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社:孔子•论语2
孔子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受业弟子多达三千人,身通六艺者七十,学不厌、教不倦,使孔子成为中国的“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学生多至三千人,这在现代角度来看,以当时鲁国很少的人口,相当于自筹经费办成了一个两万名学生的大学。而其率众弟子周游列国、受厄于陈蔡,实为从事事教育事业的最盛时期。
德行等四科,为孔门教事之四大实质内容,而颜回等十人也正是孔门龙象,除曾子、有子因故不在外,已代表了孔门高弟。此即后世所謂的四科十哲。四科之教,德行为本,通于其他三科,故以之居首。言语指使命应对,外交辞令,在当时列国分争的情況下,特为重要,故居次。再次政事,再次文学。
从《论语》书以观,他教导学生的只是人生日常所必经问题的解答,以及人与人相处所必备条件的阐明。其道合理而平凡,易知易行;然而用之于身则身修,用之于家则家齐,用之于国则国治,用之于天下则天下平。
孔子的十位杰出弟子,号称孔门十哲:在德行方面出众的有:颜回(子渊)、闵损(子骞)、冉耕(伯牛)、冉雍(仲弓)。在言语方面出众的有:宰予(子我)、端木赐(子贡)。在文学方面出众的有:言偃(子游)、卜商(子夏)。在政事方面出众的有:冉求(子有)、仲由(子路)。
十哲以外,在文学方面出众的有颛孙师(子张)、曾参(子舆)、澹台灭明(子羽)、原宪(子思)、公冶长(子长)、樊须(子迟)、有若(子有)、公西赤(子华)。例如颜回(前521年-前481年),字子渊,又称颜子、颜渊。唐代为避李渊名讳,曾改其字为子泉,春秋鲁国人,孔子七十二门徒之首,孔门十哲中德行科之一,被视作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位居孔门第一位。颜回年纪比孔子少三十岁。家境贫穷,但能安贫乐道;为人聪敏、好学,闻一知十;品行优越,孔子称赞其贤德,是孔子心法传承的直系弟子。可惜,年仅四十岁就去世了,后世尊称为“复圣”。
关于孔子和其弟子们的故事,容后慢慢道来。有一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区,有七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有一天中午,他的弟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
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孔子叹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时候。”
孔子死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这样就在政治上打破了贵族垄断的世卿世禄制,为专制君主自由任免布衣卿相的官僚体制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