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3 T细胞分类
1.初始T(Naive T)
分为CD4+ αβ T细胞和CD8+ αβ T细胞,主要是在淋巴结之间巡逻、监视,一旦被抗原递呈细胞活化,前者可快速分化为效应或调节T,后者可分化为细胞毒T和记忆T。
2.细胞毒T(Cytotoxic T)
主要通过分泌穿孔素和颗粒酶杀死被感染的细胞或突变的细胞。
3.耗竭T(Exhausted T)
抗原介导TCR长期慢性刺激导致,这些细胞表达较多抑制性受体,缺乏效应细胞因子的产生能力,所以无法发挥有效的抗病毒作用。目前研究较热的PD-1抑制剂就是针对该类细胞的。
4.无能/失能T(Anergic T)
在缺乏共刺激信号的情况下,被TCR活化的T细胞,所以无法对进一步的刺激信号产生反应。尽管如此,这些T细胞对于防止自身免疫性疾病还是很有用的。
5.辅助T(Helper T)
这是最大的一个T细胞亚群,下面分类众多,功能各异。
目前主要有:
Th1(促进针对胞内病原体的保护性免疫)
Th2(促进胞外病原体的体液免疫和宿主反应,也可促进过敏和哮喘的发生)
Th9(宿主抵抗胞外寄生虫时产生)
Th17(针对胞外细菌、真菌产生保护性免疫,主要存在于粘膜表面,也可诱发自身免疫性和炎症性疾病)
Th22(在炎症性皮肤病中发现,具体作用不明)
Tfh(参与生发中心反应,为B细胞类型转换提供辅助作用)
6、调节T(Regulatory T)
TR1(从初始T产生,通过IL-10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Natural Treg(胸腺产生,通过接触或非接触机制,介导免疫抑制和耐受性反应)
Inducible Treg(从初始T诱导产生,通过接触或非接触机制,介导免疫抑制和耐受性反应)
7、记忆T(Memory T)
分为中央记忆T和效应记忆T两个子类,前者主要位于次级淋巴器官,可针对再次出现的抗原快速增殖并分化为效应T,后者主要位于外周组织,一旦再次受到抗原刺激,可快速产生效应细胞因子。所以两者略有不同。
8、NKT
同时具有促炎和抗炎两种功能,在癌症、自身免疫、过敏、感染、移植物抗宿主病等疾病中,可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9、γδ T
主要在上皮表面,同时具有促炎和抗炎功能,同时具有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两种作用,依赖于γδ TCR。
10、CD8αα T
肠道内发现的上皮内淋巴细胞,具有调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