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萌宠读书

扫盲——读《穆斯林的葬礼》碎碎念

2021-12-23  本文已影响0人  木木吖的小时光

说的好听点叫扫盲,说的直白点就是叫打脸。

我在十五年前,就知道《穆斯林的葬礼》是一本好书,名著啊,谁写的?不知道。写的什么?也不知道。

整整十五年的时间,只闻其名,未探其身。但话说回来,没吃过猪肉,总是见过猪跑的。就这书名一听,那绝对是国外的作品啦,穆斯林大抵是一个外国人的名字,也就是本书的主人公。想来作者也是个外国作家了。这么多年,我一直都是这么想的,并且深信不疑。

直到昨天,我从书架上拿出这本厚厚的书打算阅读,看着封面——《穆斯林的葬礼》底下,霍达著。霍达啊,这可不怎么像个外国人的名字啊。随手翻了翻,瞄一眼正文的内容,呦呵,里面的人物咋都是中国风哪,人物的取名,文字的风格,都是无比熟悉的中国话啊。

是的,直到这一刻,我才知道,这本书讲述的是中国的故事。作者是中国人。

小线说:读书可以治人傻的毛病。嗯,我觉得甚是有理,还能治蠢病。

从翻开书开始,我就觉得我一直在被打脸,啪啪作响的那种。

一、穆斯林是谁?

穆斯林不是一个人的人名,而是对伊斯兰教信徒的称呼。

大约在公元七世纪,一些阿拉伯商人来到东土大唐,他们习惯了神州大地的水土,便在这里世代繁衍了下来。他们后来经过古代中国朝代的更替,很少有人回归故土,到了元朝的时候,官方文书称他们为“回回”。

穆斯林归顺真主,接受真主通过穆罕默德所晓谕的启示。他们有自己的信仰。只是在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的泱泱大国里,他们的人数并不多,而且随着历朝历代的战争洗礼,他们也被冲散了不少,但是由于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祖先,共同的信仰——伊斯兰教,共同的圣地——麦加,所以,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称谓——穆斯林。

二、朝圣

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适合装逼的词。一说到这个词,总让人联想到虔诚、坚毅、圣洁,脑海里的画面大概是一个衣衫褴褛的苦行僧一步一叩拜的在黄沙漫天的沙漠里朝着一个方向徐徐前行;又或是一身藏袍加身的喇嘛在布达拉宫前,虔诚的低下自己的头颅,亦或是电视里演的,一心向佛的和尚去到心系已久的寺庙前,一个阶梯一个阶梯跪拜着向前……可我内心里觉得,这都不是真的。

直到看到这一段:

克尔白是穆斯林尊贵的天房,远在阿拉伯的圣地麦加,全世界的穆斯林一日五次的礼拜都朝着那个方向;每一个穆斯林一生之中,如果条件许可应该前往克尔白朝觐一次。每年的伊斯兰历十二月上旬,来自世界各地的穆斯林,远离家乡,成群结队,有的步行,有的骑乘,有的沿途经商,有的一路乞讨,奔向日夜思慕的麦加,虔诚受戒,脱去衣服,以白布遮身,环绕天房克尔白,亲吻“天手”黑石。

小说也可能是虚构的,但是作者这一段描述,我却是没来由的相信,这就是真的,我愿意去相信这世间确实有着这样的一众信徒,不论能否到达克尔白,但是这一生都在朝着这一个方向,朝圣。

三、马哈吉

“哈吉”是穆斯林当中只有朝觐过圣地的人才配享有的殊荣。那么马哈吉是谁?

马哈吉——马三保——我们人人熟知的郑和。郑和也是个“回回”。这又一次刷新了我的认知。

谈及郑和下西洋,大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甚至脑海中还能浮现一幅图:波涛汹涌的一望无际的海面上有着数艘船,为首的一只船头站着一位英姿飒爽的男子,迎风而立,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目视前方,满脸的肃然。

这应该是是历史书上的图,记忆也许模糊了,但是轮廓还在。可作者在本书中写的是:

元朝末年,明军攻打云南,十二岁的马三保已经家破人亡,不幸被俘并惨遭阉割,做了宦官。明朝规定宦官不准读书识字,马三保虽进了皇宫,也只能做目不识丁的奴仆。后来因为有功,才渐渐摆脱奴仆的地位。但是皇室忌讳他的这个姓,“马不能灯金殿”,就赐姓郑,改名郑和。

原来还有这么一段历史。也是当初老师说过,我早已经忘记了。但这一次看到,确实是刷新了认知。

前后下西洋七次,当初历史课本上只让我们背诵了他的举动给当时中国带来的历史价值,促进贸易交流,但是他能到达彼岸之国靠的是什么?

他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大明。但是他没有忘记曾经的屈辱。

不然,他就没有后来那么大的勇气,在茫茫沧海的险风恶浪里九死一生,驾着宝船到达圣地麦加,成为一家之中第三位“马吉哈”,成为扬名天下的中国穆斯林!在九九八十一难里,他心里想着真主,记着自己是个回回……

我深深的觉得,不读史,没有一定的文化和时代背景,是写不出经久流传的书的;而不了解历史,不了解文化背景,也是读不懂那些经久流传的好书的。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