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还是不理解那些要买房的人
最近读的小说,让我们在图书馆里谈恋爱,无数文艺男女让房子打击的失去性欲,这让我觉得莫名其妙。
不管真的假的,房子还是给了我们这个时代无数的话题。有房子的,希望房子能够一直上涨下去,给你更多的安全感;没有房子的,希望房价降下来,但问题在于真的降下来的时候你会购买吗?如果答案是是,那么房价不会下降,如果答案是否,那么下降的房价对你来说意义在哪里。
我是一直不理解那些想要房子的人的,冒着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风险。我觉得想要购买房子的人,并不清楚房子的使用用途到底是什么。
好吧,在我看来,应该有以下三点:
第一,私密性。我们每天都出去抛头颅,回来往往就没有激情洒热血。私密性是一个人的生存之本,至少在我来说,是生活的80%。如果每天都在外如同打鸡血,回家以后又扮演各种角色,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一刻,我觉得正常人会疯。
对,大多数人的都不正常。
所以房子首先解决的是私密性的问题,是你穿着舒适,长出一口气,清理内心的时刻应该在的地方,不应该有人打扰你,就自由的浪费时间。
第二,便利性。房子和单位的距离,是我怎么也不理解很多人为了所谓的拥有感而放弃单位就近租房的事情。生命已经不多,每天3-4个小时浪费在路上,为此还购买价格不菲的交通工具,并且承受养护他带来的一切成本,现代人真是每天生活在媒体带来的洗脑中。那么多朋友买房的时候我都劝他们三思,我不知道他们考虑的究竟是生活的质量还是心理上的满足感和在一个城市里的存在感。
第三,舒适感。对,我把它排在第三位,因为舒适感是所有综合的因素总称,包括上述两点以及室内装潢、温度等等一切。一个房间给你的舒适感,多数在于光线,其次在于装饰,对于我,稳定色调和一墙的书就是最好的舒适感。图书馆不见得比一个三平米的卧室舒适感要小,我想说的是,舒适感是什么,取决于你和谁一起生活,如果暂时无法和别人一起,那么可以试试一个人生活。
那其实是未来你会带着感激回味的时光。
作为投资的标的物,房子是有价值的。希望你能够想明白这一点,有几个人生决定不应该糊涂,一时间让你可能从赢家变成输家,房子未来还有没有升值的空间,如果判断是否,最好就不要出手了,踏踏实实租房,循环复利的理财,许给你的自由远远大于一纸70年长期租赁的契约还要自己爹妈半条命。
为你自己,再想想该不该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