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弱点》摘录
人性的弱点(摘录) [美]戴尔·卡耐基
批评不会改变事物,而且会招致愤恨。
尽量去了解别人,而不要用责骂的方式;尽量设身处地地去想——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比起批评责怪要有益、有趣得多,而且让人心生同情、忍耐和仁慈。
只有不够聪明的人才批评、指责和抱怨别人。
让我们尽量去了解别人,而不要用责骂的方式吧。
天底下只有一种方法可以使他人去做任何事——给他想要的东西。
爱默生说:“我见过的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是我的老师,因为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东西。”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忽略的美德之一便是赞赏他人。
对孩子们来说,父母的注意和赞赏是最令他们高兴的。
伤害别人不仅不能改变他们,更不能鼓舞他们。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任何能贡献出来的好与善,我们都应现在就去做。不要迟缓,不要怠慢,因为你就活这么一次。
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了解别人心里想什么的人,永远不用担心未来。
首先想到他人的需求。
一般人的心智使用率不超过10%,大部分人不太了解自己还有什么才能。
一个人总有一天会明白,嫉妒是无用的,而模仿他人无异于自杀。
不论发生什么事,永远保持自我本色。
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我们总得完成份内的事。
人并非生来就具有某些恶习和不良习惯,而是后天慢慢养成的。
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把你的桌面清理干净,只保留与目前工作有关的物品;按照事情的轻重程度去做;当你碰上问题,要马上解决,或作个决定,不要搁置一旁;学会如何组织、授权与督导。
放松自己吧,节省精力去作更重要的事。
坏习惯可以改正,好习惯也可以慢慢养成。
我们的疲劳往往不是由于工作而起,而是由于忧虑、挫折和不满等。
我们更需要的是精神、心智上的运动,以便促使我们付诸行动。每天不妨给自己说些鼓舞信心的话。
生命是由思想组成的。
不要对事情感到倦怠,而要使之充满乐趣。
我们的思想造就我们这个人。我们的态度决定我们的命运。思想决定一生。
你所认为的,并非是真正的你,反倒是你怎么想,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如果我们拥有勇气和平静的思想,我们就能坐在自己棺木上犹能欣赏风景,在饥寒交迫时犹能歌唱。
心灵是它自己的殿堂,它可成为地狱中的天堂,也可成为天堂中的地狱。
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给你带来平安。
我只希望能先统治我自己,控制自己的想法,克服自己的恐惧,控制我的心智与精神。
只要将一个人内心的态度由恐惧转变为奋斗,就能克服任何障碍。
活在今天。
想得开心,做得开心,你就真的会觉得开心。
即使我们没有办法爱我们的敌人,起码也应该多爱自己一点。我们不应该让敌人控制我们的心情、健康和容貌。
如果有个自私的人占了你的便宜,把他从你的朋友名单上除名,但千万不要想去报复。一旦你心存报复,对自己的伤害绝对比对别人的要大得多。
仇恨的怒火,将烧伤你自己。
我们可能不能神圣到去爱敌人,但为了我们自己的健康与快乐,最好能原谅他们并忘记他们,这样才是明智之举。
没有任何人能够侮辱我们或困扰我们,除非我们自己允许。
棍棒石头可以打断我的骨头,但言语休想动我分毫。
长远而论,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能将此长埋于心的人,就能不对人发怒、愤懑、诽谤、责难、攻击或怨恨。
不要指望别人感激你。
忘记感谢乃是人的天性。如果我们一直期望别人感恩,多半是自寻烦恼。
要追求真正的快乐,就必须抛弃别人会不会感激的念头,只享受付出的快乐。
与其担心他人会不会感恩,不如不予期待。
一个愤怒的人,浑身都是毒。
感恩是极有教养的产物,你不可能从一般人身上得到。
让我们不要忘了,要想有感恩的子女,只有自己先成为感恩的人。我们的所言所行都非常重要,在孩子面前千万不要诋毁别人的善意。
只要有足够的饮水和食物,你就不该再有任何抱怨。
算算你所拥有的资产,你一定会发现,即使给你世上所有的财富,你也不会出让现在你拥有的这些。
我们很少想我们所拥有的,却总是想自己缺失的。
能看到每件事情的最好一面,并养成一种习惯,这真是千金不换的珍宝。
人生有两样主要目标:第一,拥有你所向往的;第二,享受它们。只有最具智慧的人才能做到第二点。
你我不该惭愧么?我们一直生活在美妙的童话世界里,却瞎得什么都看不见,不知道珍惜享受。
算算你得到的恩惠,不要去清点烦恼。
优秀杰出的人不仅忍人所不能忍,而且乐于进行这种挑战。
如果我们灰心到看不出有任何转变的希望,这里有两个我们起码应该一试的理由,这两个理由保证我们试了只有更好,不会更坏。第一个理由:我们可能成功。第二个理由:即使未能成功,这种努力的本身已迫使我们向前看,而不是只有悔恨,它会驱除消极的想法,代之以积极的思想。它激发创造力,促使我们忙碌,也就没有时间与心情来为那些已过去的事情伤心了。
人生最重要的不只是运用你所拥有的,任何人都会这样做,真正重要的课题是如何从你的损失中获利,这才需要真智慧,也才显示出人的上智下愚。
许多病人医学上找不到任何病因,他们只是找不到生命的目标,而且自怜。
对别人好不是一种责任,而是一种享受。因为它能增进你的健康与快乐。你对别人好的时候,也就是对自己最好的时候。
人所企求的,只不过是希望自己被当作人对待。
赠人以玫瑰,手有余馨焉。
帮助别人过得更好,我们就应该立即行动,不要再浪费时间。人生这条道路,我只能经过一次。如果我能行任何善事——请让我现在就做,不要让我拖延,也不要让我轻视。因为我再也不能回到这条道路。
如果你被批评,请记住,那是因为批评你会给他一种满足感,这也说明你是有成就的,而且引人注意。
小人常为伟人的缺点和过失而得意。
只要相信自己做得对,就不要在意别人怎么说。
凡事尽力而为,然后避开他人的批评之箭。
即使有人骗了我们,出卖了我们,在背后捅了我们一刀,被最亲近的密友背叛,我们也不要坠入自怜的深渊。
即然无法避免不公的批评,起码我们可以做一些更重要的事情,也就是决定我们是否要受批评的干扰。
我们并非对所有的批评置之不理,而是仅仅忽略恶意的责难。
做你认为正确的事, 因为你反正会受到批评。你会因为做了某些事而被骂,也会因为什么都不做而被骂。结果都是一样的。
一般人常因他人的批评而愤怒,有智慧的人却想办法从中学习。
与其等待别人来攻击我们所做的工作,倒不如自己动手。
敌人对我们的看法比我们自己的观点可能更接近事实。
浪费时间、关心琐事及与人争论都是十分严重的错误。
记下自己干过的蠢事,提出自我批评。
凡不关心别人的人,必会在有生之年遭受重大的困难,并且大大伤害到其他人。也就是这种人导致了人类的种种错失。
对人关心是推销员必备的特质。
只有你真正关心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注意、帮忙和合作。如果我们想结交朋友,就要先为别人做些事情——那些需要花费时间、精力、体贴、奉献才能做到的事。
真诚地关心别人。
世上人大都在寻求快乐,但只有一个确实有效的方法,那就是控制你的思想。快乐不在乎外界的情况,而是依靠内心的情况。
人格中一种最可爱的因素,就是那令人倾心的微笑。
行为胜于言论,对人微笑就是向他人表明,“我喜欢你,你使我快乐,我喜欢见你。”
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如果不高兴去做,是很少成功的。
不讲我要什么,而是要看别人的观点是什么。
千万别忘记他人的姓名。
一种最简单、最明显、最重要的获得好感的办法,那就是记住人的姓名,使他人感觉对于别人很重要。
记住他人姓名并很容易地呼出,你便是对他有了巧妙而很有效的恭维。
始终挑剔的人,甚至最激烈的批评者,常会在一个有忍耐和同情心的静听者面前软化降服。
所以如果你希望成为一个善于谈话的人,那就先做一个注意静听的人。
静听是我们对任何人的一种最好的恭维。
关于成功的商业交往,没有什么神秘——专心注意对你讲话的人极为重要。没有别的东西会使你如此开心。
许多人不能让他人对自己产生好印象,因为他们不注意静听。
能静听的能力,好像比任何其它的好性格都少见。
如果你想让别人喜欢你,如果你想让他人对你产生兴趣,你必须注意的一点是:谈论别人感兴趣的话题。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之所以会出现交际的障碍,就是因为他们不懂得或者忘记了一个重要原则——让他人感到自己重要。
如果我们真是这么自私,一旦没有从他人身上得好好处,就不对他人表示一点赞赏或表达一点真诚的感谢——如果我们的灵魂比野生的酸苹果大不了多少,那么我们的心灵会变得多么贫乏。
人类行为有个极为重要的法则,这一法则就是时时让别人感到重要。
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
你要别人怎样待你,你就得先怎样待别人。
真诚慷慨地赞美他人。
这是一个未加任何渲染的事实:差不多你所遇见的每一个人都自以为在某些地方比你优秀。所以,要打动他们内心的最好方法,就是巧妙地表现你衷心地认为他们很重要。
同人们谈谈他们自己,他们会愿意讲上好几个钟头。
天底下只有一种方法能得到辩论的最大利益——那就是避免辩论。
凡快意成功的人,不能费时于个人成见,更不能费时于承受结果,包括无法控制自己的脾气,丧失自制。你不能过分显示你自己……与其为争路权被狗咬,不如给狗让路。即使将狗杀死,也不能治好受伤的伤口。
如果你不能保证自己的判断55%是正确的,那么又如何能指责别人常常犯错误的呢?
你不能教人什么,你只能帮助他们去发现。
事情要不知不觉地提出来,就像被人遗忘一样。
要比别人聪明,但不要让他们知道。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不知道什么。
你永远不会因为认错而引来麻烦。
能了解别人的想法,能获益很大。
我们很少要自己去了解陈述者话中的真正含义。
对别人的意见表示尊重,千万别说:“你错了”。
用争夺的方式,你永远得不到满足。但用让步的方法,你可能得到的比期望的更多。
当我们是对的时候,我们要温和地、巧妙地去得到人们对我们的同意;当我们是错的时候——如果我们对自己诚实,我们要当即真诚地承认我们的错误。
如果你错了,就迅速而真诚地承认。
我们都应意识到,人的思想不易改变。你不能强迫他们同意你,但你完全有可能引导他们,只要你温和友善。
你想赢得人心,首先要让他人相信你是最真诚的朋友。
温和友善永远强过激烈与狂暴。
当你与别人交谈时,不要先讨论你不同意的事,要先强调,而且不停地强调你所同意的事。
懂得说话技巧的人,一开始就得到许多“是”的答案。
如果你不同意他人的意见,你或许想阻止他,但最好不要这样,这样做没有什么效果。
如果你要树敌人,就胜过你的朋友;但如果你要得到朋友,那就让你的朋友胜过你。
很多人为了让别人的意见同自己保持一致,他们往往采用了一种错误的策略:说话太多。
要忍耐一点,用一颗开放之心听取他人讲话,并诚恳鼓励他完全发表他的意见。
当我们的朋友胜过我们时,他们获得了一种自重感;但当我们胜过他们时,他们会产生一种自卑感,并引起猜疑与嫉妒。
你有些朋友恐怕从你的困难中比从你的胜利中得到的满意更多。所以不要时时向他人夸大自己的成就,我们要谦逊,这样永远能使人喜欢。
让对方多说话。
没有人喜欢接受推销,或被人强迫去做一件事情。我们都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购买东西,或照自己的意思行动,我们喜欢别人征询我们的愿望、需求和意见。
生活中有时会发生这种情形:对方或许完全错了,但他仍然不以为然,在这种情况下,不要指责他人,因为这是愚人的做法。你应该了解他,而只有聪明、宽容、特殊的人才会这样去做。
对方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思想和行为,其中自有一定的原因。探寻出其中隐藏的原因来,你便得到了了解他人行动或人格的钥匙。而要找到这种钥匙,就必须诚实地把自己放在他的地位上。
真诚尽力地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
人类普遍地追求同情。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把自己理想化,都喜欢为自己行为的动机赋予一种良好的解释。
激发他人去产生一种高尚的动机。
要做成事的办法,是激起竞争,不是勾心斗角的竞争,而是相互取胜的欲望。
如果你想说服他人,应该首先从称赞与真诚地欣赏开始。
间接提出别人的错误,要比直接说出口来得温和,且不会引起别人的强烈反感。
不要总是责怪他人。在指责别人之前,先想想自己的错误。
不教他人做什么,而让他人自己去做,自己在错误中学习。这种办法容易让一个人改正错误,保持个人的尊严,给他一种自重感,他就会与你保持合作而不是背叛。
无礼的命令只会导致长久的怨仇,即使这个命令可以用来改正他人明显的错误。
保留他人的面子,这是一个何等重要的问题!而我们却很少考虑到这个问题。
纵使一个人犯错,而我们是对的,如果没有为别人保留面子,就会毁了一个人。
与我们本来应有的成就相比较,我们不过是半醒着。
给人一个美名,并使之努力保全。
如果你告诉自己的孩子、丈夫或他人,他在某件事上真是愚笨,他对某事没有天赋,或者他做的都错了,那么你就差不多消除了他要做出改进的各种努力。
宽容他人,鼓励他人,使事情好像容易去做,使对方知道你相信他有能力去做,他对这事有尚未发掘的才干,他为了要争胜就会日夜练习。
鼓励的办法更易使人改正错误。
永远使对方乐于做你所提议的事。
获得权威,这是人类的一种天性。
要想赢得女人的心,并愿意永远不辞辛劳地取悦自己,最好、最有用、也最不会失败的方法,便是时时全心全意地感谢她,赞美她。
切勿喋喋不休。
不要试图改造你的配偶。
与人交往,第一件应学的事情就是不要干涉他们自己快乐的特殊方法,如果那些方法不激烈地与我们相冲突的话。
不要批评你的丈夫或妻子。
细琐的事情是多数婚姻不幸的根源。
无礼,这是侵蚀爱情的祸水。
婚姻幸福美满的普通人,比幽居的天才快乐的多。
一个人成熟的第一步应该是敢于承担责任。我们生活于世,就要面对生命中的许多责任。
自古以来人们就普遍存在着一种诿过于人的不良倾向。
那为什么有如此多的人都喜欢诿过于人呢?细想一下也不奇怪,因为责怪别人比自己担负起责任肯定要容易得多。想想你自己,你是否经常责怪父母、老板、师长、丈夫、妻子或儿女?我们甚至会责怪先祖、政府以及整个社会,甚至责怪自己不应该来到人世。
过错并非是由于我们所属的星辰,而是我们有一种听命的习惯。
把人的生活变得更美好才是,而不是沉溺在自怜的深渊。
对于喜欢规避责任的人来说,困难是最好的挡箭牌。
一个真正成熟的人会想办法克服困难,而不是找借口去规避困难。
重新评估自己的能力和经验,然后把构想付诸行动。
人们时常抱怨自己的环境不利,因此使他们没有什么成就。我是不相信这种说法的。假如你得不到所要的环境,可以制造出一个来呀。
不要在乎困难,也许它是一种幸运的开始。
要想摆脱不幸的阴影,最好的一种方法是提升我们自己去帮助别人。
不幸遭遇并非就是世界末日,有时候,它还是促使我们采取行动的催化剂,对改善状况大有必要。
生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幸福之旅,而是时时摆动在幸与不幸、沉与浮、光明与黑暗之间的模式里。
人的性质会因为轰轰烈烈地与不幸奋斗而变得更深沉、更多彩,也更丰富。它会让我们挖掘出深藏在人性深处的资质。这些能力和资源都一直埋藏在人性深处,直到必要时才会苏醒过来,为我们所用。
要采取行动以抵制困境。只有对抗,才能结束困境。
我们必须信仰某些事物。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就此信仰去采取行动,一切仍然无用。只有信心而没有作为,是无济于事的。
人不是因为没有信心而跌倒,只是因为不能将信念化为行动,并且不顾一切坚持到底。
我们需要的是采取行动,而不是浪费时间去感叹自己的不幸遭遇。
成熟必须靠学习得来,而且通常必须经过心瘁的苦难才能学到。
除非我们以信仰为基础,然后付诸行能,否则任何道理原则都没有什么用处。
假如一个人不能在小事上表现诚实,则在有机会获得更大利益的时候,就更不会感到犹豫了。
我们的信念往往借行动表现出来。
只有行为才算数。如果我们不能遵行,则任何哲学理论叫得喧天价响,对我们也没有丝毫益处。
我们一旦有了坚定的信仰,就应当付诸行动。
每个人的生活遭遇都是独一无二的。尽管构成人体的基本因素相同,但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很奇妙地自成一格,绝不与人雷同。
心灵的成熟过程,是持续不断地自我发现、自我探寻的过程。除非我们先了解自己,否则我们很难去了解别人。
兴奋的品质是我们工作能否成功的极重要因素,因为情绪的动力是促成我们向前进的力量。
我们常认为是一个没有阶级歧视的国家,却到处充满了阶级歧视。
我们现在对于自己的独特性越来越没有概念,甚至不敢思想或采取与他人不同的行动。
在内心深处我们仍知道并希望能与他人区分。
每天抽出时间独处,以进一步认识自己。
要打破习惯的束缚。
成熟的人会适度地忍耐自己,正如他适度地忍耐别人一样。他不会因自己的一些弱点而感到活得很痛苦。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我们往往以物质上的成就来衡量人的价值。再加上名望的追求、枯燥乏味的工作,处处都使我们的灵魂容易生病。
我们很少人有勇气独树一帜,或很清楚明了自己究竟是拥护什么主张。
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可以在生活中表现出来。这种作用必须依着自己的个性表现出来,而不是模仿他人。
自我认同的第一步,是不再用别人的标准来评判自己,而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一套价值观点,然后开始作为生活的依据。必须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不要常常批判自己。
适度的自我批评是有益的,健康的,对自我求进步极有必要,但若超过一定程度,则会影响我们的积极行为。
我们的心灵常因为罪恶感,再加上过往和现在所犯的种种过错,而显得自惭形秽。我们不能尊敬或喜欢这样的自己。为了让自己跳出这样的情境,我们必须要把过去种种埋葬掉,然后重新出发。
我们必须了解一个事实:没有人——包括我们自己——能永远达到100%的成功率。期待别人完美是不公平的,期待自己完美是愚蠢和荒唐的。
要求自己时时保持完美是一种残酷的自我主义。
独处也是学习喜欢自己的好方法。
除非我们能与自己好好相处,否则很难期待别人会喜欢与我们在一起。
独处能使我们发现内在的休息港口,能有参详的对象,是我们与外界接触的基础。
独处能使我们更客观地透视自己的生命。《圣经》里有一句忠言:“要安静,便可知道我就是神。”独处的确对我们的心灵运动十分有益处,就好像新鲜空气对我们极有帮助一样。
了解并喜欢你自己。
要想成为真正的人,必须是一个不盲从因袭的人。你心灵的完整性是不可侵犯的。
当我们放弃自己的立场,用别人的观点去看一件事的时候,错误便造成了。
无论如何,时间会让我们归结出一套属于自己的价值体系来。
我们会发现,诚实是最好的处事方式。
要想不随波逐流也并不容易,至少不是件容易的事,有时,甚至还有危险性。
大众心理其实是最脆弱最容易被牵着鼻子走的。
像追求安全感一样,人们顺应环境,往往最后变成了环境的奴隶。人的真正自由,是在接受生活的各种挑战,是要不断地奋斗,并经历各种争议。
我们不必躲在人群中,不敢把自己的独特性显现出来。我们不必盲从别人的思想,要凡事有自己的观点。
坚持一项并不获人支持的原则,或不随便迁就一项普遍为人支持的原则,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当一个不随波逐流的人,愿意在受到攻击的时候坚持信念到底,的确需要极大的勇气。
如今我们生活在充满专家的时代。由于我们已十分习惯于依赖这些专家权威性的看法,因此逐渐丧失对自己的信心,以致于不能对许多事情提出意见或坚持信念。这些专家会这么取代我们的地位,是因为我们让他们这么做。
不可否认的,我们今天最难要求自己达到的诫命便是:“保持自己的真面目。”
人们只有在找到自我的时候才会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到这个世界上来、要做些什么事以后又要到什么地方去等这类问题。
自己其实才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专家。
生命对于我们的意义,是要把我们所具有各种才能发挥出来,我们对自己的国家、社会、家庭,都具有责任。
言语乏味的人,不但不了解自己,不喜欢自己,甚至也不能保持自己的自然天性。
人若是心灵成熟,或心智继续成长,就能与人讨论任何事情而不致引人生厌。
交友的第一法则——为别人着想。
要赢得别人注意的最好方法,是不要去担心结果如何,或在意别人是否喜欢我们。只要我们开始行动,努力去实践那些必须完成的事项即可。
得到友谊的最佳方法,是必须注重施予,而不是获得——但应该是亲自赢取得来,而不是靠一时的吸引或哄骗。
我们想的都是有关荣耀的报偿而不是如何努力去赢得这份荣耀。
这世界并没有义务非要喜欢你或我,或任何一个人。
好的销售员不会去关心买卖是否成交,而是专心一意去服务于顾客。
我们不能只是把黄金藏在内心,黄金必须使用才能显示其价值。
假如我们想与他人维持成熟的人际关系,同情心可以说是一种必备的感受能力。
我们若想克服孤寂,就必须远离自怜的阴影,勇敢走入充满光亮的人群。我们要去认识人,去结交新的朋友。
许多孤独寂寞的人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他们不了解爱和友谊并非是从天而降的礼物。一个人要想得到他人的欢迎,或被人接纳,一定要付出许多努力和代价。
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只有能保持内心平静的人才不会变成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