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Loading动画的实现思路(三)
�感谢大家对前两篇的支持,在第一篇的评论中,简友YouXianMing提出了更好的实现思路,同样在评论中,原动效设计者 moonjoin亲自现身捧场,非常感谢!�这也说明以分享来抛砖引玉是有效果的。
惯例,为了让第一次来的同学对本系列有所了解,我先贴一下�完整的效果图,有兴趣的同学,请移步本系列第一篇,可以的话请多提提建议,非常感谢,以下是效果图
不多说了,我们开始第三篇。
前两篇�聊到了一些技术,而这一篇我们则侧重于思路,一起来聊一下阶段3和阶段4。
那么,我们先看一下阶段3的效果图,惯例,前几个阶段的动画我们用灰色 正常速度表示,当前阶段则使用彩色慢速,如图
阶段3
有的同学要说了,这个太简单了,就是一平移嘛。
没错,就是平移。可能和我一样,很多同学最早接触的动画就是平移、旋转和缩放,�可以算基本功了。
所以阶段3,我们就不多聊了,方案有很多种,比如修改layer的position.y、transform.translation.y都可以(对此不熟悉的同学请戳官方文档中的可动画的属性和动画支持的key path),甚至可以用本系列第二篇提到的stroke方案。
阶段3不是没有价值,因为从阶段3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重要结论,那就是:我们可以利用经验来解决问题。
这�句看上去像是废话,不要急,我们接下来要看看,�把分解问题和这个结论结合起来,会是什么效果。
下面是阶段4的效果图,大家请看
阶段4
�是不是感觉比前3个阶段复杂,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觉察到阶段4是多个动画组合而成的,不像前3个阶段那样是单个动画。
�像我一样单核的同学估计要疯了,恩,这儿在变,�恩?那儿怎么也在变?
所以我们�最好还是把这组动画分解一下,一个一个来处理。
但是怎么分解呢,�一时可能没思路,那我们不如来描述一下这个动画吧。
比如这样:“一个圆被头顶上的线砸扁了,线砸进圆�里,�线变粗了。”
但仔细看看,砸进去的过程中,线在圆外的部分是细的,在圆内的部分是粗的,有点复杂,�不如就以圆为界,分成一细一粗两条线吧。
我们再描述一次:“一个圆被头顶上的细线砸扁了,细线慢慢消失了,圆里面慢慢出现了一条粗线。”
这个描述里都有什么?
圆渐渐扁了,圆外的细线渐渐消失了,圆内的粗线渐渐出现了。
渐渐,就是动画的意思。
这样我们就分解出了3个简单的动画,
为了更直观,我们给圆、细线、粗线分别染上不同的颜色,请看下图
思路是不是已经出来了,圆变扁,大家应该想到了基本功里的缩放(transform.scale.y),线消失与线出现,有的同学可能想到了本系列第二篇提到的stroke方案(CAShapeLayer的strokeStart和strokeEnd)。
至此,我们已经通过描述问题,把动画分解了,并且发现可以利用经验实现分解后的动画。
接下来就是找重要节点的值了。
我们发现,3者的交界是圆的顶点,看来这是一个重要的节点。
在本示例中,我们假设动画结束时,圆的缩放系数scale为0.8,请看下图
图中红点就是圆的顶点,由可知,动画开始时,顶点y坐标就是center.y - r,结束时就是在这个基础加上缩放的部分2r * (1 - scale),即center + 2r * (1 - scale)处。
再看细线,细线的长度可以从阶段3中拿到,动画开始时有长度(下图中灰色线),动画结束时,SS、SE�重合,线就消失了(下图中蓝色圆的顶点),如图
细线
再看粗线,�我们假设结束时,粗线的底部位于圆未变形时的圆心处,动画开始时SS、SE重合,线看不到(下图中灰色圆的顶点),动画结束时,SS、SE分别到了不同位置,线就出现了(下图中蓝色线),如图
粗线
�还不是很清楚的同学,可以在纸上画一画,画着画着就明白了。
至此,关键节点的值都找到了。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问题。
有的同学注意到了,这个圆的缩放和我们�常用的不一样,�常用的是圆心不变,圆顶点和底点分别向圆心靠拢,形成椭圆的效果。而这个动画中,是圆底点不动,顶点和圆心都向底点靠拢。
有经验的同学可能要提到一个词了,anchor point ,这个我先截一张官方文档Core Animation Programming Guide中的示意图,图中用旋转transform示意了anchor point和position。
不严谨的说,transform时,anchor point就是不动的那个点,其它点基于anchor point进行�计算(具体大家还是要看一下Core Animation Programming Guide文档,或它的翻译版)。
具体到本例中,anchor point应该在圆的底点,这样缩放时,就是底点不动,其他点基于底点计算了。
理解了anchor point,有的同学写出了这一句。
self.arcToCircleLayer.anchorPoint = CGPointMake(0.5, 1);
这一句逻辑是对的,x等于0.5即anchor point在x轴上位于圆的中心,y�等于1即anchor point在y轴上位于圆的底点,和我们前文中的说到的要求一致。
但执行时,却会惊喜的发现,圆的位置发生了一次突变,如下图
这是怎么了,想一想,圆的大小与位置��可以认为是frame的体现,查看一下CALayer的文档,在frame的Discussion中,有这么一句
the frame rectangle is a computed property that is derived from the values in the bounds, anchorPoint and position properties.
也就是说frame是根据bounds、anchorPoint和position这3个属性算出来的,我们没有改变bounds和position,而单单改变了anchorPoint,frame自然也跟着变了。
怎么解决呢,答案依然在frame的Discussion中,如下
When you assign a new value to this property, the layer changes its position and bounds properties to match the rectangle you specified.
文中的this property就是frame,这段文字说明,我们给frame指定新值,layer会自动调整position和bounds。
那就简单了,我们设置anchor point后,再将圆的frame设置回之前的值,如下
CGRect frame = self.arcToCircleLayer.frame;
self.arcToCircleLayer.anchorPoint = CGPointMake(0.5, 1);
self.arcToCircleLayer.frame = frame;
篇幅关系,我就不贴大段代码了,完整代码大家可以查看GitHub上OneLoadingAnimation工程的OneLoadingAnimationStep4目录。
为方便大家查看,我贴了一点代码,说明一下代码的结构,如下
// 第4阶段
- (void)doStep4 {
[self doStep4a];
[self doStep4b];
[self doStep4c];
}
// 4阶段a:小圆变形
- (void)doStep4a {}
// 4阶段b:逐渐消失的竖线
- (void)doStep4b {}
// 4阶段c:逐渐出现的竖线
- (void)doStep4c {}
用1、2、3来表示某阶段,用a、b、c来表示阶段内某个动画,这显然不是良好的命名,但在这个示例中,这样也许更清晰。
篇幅所限,我们在下一篇中再聊后续的阶段,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分解一下后面的动画,�找一找感觉。
本文中提到解决问题的思路,�相当一部分得益于V.Anton Spraul的《像程序员一样思考》,ISBN号9787115383396,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一下,写的很好。
第三篇到这就告一段落了,非常感谢大家的观看,我们下一篇再会。
阶段4中我简化的部分
大家仔细查看原动效的话,会发现圆的变化是不规则的。
原设计更符合直觉,比如大家把球放到地上,拿一个手指去按它,手指按的部分和球与地面接触的部分,变形度肯定是不一样的。
为了实现简单,我将圆的变化处理成了规则的变化,即从圆渐渐变成了椭圆。
后续我会单独开一篇和大家聊一下圆不规则变化的实现,敬请期待。
完整代码
请参考GitHub上OneLoadingAnimation的OneLoadingAnimationStep3和OneLoadingAnimationStep4目录。
本系列的�传送门
- 一款Loading动画的实现思路(�一)
- 一款Loading动画的实现思路(二)
- 一款Loading动画的实现思路(三)
- 一款Loading动画的实现思路(四·完结篇)
- Loading动画外篇·圆的不规则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