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意义——阅读木心《文学回忆录》
阅读木心《文学回忆录》
木心的文学回忆录,是他讲世界文学史。从1989年到1994年,在纽约不同听课者的寓所,为一群艺术家讲授。这套《文学回忆录》,由当时的听课者陈丹青的笔记整理而来。
《文学回忆录》在我曾经的印象中,文学很枯燥,距离我们很远。而木心的《文学回忆录》改变了我的刻板印象,它像表演戏法一样让我看到文学的有趣,并看到自己。在他的文字中,我常感到一种灵性,天真而又清明,理性与感性兼具,像一个富有智慧的小孩。
以下摘取其中两则小故事:
故事一 伊卡洛斯的翅膀
摘自第二讲 希腊罗马神话(二):
“雅典曾被克里特(Crete)战败,战败后约定每年必须供七男七女给一牛头人身之妖吃掉,妖名弥诺陶洛斯(Minotaur),专吃少男少女,作恶多端。克里特人以为事出神命,不敢加害弥诺陶洛斯,只能消极限制巨怪,故请建筑师代达罗斯(Daedalus)为他造一座迷楼。迷楼精巧,弥诺陶洛斯一进去就出不来,但建筑师代达罗斯自己进去后,也出不来了。
“其子伊卡洛斯(Icarus),聪明勇敢,同盖迷楼,与父同迷,数昼夜,不得出。以草图相对也无效。伊卡洛斯对父亲说,唯飞出。于是找鹰的羽毛,以蜡合成,附身,试飞成功,终飞出。
“父亲嘱咐:儿子,勿飞高,为太阳光熔;勿飞低,为海淹没;中间层飞,最好。(中国中庸之道)
“儿不听,直飞太阳,日光熔蜡,翅脱,伊卡洛斯落海,死,成伊卡洛斯海(Icarian)。”
在木心看来:弥诺陶洛斯象征欲望;迷楼者制造者象征制定伦理、制度、道德、条例者;迷楼象征社会,监求人。在迷楼中,制造者也出不来,作法自毙。逃出迷楼,唯一的办法是飞。伊卡洛斯的翅膀就是知与爱,知是哲学,爱是艺术。飞高会狂而死,然而一定要飞出迷楼。
故事二 耶稣蹈海
摘自《文学回忆录》第八讲 新旧约续谈:
“传道散了,耶稣独自在海面走。门徒惊异,耶稣说勿惊。彼得也从水面走去,怕落水,呼救,耶稣拉他的手近拢,说:你这小信的人,为什么不信我?”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一个人能否成大器,主观因素最重要,被人忽略的是信心,是信念。所谓第二流者,是原来志在一流,天时、地利、人和,均不合,成了二流。如果甘于二流三流,已经居下流了。
信心从哪里来?信心就是忠诚,来自天性的纯真朴厚。天性大半是混杂的,靠抵恶,靠扬善。立志容易忠志难,下了海,要走下去。
文学的意义
记得第一次读《文学回忆录》时,身处工作的忙碌,每天早晨的阅读是我心灵的沐浴。当时,越是听周围人抱怨工作忙没时间看书时,越是想要抓住阅读这根稻草。“忙什么呢?”“这样忙碌有意义吗?”“意义是什么?”……其实忙碌不可怕,盲目的忙碌却会吞噬我们。然而,如果我们始终处在没有窗的黑屋中,又怎能知道自己的忙碌是不是盲目的呢?
木心说:“知是哲学,爱是艺术……知与爱永成正比。知得越多,爱得越多。逆方向意为:爱得越多,知得越多。秩序不可颠倒:必先知。无知的爱,不是爱。”
我认为,好的文学(及艺术)让我们用宽阔的视野观察世界、认识自己,让我们有知,有知才有爱,才能帮我们飞出迷楼。有了知和爱的翅膀,还要有耶稣蹈海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