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技巧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人文社科

新手课丨写作中的“十三反”

2018-01-27  本文已影响719人  图特亚斯坦
FOR  NEWCOMERS

写文章当然有套路,我们必须摸清写作的套路。

但摸清套路不是为了照搬套路,而是为了避开它。写作者们曾经孜孜以求的就是写出与众不同的文章。但是当他们过分关注阅读量以后,其中一大部分人放弃了写作的初衷。考虑到我国的基本国情,的确有足够的人口支撑起无数爆款垃圾,也的确有足够的人口对垃圾缺乏免疫力。爆文不会成为“全民公敌”,因为正是我们主动缴的械,支援着敌人屠杀我们。

一篇没有新意的文章只能算是“习作”,甚至连应用文都算不上。应用文至少能应用,套路文能用来干嘛?它只是在这个匆忙而焦虑的时代里应运而生。只有当这个时代远去,它才会消失。但是国情又决定了我们无法太容易地转身。虽然新时代的理论说:两三年后会全面建成小康。但是新时代的理论所依据的德意志哲学原理又说:社会意识相对独立于社会存在。

好在不管处于哪个时代,严肃写作的基本精神一直未变。追求雅淡,追求新奇,追求传神,能够自圆其说。水平的高低也仅仅在于写得多雅,多奇,多真,多圆。这四者之间应该达到一种理想的平衡,是否能够把握这一平衡,是新手与文狐之间的区别。片面强调其中一二者,是新手们常见的问题。但这不能算是错误,成熟总是从不成熟而来的。

下面将罗列13个新手写作中有较大可能会触及的硬伤,以“十三反”来概括。

1. 反重复

同一篇目中大量重复某一个词是第一种硬伤。当你写一篇名叫《母亲》的文章时,你可能不能避免大量使用“妈妈”、“母亲”等词语。这种重复问题不大,但是能替换还是尽量替换。

比较碍眼的重复,是指那些没有必要重复的词。例如形容词、动词、关联词。一整篇到处都是“其实”、“因为”、“所以”、“但是”,不单显得刻板,且文气不畅。就算在议论文中,也尽可能减少关联词重复,多作一些基本的替换。如“所以”可以替换为“因此”、“故”、“故而”、“遂”、“于是”等;“但是”可以替换为“然而”、“可是”、“但”、“可”、“不过”之类;“因为”可以替换为“由于”、“出于...的原因”、“鉴于”等等。

当然,形容词的重复才是最不应该的。形容词本来就是为了使文字显得丰富,反复使用那还叫形容词吗?

2. 反“搞”

动词多样原本是中文的一大特色,可是当代中文的使用,最大的毛病恰恰就是动词单一化。

比如说“感恩”。在“爱”和“喜欢”被彻底用滥了以后,“感恩”一词成了大家的新宠。什么都可以感恩,感恩平台、感恩文友、感恩祖国、感恩自己、感恩日更、感恩这一年,无处不“感恩”。

再者就是“创新”。十年二十年前,大家觉得“创新”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不过没关系,国人有祖传的精神胜利法,只要把一个词用滥用泛,什么都不是事儿。如今一句话换个表述就叫做“理论创新”。原来办一件事走10个程序,现在走9个,就叫做“体制创新”。当“创新”成了一种潮流以后,创新已然不是创新。

而被应用于一切口语的这个“搞”字,简直就是中国文字里的一朵奇葩。对象可以“搞”,革命可以“搞”,公司可以“搞”,男女关系可以“搞”,不管什么都可以“搞”,连数字也可以“搞”,比如“搞三搞四”。这个“搞”字的问题还不止在单调,它还非常粗鄙。可是,当我们想不出用什么动词时,会毫不犹豫地用它。口头里这么讲,文章也就这么写。

3. 反引用

引用有三个作用。第一是增强说服力;第二是展现作者的阅读面;第三是凑字数。

不过大多数引用都是无效引用。问题有四个:

第一,引用别人用滥的名言警句,只会显示作者缺乏独立思考的自觉性;

第二,经常有作者对所引用的内容理解错误,造成引据失当;

第三,缺少对引用内容之原典的考证,二次引用,造成断章取义;

第四,引用者与读者对同一段话认知不对称,前者了解引用内容的上下文,而后者不了解,反而造成理解障碍。

引用容易暴露引用人的无知。引用内容太少,读者看不明白,引用太多,又有凑字数之嫌疑。所以应少用,慎用。

4. 反文白混杂

写文章出现一些文言字词句,是正常现象。但不必太刻意。没必要的文言句子使用过多,文人气太重,显得迂。

撰文时任何遣词造句,都会向读者传递某种信息。多使用文言字句,给人的就是你爱读点古书,爱好古典诗词之类的印象。但这种印象是否对你文章的表达和表现有所助益,就很难说。换句话讲,有些作者爱用文言字词,纯粹是“自嗨”,却在自娱中造成文章整体风格失矩。

文言可以作为点缀适当穿插进文章里,会形成一种“涩”、“古奥”的风格。但是如果你的文章以大白话口头语为基调,又非要加进文言字词,那就简直不伦不类了。

5. 反“一逗到底”

虽然并不是非要写短句不可,但一个句子也绝不应过长。你要想想,假设你的文章有幸被人拿来朗诵,朗读者是得多辛苦才能将它念完。

忘了使用句号和忘了使用逗号都是毛病。有些人正是另一种极端,该用逗号的地方全部是句号,故作深沉。

6. 反手法重复

一切手法皆形式。形式的东西最容易过时,就好比一个笑话不能讲两遍。在一篇文章里重复使用某种手法,看第一遍,耳目一新;又来一遍,似曾相识;再来一遍,就是黔驴技穷了。

7. 反开篇人物介绍

虽然有一种写作方法叫“开门见山”,不过又有一种写作理念叫“文似看山不喜平”。在我担任短篇小说专题审稿员那段时间,看过无数稿件都是一上来就进行人物介绍——XXX,25岁,公司职员,——XXX,18岁,富二代。

这些文章都是小说,小说是最讲求新意的文体之一。人物介绍式的起笔,毫无吸引力,这就意味着作者缺乏足够的创造精神,使读者对下文也失去兴趣。

8.  反说教

只有干货文才可以说教,其他文类一般不说教。干货文中,作者以“行家”的身份,诲人不倦,说教的语气在所难免。但是像小说、散文、诗歌等,这些都是绝对不能说教的。而像议论文、杂文之类的文体,也应尽量依凭可靠的事实理据,减少说教成分。

诗人济慈说得好:“我们不相信那些显然在为我们设计人生的文学。”太急切想要改变他人的观点,就跟养蛙一样,母爱的光辉过于炽烈,你家崽很可能一去不回的哦。

9. 反网文体

网文体本身就是一种喜闻乐见的重复。包括大量自嘲、他嘲、咆哮体等等,在网络书写的过程中形成的固定俚语。就像流行歌手一首歌反复唱就能反复圈钱。网文体也是在反复使用过程中传播和接受。

部分网文体虽然不规范,但不可谓不生动活泼。只不过再有表现力的东西大量使用也会腻味,它的生命力有限,而最重要的是缺乏技术含量。不管你认为写作是一门技术抑或艺术,它始终追求那些最有技术含量的元素。这些元素你可以通过天赋领悟,也可以通过苦练获得,但绝不是在各大贴吧论坛里逛一逛便能速成。

10. 反以图废文

我不反对在文章里加插图片。但是图片最好不至于限制读者的想象力。文学文字有其存在的独立性,文字的独立性和自足性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学性”。如果你所加的图片使作者对人物或环境的细致描写成为多余,那么这幅图片绝对是不该添加的。因为读者看图就行了,何必看你的文章呢?

11. 反“意识流”

文学术语中,有两个词经常遭人误解。

一个是散文。散文不是真的“散”,只是相对于小说而言。

一个是意识流。意识流是一个严肃的小说流派,不是随心乱写就成了“意识流”。您那是“无意识流”,不是意识流。

12. 反用力过猛

新手文章最最常见的硬伤就是用力过猛。不是力气大的人都会武功,武术是学习如何控制和使用自己的力量。文学也是一样的道理,大力未必出奇迹。

有些作者写一个人坏,就把一切贬义词都用到他身上。有些人想要营造气势,就非电闪雷鸣不可。关于这一方面,我举个古典笑话给大家听听。

李白有首家喻户晓的诗,叫《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历来为诗评家们称道。苏轼当然也写过诗评,他就曾以一首诗评价李白这首《望庐山瀑布》:“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为徐凝洗恶诗。”

“谪仙”指的是李白。诗里还提及另一个人,叫徐凝,此人也是中唐时期一位颇有名气的诗人。那么他到底写了什么,以至于被东坡说成是“恶诗”呢?我们来看看他这首《庐山瀑布》: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按说这诗写得并不算差,像“落泉”、“入江”、“界破”等用词都很形象有力。但是一跟李白比就立马成了小学生。又是“虚空”、又是“千仞”,动不动就“雷奔”、“白练飞”。李白只不过就是轻轻巧巧地一“挂”一“飞”一“下”,最后再来个似有若无的“疑”。两诗一比,高下立判。徐凝诗连吃奶的力都用上了,虽是作诗需要点艺术夸张吧,但写个庐山瀑布,至于把牛皮吹得这么大吗?

13. 反教条主义

把“反教条”放在最后,是因为前面说的十二条,读者应该灵活变通,一旦当作圣经和纪律,也就成了教条主义。不管什么写作技巧,都是为具体的一篇文章服务的,除了法律和道德,没有什么是绝对不能触犯的。

“触犯”需要有语境和技巧,最典型的是用于“仿讽”,也就是通过刻意模仿蹩脚的格式来反对它。另外,某些具体的文本中,也可以无视上述的部分规定,以达到特殊的表现效果。写文章讲究的是规矩中有变化,自由中求法度,切勿单方向使力,切勿走极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