百出,情势千变万化,经过实践检验,备课和教案中思虑不周、准备不到的问题就暴露出来,在随后备课和上课中有针对性地弥补、优化,教师的教学能力才能不断提升。
显然,那些写在一张纸上的只言片语,或者批注在教科书上的“教案”,就不如“条目完备”“规范”的教案易于教师一一对照作反思和改进。
第三层次的教案,能够在教学目标、流程环节、重点难点、情境与问题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拓展资源、对学生的评价与引导等方面有突破和创新,对其他教师教学也有很大的启发指导性,具有学术研究的传播价值。
这种高价值教案往往是多次教学实践和深入反思后的教学设计。形式上或许并不拘于教案常规,却能依托课例、集中主题展开教学创新的深入探讨。比如,对经典文本解读更新更深,挖掘出新的教育价值,探究“落地”策略;对某类文本、知识模块的教学设计提出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实践导向;针对某个教学问题,引人全新的教学资源,运用新颖的技术方法等。
随着教育管理高层重视和着手解决“非教学工作”干扰过多的问题,教师将有更多的精力用于备课和写高价值教案上。
经验比较丰富、教学成绩也不差的教师,往往会对写教案“有想法”—不愿意在这上面投入更多的时间。但这些所谓的“成熟教师”
也最容易陷人职业倦怠,进入发展瓶颈期——不知道接下来该往哪个方向走。如果确认自己享受上课,也乐于与学生相处,愿意把生命托付于课堂,那么打破发展瓶颈,提升教育生命的品质,唯一的途径就是专业发展。必须有意识地让教学跳脱出经验的层面,上升到科学与艺术之境。
怎么做呢?继续钻研课堂,研究课程,研究学生,加强反思和学习,如此,聚焦高价值教案写作,构建出自己的课程教学体系,会顺理成章地成为一种生命“内需”。
回头再看那些教案无用的言论,都不值一驳。随着“以学为本”“深度学习”等教育理念的传播、普及,教案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比如出现了“导学案”“讲学稿”等,即教案要更多地从帮助学生“自主地学”的立场进行重构。故而,教师要比以往更多地去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特点;要更多地认知、研究学习的过程;还要以“学习者”的角色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思想情感等。
因此,清晰而明确的“学生立场”“学习立场”“个人立场”也将成为提升教案价值的关键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