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我成为你(初稿)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妈妈,是一个称呼,是一个身份,是一段人生,是一种经历,是一类人群,却唯独不是她自己,”赧妃一顿,缓缓继续说,“我从来不理解我的妈妈,不明白她为什么总是食古不化,明明大家都是从少女过来的,为什么她要这样子为难我?直到有一天我也成为了妈妈,我才开始逐渐理解了她。”
回想起从小到大,妈妈好像从来都不太待见赧妃,但是又能感觉到爱,很奇怪对吧,赧妃也觉得很奇怪。她很不喜欢爷爷奶奶,甚至不理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能和自己的爷爷奶奶亲近,因为爷爷奶奶一过来,她就只会被爸爸狠狠揍一顿,可是哪怕她成为了妈妈,也没有说收到爷爷奶奶的一块水果,一粒糖,他们来一次,赧妃所能收获的只有责骂和棍棒,是的,哪怕大了,依旧逃不过这个命运。但是,孩子嘛总是犯倔,你越让我问我越不问,你打我我也不问,所以就导致了恶性循环,越不问越被打,越被打越不问,没反目成仇都算孩子心理素质过硬了。
可能是一直的生存环境所迫,家里始终是不富裕的,所以赧妃也没有说能过上很好的生活,但为了反抗早日走出这个家,她也很是叛逆,假期总是很少待在家里。而当赧妃真正成为母亲后,她才惊觉自己曾经对妈妈的理解是多么浅薄。
无数个深夜,当她独自哄着哭闹的孩子入睡,那些曾经被她忽视的妈妈的付出,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她开始回忆起妈妈那些看似“食古不化”的举动,或许那是妈妈在生活重压下试图坚守的东西。
妈妈作为糖厂工人,本有着稳定的生活,却因糖厂不景气最终失业,仅保留编制。为了生计,不得不和父亲一起外出谋生。四处奔波的日子里,他们买过甘蔗,卖过菜籽,最后开起了补鞋摊。
记得小时候,每次妈妈去卖甘蔗回来,总是疲惫不堪,但她总会把最大最甜的甘蔗留给赧妃。那清甜的汁水顺着喉咙流下,也流进了赧妃的心里,可那时的她却从未认真体会过妈妈的这份心意。卖菜籽的时节,妈妈天不亮就出门,晚上很晚才回来,满身的菜籽味,却还不忘笑着问赧妃今天过得怎么样。而开补鞋摊的日子,妈妈总是弓着背,一针一线地缝补着鞋子,粗糙的双手布满老茧。赧妃却常常因为妈妈不能像其他同学的家长那样有时间陪伴自己而心生埋怨。
赧妃小时候不爱读书,辗转几个学校后去读了中专。在初中时,她就因青春期的反抗和萌动与海谈起了恋爱,一谈就是十几年,一直到工作。她和家里斗争多年,弟弟也被她收买守口如瓶,最后以奉子成婚为借口走到了一起。
只是后来父亲出轨,这如同一道晴天霹雳,给了她沉重打击,让她不再相信感情,认为不背叛只是因为加码和诱惑还不够。那段日子,她整日沉浸在痛苦和自我怀疑中,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敌意。她看到妈妈欲言又止的样子,却倔强地扭过头去,不愿接受妈妈那无声的安慰。
而弟弟赧諵,总是坚持自己的想法,不按母亲的安排走。这让赧妃很不理解,她觉得弟弟应该像自己曾经期望的那样,好好养活自己,照顾好身体。
有一次,赧諵告诉妈妈自己想要去学写作,以后想从事与文字相关的工作。妈妈听后,眉头紧锁,耐心地劝说道:“写作能当饭吃吗?你还是找个稳定的工作,踏实过日子。”赧諵却坚定地反驳:“我喜欢写作,我相信自己能在这方面有所成就。”赧妃在一旁听着,心中有些烦躁,觉得弟弟太不懂事,放着安稳的路不走。她忍不住说道:“你就不能听妈妈的话吗?非得折腾,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可赧諵依然坚持自己的选择,这让赧妃和妈妈之间为此产生了不少矛盾。
可当她看到弟弟为了自己的理想努力拼搏时,她又不禁想起自己年轻时的倔强。弟弟报名参加各种写作比赛,没日没夜地练习,家里堆满了他写的文章草稿,垃圾筐里也总是填满了揉起来的纸团。。有一次,弟弟参加一个重要的写作比赛,为了准备作品,连续几天都没有好好睡觉。赧妃看着弟弟布满血丝的双眼,心中有些心疼,也有些感慨。她想起自己曾经为了和海的感情,不顾一切地和家里对抗,那时的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执着呢?
如今,赧妃看着自己的孩子,就像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她开始明白妈妈当年的不易,那些看似严厉的管教,其实是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孩子未来的担忧。她也开始反思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是不是也在不经意间给孩子带来了压力和困扰。
她想起妈妈在艰难生活中努力维持家庭的样子,想起妈妈为了让她和弟弟吃饱穿暖所付出的一切。有一年冬天,家里实在没钱给她买新棉衣,妈妈就用自己粗糙的双手,一针一线地为她缝了一件棉袄。当她穿上那件棉袄,虽然款式老旧,却无比温暖。那一刻,她感受到了妈妈深深的爱,可那时她却觉得妈妈给她的不够漂亮。
她决定改变自己,不再像曾经那样对待孩子,她要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让他们在一个温暖、宽容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她想找个机会,和妈妈好好聊聊,告诉妈妈这些年她终于懂了妈妈的苦心。她也想和弟弟好好谈谈,尊重他的选择,不再强行干涉他的生活。她知道,人生就像一场接力赛,长辈们把接力棒交给下一代,不是为了束缚,而是为了让他们能更好地奔跑。她要让自己的孩子,在面对未来的人生时,能少一些无奈和挣扎,多一些自由和温暖。
从此,赧妃努力扮演好母亲的角色,用自己的方式去爱孩子、支持孩子,努力打破曾经家庭中的恶性循环,让爱与理解在家庭中传递下去,不再让那些遗憾和伤痛继续延续。她会在孩子取得进步时,给予真诚的赞美;在孩子遇到挫折时,耐心地倾听和鼓励。她希望孩子能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也希望这份爱能像妈妈曾经给予她的那样,绵延不绝,温暖每一个家人的心。
(PS:很抱歉,怎么写都觉得不够饱满,一直拖到现在,还会进行细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