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素书》有感(一)
这几日在读《素书》时,其中有一句话:“潜居抱道,以待其时。”让我印象颇为深刻。
这句话的意思呢,就是说当时机不对时,能够及时的退隐,坚守正道,等待时机来临。
退隐,潜居的前提就是要有道,要有德,要有正能量的精神才气,才能够潜居,韬光养晦,以待时机。如没有道行,没有品德,没有能量,就是潜居也只能养成一个小小的自我满足而已。
诸葛亮潜居道,隐居矛庐,迎来了刘备三顾茅庐,让诸葛亮最终成为一代军师。假如诸葛亮没有道行,没有高尚的品德和智慧,又怎能够成为出人头地的军事呢?
所以,在机会还没有来临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修炼自己,增加自己的内涵和智慧,以及能量,等时机来了的时候,才有机会展示出来,发挥出来。
如果不积蓄能量,不修炼自己的德行和提升学问,即使机会来了,临阵磨枪,也走不上场,没有才能可发挥。
汉朝张良十年坚持学《素书》,不断提升自己的学问和修养德行,最后成为刘邦的重要军师。
就是今天所说的,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用功。当机会来到的时候,便顺势而为,一鸣惊人。
“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如期不遇,没身而已。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以后代。”
说的就是平时要继续能量。当时机一旦成熟时,便趁势而行,于是常常能够位极人臣,建立盖世其功,如果时运不济,也能得到淡泊与终生,这样的人往往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成为后世的典范,为后代所敬仰。
中国古代圣货文化,可谓经典之极。我们用人生几十年的教训,经验得来的结果,其实现在看来古人们早已给我们定下了践行的道路和方向,只是我们现在才学到。
假如,我们在初中阶段,或是高中阶段将这些古代圣贤们总结的人生哲理的智慧也学一学,可能会在社会上少走很多的弯路,也能够很早的明白事理。尽早地干好工作和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我曾经认识的一个小姐妹,当年毕业分配的时候,分配的不好,只是分配到一个商场里,当一个办公室的闲文员,整天无所事事,每月拿着几百元的微薄工资。
升职无望,加薪无望,面对前途的一片黯然,有的人抱怨,牢骚,愤怒。而这位小姐妹知道这一切的抱怨牢骚都毫无意义,他便利用着很清闲的工作期间,潜心学习会计工作,先后考了会计师,注册会计师。
几年工作下来,她利用空闲的工作时间,通过学习拿到了这一些资质证书,最后通过招聘,很快到了一个审计事务所里去工作,工资一下子跳跃到了月薪上万元。
她就是典型的一个潜居抱道,在现实状况不满意时,默默的努力,继续自己的能力,等待时机,一跃而起。
潜居抱道,以待其时。愿每一个生不逢时,不满现状的人,都能够默默地积蓄自己的能量,总有一天能够顺势而为,一展身手,成就理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