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诗词学习园地诗词讲座

《简社》诗词课,宽对

2021-06-01  本文已影响0人  C君诺

什么是“宽对"?
宽对是相对于工对而言,是一种不很工整的对仗。工对要求句 型相同、词的词性相同,但宽对在这两方面要求就相对宽松。常表现为结构不对,甚至词性都不对。句子上多呈现半对半不对的形式。

例如: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其中难自”与“独成”,词性不对,结构不对,且“自”与“独”错位对应,只能算作宽对。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程颢 《偶成》)
“静观”乃动状亲合结构,“佳兴”乃偏正亲合结构的名词,故为宽对。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赵嘏《长安秋望》)
半开”与“落尽”为错对,尽,有“全”之意,作为概数词,可与“半”对应,故不是工对,自然是宽对。实际上是错位对。

宽对尤以词性不合为最多。

例如: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杜甫《月夜忆舍弟》)
“皆”对“问”,副词对动词。

客心洗流水,遗响入霜钟。(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客心”对“遗响”,前者偏正结构,后者动宾结构,结构不对。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天下”对“老臣”,前者方位结构,后者偏正结构;“天”对“老”,名词对形容词;“下”对“臣”,方位词对名词,词性不对,结构不对。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杜甫《九日蓝田会饮》)
“从”对“并”,介词对形容词(状态);“落”对“寒”,动词对形容词,词性不对,结构不对。

宽对的产生多由于“因词害意、因韵害义"产生的。

在实际运用中,为达到特定、特殊的联意、内容的相对统一性,可在词性方面容宽,如以形容词对动词,副词对助词等,以达到表意的目的。但不宜太滥太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