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辛亥革命
《江楚会奏变法三折》:1901年1月清政府发布了“预约变法”的上谕并要求百官就如何变法上奏条陈。不久,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名发出三个奏折,时称《江楚会奏变法三折》。刘、张认为变法要从“育才兴学”做起,即开设文武学堂、废八股考试制度和旧式武科考制度,奖励出国留学;提出从12个方面对社会政治经济等进行整顿。新政的不少措施,就是以这个奏折为蓝本颁布的。
兴中会: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中国资产阶级第文一个革命团体。在人会誓词中明确规定的奋斗目标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1895 年2月成立的香港兴中会总会,把“恢复中 国”改为“恢复中华”。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华兴会:1904年2月成立于长沙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黄兴为心会长,会员多是归国留学生和国内各学堂的知识分子,也有个别民族资本家。在斗争过程中,曾提出“驱除鞑虏,复兴中华”的口号,华兴会另组两个外围团体,一个名黄兴会,专门运动新军;一个名同仇会,负责联络会党。
科学补习所:1904年7月华兴会的宋教仁和胡瑛联合湖北的进步人士在武昌成立的革命团体,推吕大森为所长,宋教仁负责文书,胡瑛任总干事,以“革命排满”为宗旨,注重在新军中进行宜传组织活动。它同华兴会联系密切,华兴会起义败露后,被迫停止活动。1906 年,刘静庵等在科学补习所的基础上又组成日知会,继续从事革命活动。
中国同盟会:1905年8月在东京成立的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推举孙中山为总理,根据三权分立的原则建立了比较系统的组织。它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后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其归结为“三民主义”。同盟会的成立,基本上结束了革命小团体分散斗争的局面,使革命运动有了统一的革命中心和明确的斗争目标,开始了全面革命运动的高涨.1912年,宋教仁联合几个小党派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民报》: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 年11月在日本东京出版,孙中山在创刊号《发刊词》中,将同盟会十六字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1905 至1907年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中,它是革命派的主要阵地,由章太炎主编。1910 年停刊。
黄花岗起义:同盟会在广州举行的武装起义.1911年4月黄兴率100多名敢死队员进攻两广总督衙门,激战一昼夜,由于众寡悬殊,起义失败。这次起义牺牲了很多革命党人,事后有72具遗体合葬在黄花岗,史称“黄花岗72烈士”,这次起义也被称为黄花岗起义。起义产生了很大影响。
国会请愿同志会:辛亥革命前立宪派组织的立宪团体。1909年各省咨议局成立后,立宪党人以合法身份发起国会请愿运动,要求清政府速开国会和成立责任内阁。1910年1月,孙洪伊在北京组织起“国会请愿同志会”,通告各省设立分会,推选代表人京进行请愿。清政府被迫同意缩短“预备立宪”期限,同时下令遗散各地请愿代表。
皇族内阁: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成立第一届责任内阁,庆亲王奕劻任总理大臣。13名内阁阁员中满族大臣8人,蒙古族大臣1人,而8个满族大臣中皇族占了5人,皇族总揽大权,被称为“皇族内阁”。“皇族内阁”的公布,暴露了清政府“名为立宪,实为专制”的本质,立宪运动宣告破产。
保路运动:1911年5月,刚成立的“皇族内阁”颁布“铁路干线国有”政策,将粤汉川汉铁路出卖给帝国主义,激起了粤、湘、鄂、川四省人民的强烈反对,迅速掀起了群众性的保路运动。四川保路运动尤为激烈,逐渐发展为武装起义(保路同志军起义),给武昌起义的成功创造了条件。
武昌起义:1911年10月,在共进会、文学社得领导下,熊秉坤等革命党人在起义机关遭到破坏的情况下率工程第 8营首先发难,各营革命士兵纷纷响应,经过一夜激战占领武昌,接着光复汉阳、汉口,革命党人成立了以黎元洪为都督的湖北军政府。全国各省区纷纷响应,迅速形成全国规模的革命高潮。
詹天佑:早年毕业于耶鲁大学,回国后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创造性地测定了一条路程短、造价低的路线,把隧道长度减到外国技术人员设计方案的一半,并设计了“人"字型轨道,解决了车辆爬坡的难题,使京张铁路提前通车,它成为第个设计和建造铁路的中国工程师。
《临时约法》: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孙中山在南京颁布,目的是限制袁世凯的独裁。其主要内容是:(1)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结社、集会、通信、信仰等自由;人民有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2)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在国家机构的体制上采取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统颁布命令须国务院副署才能生效。《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
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的历史功绩。
这一时期,孙中山的历史功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创建革命政党,制定革命纲领,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核心和指导思想。(2)开展革命宜传活动,领导革命派与改良派进行论战,使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3)领导反清起义,最终推翻了清王朝。(4)为建立民主共和国保卫革命果实而斗争。
分析中国同盟会纲领。
中国同盟会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其归结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包括“联除贴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其含义是推制清政府,解除民族压边,建立国放独立的国家。它集中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意愿,成为州领三项主张中最有号召力、最有广泛聊众基础的主张,它最大限度的孤立了清制统治者。
民权主义是指“建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贸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是纲领的核心。它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一-建立什么样的政权问题,从思想上武装了资产阶级革命深刘清丁革命派与政良派的界限。
民生主义是指“平均地权”,其核心是解决土地问题.具体办法是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革命后因经济发展而增长的地价由国家征税,为国民所共享。这是一个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是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的。
三民主义抛弃了种放革命和君主立亮的观念,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的迫切愿望,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对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但它又是一个不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不敢依靠广大工农群众,不敢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切实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这些翼点反映丁中国风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1905- 1907年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主要是国绕同盟会三民主义纲领进行的,可归结为三大方面,(1)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王朝。(2)要不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3)要不要改革封建土地制度。通过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促使更多的人走向革命的道路,促进了革命高潮的到来。
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及成立的意义。
在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中,虽有立宪党人和旧官僚,但革命党人占着主要地位,掌握着实权:在其存在的三个月内等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资产斯级民主政治和文化教育的政策生令,这表明它是一个变产断级革命性质的质权。它的成立,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满的变记,宣告了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帝制的崩溃已无可挽回,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
失败原因。(1)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都f分年英提不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也我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农民.(2)没有个圣强的革命政党的领导,同盟会是个思想上,组织上换敢的政党。(3)革命派没有真正建立和掌握自己的革命武装,不能不向拥有反动式装的袁世凯妥协。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续:()这是-次比较完整意叉上的安产新级民主革命,对以后的民主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2)它推色了意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3)它推翻了帝国主义走狗清王朝,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鼓舞了亚洲民族解放斗争。(4)为民族变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原因。
原因:(1) 袁世凯拿握着强大的北洋陆军,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实力派,这是他东山再起和夺取政权的资本。(2)青国主义凤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积极扶植发世凯,通迫革命派向袁妥协。(3)旧官作和立宪派拥护复世凯,而同盟会内都类教,许多革命竞人主张向袁让步。(4)袁世凯善于玩弄反革命的两手策略,对清攻府软硬兼施,对南方革命党一打一拉,最终迫使南北双方换手让出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