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志明与春娇》——致敬、感恩、明志、践行

2021-04-23  本文已影响0人  王培帅

四月花开茸雪飘,晓岸清霁纷飞高。

漫山叆叇携春绿,风光旖旎幻丝绦。

不畏浮云遮望眼,何惧风流塑梅梢。

崎岖有径游仁艺,如履薄冰彳亍刀。

不见锋芒不现骄,各领风骚各夕朝。

视听八远志德道,往来天地踏凸凹。

不禁想起2015年的创作,这首诗,名叫《志明与春娇》。

志明:明的是园林人使命愿景的志,表达的是人德的作用,园林人勤勉谨行艺高护绿,通过仁者游艺的方式表达善与美的和谐。

春娇:咏的是春天,万物生的娇,是天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无须赘述,表达真与美的共生。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一波飞絮,读出不一样的意趣……

        ——致敬园林同仁

解读:

前四句是写景(高空的雪白,朦胧中漫山的春绿,雨止雾散,晴朗的河岸边,飞絮渐渐升起翩翩起舞,与柳条交相呼应,仿佛春姑娘张开了惺忪的睡眼,春之柔美。)

中四句是写人(无畏困难,躬身入局,借物咏志,就像不怕凛冽寒风中的梅花的品格。勤勉而执着,坚毅而刚强,在困难面前寻找解决的途径,园艺师们小心谨慎,认真耐心的雕琢与打造,这是关乎美的事业。)

后四句是写心(高下不相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花期,有每个人的成长节奏,未来,不必担忧,去了,也不必悲伤,都有盛开的时候。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个时代即将到来,也终将过去,讲的是平等与更新。)

景,万象更新,人,历事耕心。

人与景,脱胎临界,物和心,灿烂涅槃。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即:和谐。和谐而共生,即归于“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当据于德,志于道的时候,无限去接近于“道”, 心的感知能力最强。能与天地精神往来,视听八远之外,能够摆平各种烦恼、艰辛、困苦与不平,为理想和志向发挥出更大的能量,这是一种由心升发的力量,心能转境,作用于爱与美的事业。

        ——《志明与春娇》解读

PS:其实这是一篇感恩诗,说到园林人,有个简称叫“园丁”,我们经常把学生比作花朵,把老师比作园丁。作者致敬园林人,引申为致敬古圣先贤、致敬师长、致敬栽培过作者的人,感恩生命中的遇见和指教,感恩每一位老师对自己悉心的雕琢。

木头,未经雕琢的叫做:朴;经过雕琢的叫做:器。俗话说:大器晚成,讲的就是这个“器”。作者满怀感恩与憧憬,希望能够尽快成长成器,把困难崎岖的路走平坦,为社会贡献更大的力量,体现出一种勇猛精进的志向。

全诗从飞絮里见春姑娘的柔弱,到视听八远观世间音声,志在为人民服务呈现美好生活上,脚踏实地“踏凹凸”的刚强;这是一个从高到低,从空中到地面,从理想到现实着陆的过程。不仅预示着感恩与致敬,更迭与成长,还有理想与践行的启示。

感谢小伙伴们,收看到这里,来你这样返回来,再读一遍,体会一下,会不会有不一样的味道?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