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的更少,喝到更多。Smaller is Bigger!
4月29日下午,我们在南通顺利举办了魔小桀发布会,推出“小杯量”奶咖的概念。
首先要特别感谢我们的好伙伴——LIT Espresso,给予了发布会最大的支持。
魔小桀的诞生,源于三年前的际遇,当时Robin重返墨尔本,拜访了众多咖啡从业者。
他惊讶地发现:咖啡爱好者对于咖啡自身风味的追求,竟引发了杯量的变化,奶咖的小杯量化在澳洲已然扎稳了脚跟。
▼▼▼
三年前的墨尔本,奶咖杯量已经在变小
其中,在拜访Nalon三兄弟的咖啡店时,Robin初次邂逅了魔小桀的前身——Magic,一种迷你澳白,品尝后,Robin对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三年前在墨尔本邂逅魔小桀
尽管三年前,Robin就在国外接受到了小杯量化的这个事实,然而为什么直至今日,我们才在国内正式推出小奶咖这个概念?
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1. 三年前,“杯量”的执念依旧深植人心。大部分消费者认为,杯量与价值是直接挂钩的。
如果花同样的钱,买到的杯量变小了,会觉得自己亏了。因此同样的价格,肯定是越大越划算。
但是他们往往忽略了一点,更大的杯量并不意味着有更多的咖啡,只是添加了更多的牛奶而已。而过多的牛奶会更多地稀释咖啡,使得咖啡味变得寡淡。
毛竹觉得,以前每次喝大杯量奶咖,其实是被牛奶灌饱的。
如今相比三年前,情况好了很多。越来越多的咖啡爱好者追求咖啡本身的风味。
魔小桀发布会现场2. 2012年可以被看做中国精品咖啡快速发展的一年。在那几年,咖啡从业者往往更多的把精力花在单品咖啡上,对奶咖重视程度并不及现在。
那时候,烘焙师会讨论耶加雪菲怎么烘才好喝,咖啡店家会说什么手势冲手冲会更好喝。
但事实上,大部分的咖啡店,一天出品的咖啡,有九成以上是意式奶咖。从业者的表达与消费者的诉求,其实并不对等。
虽然精品咖啡追求的是咖啡本身的风味,从业者们喜欢以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比如手冲,美式,Espresso等不加奶的方式)喝咖啡,但绝大部分的消费者依然喜欢往咖啡里加入牛奶。
为了在咖啡与牛奶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小奶咖应运而生,具备风味的同时,加入少量的牛奶。
魔小桀发布会现场3. 三年前我们自己对于烘焙的探索也不够大胆,那时候澳帝焙咖啡刚在中国起步不久,对国内咖啡市场还处在一个探索的过程,需要更多的学习,积累和思考。
如今我们胆肥了一点,再综合以上原因,我们觉得是时候,把小奶咖概念推出来了。
为精致而生的魔小桀不可否认,大杯量自有它的好,牛奶够多,视觉上看起来觉得很划算,也能喝到饱,甚至喝到腻。
但小杯也有它的优点。只谈谈其中最重要的两点。
首先,喝的更少,却能让你喝到更多。只是减少了牛奶,却不减咖啡份量。
一杯魔小桀,双份Ristretto + 半份牛奶,味道足,风味强。毕竟我们喝的是咖啡,而不是牛奶。
其次,负担小。实际上,大杯量奶咖,大家经常喝不完。而且人类成年后,大多乳糖不耐受,所以牛奶喝多了,身体会不舒服。
发布会现场,观众学做魔小桀那天在发布会现场,我们让观众每人亲手做了一杯魔小桀,他们品尝后都认同,魔小桀的咖啡风味很足,喝起来很是带劲。
还有小伙伴提出,魔小桀搭配一个马卡龙或者小小的纸杯蛋糕,会起到相宜得彰的效果,不仅吃起来没有负担(不用担心太腻太饱和发胖),而且颜值很高,令人赏心悦目,心情大好。
这是个极好的建议。
虽然发布会上,魔小桀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我们清楚,“小杯量”概念要想在国内被更多的人接受,我们还有很多的路要走。
记得之前,毛竹私下里曾与Robin讨论过,小杯量奶咖是趋势,但就国内目前的行情,想要较快地走出一条康庄大道,还很艰难。而你所做的一切,极有可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但Robin淡淡地说,我知道,但有些路总得有人趟出第一步。
是的,Robin终于趟出了这一步。
最后,奉上毛竹在发布会现场录制的一个小视频。以此作结。
▼
魔小桀发布会现场精彩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