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状态的识别与应对

2019-03-17  本文已影响0人  醉美田园

平时我们与人交往,其实不只是和某一个肉体的人在打交道,而是用我们的心理和他的心理在互动;更确切地说,交往效果取决于我们双方的心理状态,即当下那一刻的呈现,以及我们的识别和应对。

一、状态决定过程,过程决定结果

心理状态决定心理过程,而过程就决定了结果。没有取得满意的结果,常常是因为“不在状态”。

举个例子,一个孩子的英语成绩不好,成绩不好由什么决定?由学习过程决定!为什么这样说?人家孩子学5个小时,你家孩子如果也学5小时,这是拉不开差距的。为什么成绩不行呢?还是因为学习过程,过程是有起点有终点的。孩子按时上课下课,按时完成作业,这就是过程!而学习过程由什么决定?状态!以看电视连续剧为例,你看连续电视剧,假如你对它在状态,晚8:00演,你7:50就会进入状态了,演3小时,你眼睛都不在离开电视的。假如第二天问你演了什么?你肯定还会叙述出来。为什么呢?因为你在状态呀!状态是质量。在状态也说明你对他感兴趣,所以状态又是由兴趣决定的。可你为什么你会感兴趣呢?因为关系啊!或是因为你喜欢剧中的某一个人物,喜欢它的情节,或喜欢某个演员等。所以,兴趣又是由关系决定的!具体到这个英语成绩不好的孩子,他没有学习英语的状态是因为缺少兴趣,而缺少兴趣是因为他与英语老师关系不好造成,孩子不喜欢这个英语老师!其逻辑层次是这样的:

成绩 过程 状态 兴趣 关系!

这时,作为家长,你就别给孩子补课了!赶紧想法让孩子和英语老师搞好关系!孩子喜欢这个老师,一定会学好这门课。这就是爱的力量!如果这个没法搞定,还可以让英语老师和孩子搞好关系!要想做到,前提得家长与老师搞好关系!你和老师搞好关系,老师和孩子搞好关系,孩子就会和老师搞好关系,他的兴趣就提起来了,上课老提问他,老表扬他,他就有兴趣,喜欢上这门课;然后状态就有了,瞪大眼睛听2小时不累,有了这个过程,英语成绩自然就提起来了。这也是一种分解技术。

二、“不在状态”的身心分离,不在当下

刚才我们说那个英语成绩不好的孩子是不在状态,就是他人在英语课堂,心却不在,此时他心不在焉、身心分离,不能做到“(身)既来之,(心)则安之”。如果对我们文化的东西进行心理学重新解读、重新赋义,你就会发现太不一样了。既来之,心不安,那心是死的;身在曹营心在汉,身在曹营,心不在曹营,对曹营来说,他的心就是死的。

什么是心的死活?心理的死活就是心不在当下了,不互动了!有的人活着,他己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依然活着(臧克家所作《有的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有感)。

活人都活在当下。心不在当下,就是死的,要么活在过去,叫抑郁;要么活在未来,成了焦虑;活在现在叫当下,这叫健康。

还有一种可能:身不在这,心却在这!你爱的一个人,他人不在这,不在你身边,但他的心却在你这儿!爱在心中嘛!王菲《传奇》中所唱:想你时你在天边,想你时你在眼前,想你时你在脑海,想你时你在心田。

三、见人(的状态)说人的话,见鬼(的状态)说鬼的话

与人打交道,只要在你面前出现,你要和他沟通,首先要有这个状态识别的意识,要识别人状态的死活!怎么识别?通过观察对方的眼睛来识别。某一时刻,一个人有且只有四种心理状态中的一种:健康的人,不健康的人,异常的人,死人。无论和谁说话,你要意识到他此刻属于这四种状态中的一种,却不能同时处于两种状态中,只要是个人,在你面前,就是这四种状态的走马灯的变化。你所有的应对都是来应对这四种状态的。

判断正常与异常,可根据主客观是否统一、知情意是否一致(或内外是否一致)、人格是否稳定三个指标来判断。比如一个人在暴怒状态下,主客观不一致了,知道不该发怒人,但忍不住了,好在人格稳定。正常与异常还可根据能否运用幽默和撒娇两个指标来判断;或可根据“三受”指标来加以判断:顺境下能享受,逆境下能承受,绝境下能接受。

判断健康或不健康可根据10个维度来判断,即心理活动的强度、耐受力、周期节律性、意识水平、暗示性、康复能力、自控力、自信心、社会交往、适应能力十个维度。在实际操作上,还可以从动力学角度、从防御机制上来看健康与否,就是健康不健康,主要看防御方式。幽默也是一种防御方式。

如何知道自己是死亡状态?当觉察到死亡状态时,便活过来了。人一旦意识到昏昏噩噩的时候,你就不昏了。

比如,一个老师来到讲台那一刻,他扫视一下讲台下,看多少人在状态?多少人不在状态?他会看到什么呢?绝大多数学生与你响应,热切的看着你,等你开讲,这些是活的。有一个学生,你看他,他一动不动,不看你,不呼应你,不与你互动。判断,这位学生此刻状态是死的!和死人说话是没有用处的。你得先唤醒他!

你讲着课,发现很多学生在认真听课,他们的状态在那时就是健康的;另一个老走神,你就知道他状态不健康了;有个学生在玩手机,你可立马判断,这位学生此时此刻心死了。作为老师,你得让他活过来,好好听讲,这是最重要的。活过来后,看他正常不正常,如果活过来后,他恼了,“我就看我就看!”你只能说:“疯了疯了,看吧看吧,赶紧看吧!”因为他不正常(异常)了嘛!

这里要说的是,人都不正常了,状态肯定不正常。状态不正常,人可能是正常的。人格不正常了,如老年痴呆,但某个状态可能正常。还有,你不是和他这个人打交道,而是你是和他的状态打交道。

那如何与这四种状态的人打交道呢?见人(的状态)说人的话,见鬼(的状态)说鬼的话!

对活人中的正常的健康人,用讲道理的方式与之交流即可;对活人中的正常的不健康人,用提问的方式,正话反说,如可问:这是怎么回事?对活人中的异常的人,要顺着他说;对死人,就不要讲课了,你只瞅着他就行,盯着他,大家就会顺着你的目光都去看他,你不用对抗他,集体的力量就会给他施压,他自然也就不得不活过来了。

当然,我们一直在识别他人的状态,于我们自己而言,有一点意识必须具备,时刻觉察自己在状态,要随时随地,保持自己是活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