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要做一个“中国式好人” | 伸开双臂,如果你还想被拥抱的话
灵性写作 如实生活
对别人好,可以赢得认可与尊重。
但若想赢得亲密,只有一条路——真实和敞开。
生着病的这些天,我在做什么?
读武志红的《巨婴国》,里头有一个定义特别吸引我——“中国式好人”。
为什么“中国式好人”要加引号?
因为真正的好,是在一段关系里,我们都不会被抹灭存在感。我爱你是因我有丰沛的爱、并且我真的不需要你的回报,而你真回报时我也坦然笑纳。那么“中国式好人”呢?他们的好是讨好,而讨好,是为了给你存在感,我可以抹灭自己存在的需要。可最要命的是,讨好者的确看似不寻求物质与利益上的回报,但他们其实要一个很大很重要的回报——尊重我、爱我、关注我、亲近我。因此,讨好行为往往伴随着很深的自卑与恐惧。
但讨好,本质上是一种防御,一道墙,所以反而将讨好者与他人隔离开,于是讨好者发现自己简直付出了一切,却什么都没得到,那时就会怨气生出。越是超级好人,他们的怨气越是可怕。
以下对“中国式好人”的内容做部分摘选和整理,以供参考。
01. “中国式好人”是如何炼成的
从母婴关系说起,心理创伤分为3大类——
被抛弃创伤:主要是3岁前,孩子最需要妈妈时,而妈妈经常不在他身边,或者在他身边也看不到他。
被吞没创伤:从1岁半开始,孩子特别需要自由与独立,但妈妈与其他大人却要孩子听他们的话,于是孩子有了被吞没的感觉。
俄狄浦斯情结:即恋父恋母情结。从3岁开始,孩子有性能量开始喷涌而出,而且性能量是指向异性父母的,并要与同性父母竞争。这方面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孩子有严重的性羞耻感。具体表现就是,所有的需要都是不好的,特别是性需要是最坏的。
每个生命都有一个很深切的需要——他的自我,要以他的感觉为中心而构建,但中国文化的每一个层次都强调说,你自己是没有任何存在价值的,你的价值就在于对别人好上。这种无所不在的文化基因,让我们每个人在生命的每一阶段都会耳濡目染地认为,自己的价值就在于对别人,特别是家人好上。
好人,通常是阉割了自己需要的人。他们会严重委屈自己,他们对别人越是好,他们对自己就越是委屈。他们认为,需要和欲望,都是罪恶。不过,这都是潜意识中的强迫行为。
当好人只是自己一个人时,他们的欲望和需求可以降到非常低的水准上,他们对任何享受似乎都不热衷。而一旦和另一个人构建了关系,譬如伴侣,譬如孩子,甚至朋友,他们的雷达就会不断搜索,对方的需要是什么,然后围着对方的需要转,尽可能给予对方满足。
所以,讨好型人格,在欧美,是自我发展不良的产物,而在中国,却是文化的必然产物。
02. “中国式好人”最失败的地方是伴侣关系
“中国式好人”总的特点是:最爱付出,口头上会说,不要回报。很多人不是说说,而是真的认为自己不需要回报。只是他们的付出没有热情与温度,缺乏感染力。他们的心是关闭的,这也导致,他们的世界容易是关闭的。
他们的好,很容易在社会上获得成功。不过,他们的好,却在家庭中很容易遭受挫折。譬如,他们对孩子好,帮孩子包办一切,对孩子的任何需要和任何挫折都非常敏感,试着去帮孩子解决一切问题。但是,孩子却容易不买他的账。
其中原因很简单,他们尽管是在过度付出,但其实感觉不到孩子的真实存在,所以他们付出,是付出给一个想象中的孩子,而这常常是他们自己内心那个童年因为缺乏爱而有匮乏感的孩子。
而他们真实的孩子,则会感觉到被强加,甚至会有被绑架被勒索的感觉。勒索什么?
勒索认可与服从。并且,面对一个超级付出的父母,孩子会有巨大的内疚,这也是他们想逃离好人父母,和父母对着干、甚至自毁的重要原因。
好人藏着一个逻辑是:我为你付出了一切,你要爱我。这种对爱的渴求,自然是在伴侣关系中达到顶峰。可是,伴侣关系的根本逻辑是亲密。
亲密,只能是通过真实和敞开而达到,而付出却没有这个功效。
并且,好人的好,其实还藏着一个根本性的防御:真实的我,是坏的,是没有人爱的,我若想得到爱,就必须摒弃真实的自己,而成为一个好人。因此这个好人,是虚假的。面对一个虚假的人,我们没有办法生出爱与亲密。
好人在中国如此普遍,也是中国的伴侣关系质量普遍这么差的原因之一。
03. 怕麻烦人,“中国式好人”的另一个古怪逻辑
很多人怕麻烦别人,但是,不麻烦彼此,关系也就无从建立。有这种麻烦哲学的人,难以发出对关系的渴望,势必会退回到孤独中。其实,将关系中的动力,视为麻烦,这本身意味着,一个人在关系中经历过很深很深的失望,于是他知道,自己伸向别人的手,是不受欢迎的,所以这叫麻烦别人。
印象中“怕麻烦”最深的典型,就是我自己。所以在过往的人际交往中,我始终抱持疏离、独立的态度。因为觉得一旦麻烦了别人,或者接受了他人的帮助,就是欠了别人什么,完全没想过坦然接受,对对方而言也是一种满足和全然的接纳。
回到原生家庭。深度的怕麻烦哲学,必然是在生命早期,在家中就建立的。
正常的情形是,如父母心中有爱意和热情,他们会带着欢喜去满足孩子,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带着自信和一点理直气壮劲去要帮助要爱。既然父母都喜欢这样做,那自然就不是对父母的侵扰了。
但如父母并不热情,对孩子的好,都是努力做出来的,那么孩子即便事实上被满足了,仍会觉得像是伤害了父母一样,于是产生愧疚,以后尽可能地不去给父母添麻烦,由此形成怕麻烦哲学。
中国式养育中,希望孩子懂事,希望孩子不要给大人添麻烦,可是,如果你真想养一个健康有活力的孩子,你需要知道,懂事、怕麻烦常来自绝望,而且总与孤独相伴。
正面状态的孩子,大约就像网友elleceeen在武志红微博上留言的那样:
我小侄女会理直气壮地要爱,生气了就要你哄,发脾气也要你哄才会好,到现在6岁了,还是会要你抱抱她夸夸她,毫不掩饰对你的依赖和需要,所以大家对她的爱好像也会多点。她像小太阳一样,永远热情和快乐。
相反的故事则来自另一网友“莫呼洛迦的青蛇”:
我1岁就被送到托儿所,在那里过得并不好,我妈很引以为傲地说,我2岁左右就会乖乖坐在楼梯上喝中药,从不让她费心。其实我不是不怕喝苦药,只是不敢让妈妈费心。我怕妈妈不要我,怕我会一直待在托儿所里。不是我想乖,是不敢不乖。现在长大了,和妈一直不亲,和人也很难保持亲密关系,很痛苦。
封闭自我的人,其实是在封闭两个东西——锁住自己内在的魔鬼,同时也切断外在魔鬼对自己的攻击。并且,这个外在魔鬼,也是内在魔鬼向外的投射。
所以,欲望、声音、愤怒、喜悦、爱、恨、高峰体验、歇斯底里……这些其实都是一回事,都是热情。 所以,关键是要把热情活出来。先是黑色热情流出,被拥抱后,你会发现原来这就是生命力!而后去爱就不再容易觉得是付出。
热情流动起来后,你才能享受到,人与人之间热情流动的感觉多美好,这时你会体验到,谁付出谁索取,谁对谁错,都没那么重要。
嘉姐结语:
在心理学相关的文献和案例中,我们会反反复复地提及“原生家庭”,也会把很多人格障碍、心理问题归因于原生家庭,这是客观存在的因果联系。不要回过头去责问父母,他们有自己还没意识到的问题,或者需要保护的核心自我,因此,很少很少父母会回过头承认自己的养育方式不当,即便那都是无心之失。
世上并没有十全十美的原生家庭存在。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追溯心理问题的源头,承认事实的存在。
当你看到问题的源头,不压抑、不逃避,迎面接受,即便在某一刻,你被愤怒、憎恨、委屈深深包裹无力动弹,也仍要持有信念去坚持。这是焕然新生的前奏。
我的真实经历是,当承认自己很大一部分性格障碍来源于原生家庭时,真的完全被深深地怨恨和无力包围了,蜷缩在卫生间的一角痛哭流涕,不断用拳头敲砸大理石地面,要发泄无边的愤怒和委屈。恨,是真的恨,恨无端承受那么多伤痛。恨过以后,突然就释然和接纳了,并感到自己同样对所谓的人生负有巨大的责任,还有更远的路需要怀着热情去探索和抵达。
尤其是身为母亲之后,在和孩子的互动中,我也会觉察到自己有时会产生莫名其妙的负面情绪去伤害孩子的感受。而那些负面感受,实际上来自于我们童年不被善待的点滴经历。
我的做法是,不去苛求自己立刻改变,却又主动、有意识地去觉察和改善。我的能量和对生活的热情,真的有在一点一滴地回来。
希望,你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