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秒震动
这是我在简书的第一篇随笔。
先简要说说我与写作吧。我在小学的时候,对写作还算比较感兴趣,当时还以为自己写作很好,有以后想出书的愿望,现在想想,当时的这个愿望好二。小学毕业之后,发现自己其实要学的还很多,读的书少之又少,语文分也不高,渐渐就对语文没有很大信心了,渐渐淡化了写作。偶然看美剧的时候,看到了简书,写作的欲望又被调动了,自己最近也有些感悟,那就在这里练练笔吧。
大学是一个学校与社会的桥梁,我经历了小学,转学,中学,对学校有了11年的思维定势。老师,学生,成绩,作业,寒假,暑假,升学是这11年的关键词。也总是为这些烦恼。直到上了大学,我一下感受到了不同的气息,关键词增加了社会和关系,这是我从大学生活的细节中感觉到的。新鲜感增加的同时,也加入了新的烦恼,经常把一些事情放大放在心上,心很累,对于不太自信的我,大学可以说是一个让我成长的环境。
寒假放了有十多天了,还在为学业,生活琐事上心的我想出去走走,因为天津比较近才争取到了去天津玩的的机会,昨天中午刚回京,在晚饭时间跟爸妈说着天津的乐趣。
当我在盛第二碗饭的时候,突然妈说:“哟,刚才哪里震了一下。”我并没有很惊讶,甚至不想理睬,因为妈总是一惊一乍的。这时坐在沙发上的爸说:“我也感觉到了,应该是哪里地震了。”地震?一个我总听说却从未经历过的东西,一个与生命挂钩的灾难,没想到我也会经历吗。这时候爸妈也都安静了,空气感觉都凝固了,电视节目发出的声音仿佛也在另一个世界,我看到电视左右摇晃,慢慢地才变得稳定了。最敏感的时间应该三秒左右。
“刚才应该是哪里地震了,波及到这里了”爸说。妈说:“嗯,一会应该就有报道了。”爸爸继续看着电视,妈妈也继续看着手机,看看朋友圈里大家的感受。
而我,怔在那里,这就完了?就完了?刚刚经历了地震啊?!我心里有一大堆话要说,来说出我的恐慌,虽然我知道只是波及到北京,但我的心就像震源一样,久久不能平静。
“您二位怎么如此淡定啊?”
“你没经历过地震,”爸说“现在建筑很能抗,如果地震了,找三角区域保护自己” 尽管我知道要在灾难面前要理性,可刚才的三秒震动就已经把我吓破胆了,可能你会说我胆子小,嗯,我胆子确实也不大。我是觉得,旅游的乐趣,比较稳定的生活,晚饭的享用突然变成了生死的话题,我是一下消化不了着巨大的反差,瞬间脑补地震造成的不好影响,坍塌,伤亡,离别.....明知自己想的有点多,可人对于未知或不了解的东西就是喜欢想象,我没有经历过地震,只是在电视上看到或是听周围人说到过,当我真正看到自家电视左右摇晃的那一刻,我突然觉得:人,好渺小。
大学上了三年,觉得自己稍微成熟了一点,有人可能经历了人事变迁后一下变成熟的,我可能属于那种慢热型,慢慢成长的。人对于大自然是渺小的,看来对于一些事不必太过于迁就,有时候太具目的性地做事,反而会做不好,甚至达到相反效果,所以适当放下一些盔甲,坦然面对人和事,就会轻松一些。
说到这里很惭愧,因为我自己还没有做到,所以慢慢来吧。
写这篇随笔也算是给自己看的,就是一点感悟,希望和朋友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