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叔家的喜事多
春节过后,老家邻居二叔的大女儿出嫁、小儿子订婚,二叔脸上乐开了花,见人不是让烟,就是请吃喜糖。
前几年,二叔可没这样乐观。二叔五十多岁,有三个子女。大女儿、二女儿已年届三十,仍名花无主,小儿子也是二十好几的大小伙子了,仍没婚配。细想起来,既急又悔。
二叔的老伴死的早,是二叔一把屎一把尿把三个子女拉扯大。二叔原本想,闺女模样长得俊,一心想让闺女找个好婆家。于是,挑三拣四,要求男方有房有车,下聘礼不得低于20万元,中间介绍几个都没成。最后,吓得媒人没谁敢踩二叔家的门槛。前年,二女儿结婚,因为彩礼问题一直在犹豫,二叔说要结婚就得买套门面房,下聘礼不能少于20万元,弄得不欢而散。由于二女儿和男朋友感情好,两个人生米做成熟饭,怀孕了,草草办理了婚事,弄得很难堪。
还有儿子,早到结婚的年龄,有人说媒,女方也要彩礼20万元,还要一座两层小楼,单独小院。二叔平日里经营几亩责任田,女儿和儿子农闲时外出打工,虽小有积蓄,可二叔一时也拿不出那么多钱。儿子的婚事也没说成,这可愁坏了二叔。夜深人静时,二叔望着满天的星斗,无奈地哀叹一声:“唉!都是攀比风在作祟,都是彩礼惹的祸。”
这几年,乡村刮起了彩礼攀比风。先是一万零一(寓意万里挑一)或两万一千八(两家一起发),再是四万八((四平八稳)或六万八(既顺又发),接着要“一动不动”(汽车和房子),这两年已是“万紫千红一片绿”(一万张5元的,一千张100元的,跟一大片50元)。盲目的彩礼攀比风,已让大多村民家庭因此债台高筑,苦不堪言。
去年底,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了村规民约,村党员干部带头执行,引导村民移风易俗,不收彩礼或者象征性收取少量财物,为村民做出一个好榜样。二叔思想有了转变,从中也看到了希望。
这不,年跟儿,有人跟大女儿说媒,是邻村一个大学生,年龄与大女儿相当,在村里经营一家种植专业合作社。二叔说不要彩礼,男方托媒人硬送来6万元。媒人说:“这个彩礼数不违背村规民约。”二叔拗不过,只好是收了。
年前订的婚,正月初六就简简单单热热闹闹地办了喜事儿。当天,二叔就让大女儿把6万元的彩礼带走了,说是给女婿的合作社买春耕化肥用。
正月初八,小儿子的婚事也订下来了,女方也只要6万元的彩礼。二叔高兴得合不拢嘴,说:“不多,不多,6万元拿得出来。”
正月十二,俩人牵手去县里参加一个电商培训班。小儿子和女朋友想好了,要用6万元的彩礼钱,在村里创办一家农村淘宝服务站。
现在,当地农村淘宝服务站可火了,全县设立了100个,还不能满足村民买卖的需求。这不,县里一开春就举办了电商培训班,准备再开100个。小儿子和女朋友想帮村民把当地的土特产卖出去,把外地物美价廉的商品购回来,在方便村民买卖的同时,自己也挣得一定的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正月十四,二叔做出一个重大决定,把自家6亩责任田流转给村里合作社,每亩除有1000元租金外,还可在合作社里打工,每月也有2000多元收入,听说年底还有分红呢。
正月十五,镇上举办闹元宵灯会,有人看见二叔与邻村的张寡妇约会。我问二叔:“真的吗?”二叔笑说:“就兴年轻人谈恋爱?我这鳏老头子也要追求幸福生活呢。”
二叔并不老,才五十岁多岁,幸福的日子还长呢。我由衷地祝福二叔,相信有党的富民政策指引,有良好的村规民约熏陶,二叔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幸福。
这正是:移风易俗讲节俭,彩礼不再比和攀。省下钱财搞生产,幸福生活比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