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参加了一个读书会
前几天在一个文友群里,看到由安徽作家协会主席许辉主讲《论语》的一个读书会。地点就在我上班的楼上一家叫做“解忧K书馆”,时间是上午9:30-11:00。
赶紧翻翻排班表,看后,心中窃喜,刚好那天我上晚班。真是天时地利人和!于是赶紧立即马上扫二维码报名。
报名要求是前40名,且《论语》爱好者,是这个书馆的会员优先。
心中忐忑,能否有机会参加呢?一是不知道已经报名的人数是多少?(上面没有显示),二是我谈不上是《论语》爱好者,充其量只是一个想学者,还有也不是这个书馆的会员。
这一天终于到了,不管能不能有机会参加,反正离家又不远,去看看再说吧。
一大早,收拾收拾,特意带上一本《论语》(以为要详解),还有笔记本,笔是必不可少的。
十几分钟的路程,一会就走到了。因为地理位置比较熟悉,很容易就找到了这家书馆,签名,扫码。
在签名簿上看到了几个大咖的名字,那种又激动又紧张的心情让我在门口徘徊,不敢进去。
这时,才想起要是有个同伴一起来该多好呀!于是乎赶紧联系一好友,可她因为上班走不开,遗憾的不能前来。
在羡慕我的同时,给我鼓劲加油,还要我大胆的加那些大咖们微信。可想到我自己的身份,怎么好意思前去和大咖们套近乎呢?
就在我说话间隙,陆陆续续来了不少人,最后我也随着他们进到馆内,找一偏隅坐下,四周打量一番,书馆布置的优雅不俗。
虽然已经有不少人了,但是一点都不嘈杂,有的窃窃私语,有的静静的在看书,有的在边玩手机边等待。
一会随着主持人说大家欢迎许主席,只见一位高个子,穿着一身黑色衣服,精神矍铄,头发花白,大约六十多岁,带着一副眼镜的老人进来,他就是这次读书会的主讲人许辉主席。
读书会基本上是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的。
许主席说:《论语》距离今天已经有两千多年了,可见其生命力的强盛。其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人生态度,甚至是人类的生产方式都产生了非常重要、非常深远的的影响和启迪。
它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与世界交流,在汉文化圈以外得到传承和发展。比如说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正慢慢的走出国门,变成世界庆祝的节日。
《论语》的出现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潮流,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正能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过了成熟期,有一些就会被时代淘汰,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许主席说《论语》通篇可作为名言警句,也可以说是一部优美的散文诗。
许主席还对怎么去读《论语》这类国学作了说明。他说平时仅仅作为一般了解去读,那就做减法;作为喜欢爱好,就要做加法;作为研究,就要做乘法。建议人们看国学应该是从易到难,从短到长,慢慢的深入。
许主席还谈到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不同。道家提倡“无为而治”,遵从自己的内心,而儒家思想为各种行为提供一定准则秩序,道德规范,激励人们要积极进取和发奋图强。
虽然看似有冲突,但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是真正的思想进步。
孔子崇尚的是中庸之道,做人做事不偏激,不过分,提出事物是有一个不断吸收,发展,变化的过程。
但是看到一个弟子在睡觉时,他说“朽木不可雕也”,还有很多对其的负面看法。这是不是可以说孔子对这个学生的态度,也没有按照他所说的那样去做呢?
这也让我们能感觉到《论语》这本书的真实,接地气,有烟火气,所以才有强大持久的生命力。
当主持人问许主席《论语》里有什么他认为最喜欢的推荐给我们大家时,他说他最喜欢的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但是在当今的社会,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人们怎么才能做到“好之者”?又怎么才能做到“乐之者”呢?
许主席说:其实真正做到这些并不容易,到哪里都一样。因他女儿在美国哈佛大学当教授,他说他对美国的教育有一点了解,要想学的好,有一定的成就,也是要夜以继日的拼命的去努力才行,不比我们中国好到哪去。
许主席还坦诚每本书里的闪光点也就那么几个,其它的大篇幅其实都是起到忖托和铺垫作用。
当主持人问到怎么才能拿捏“无可无不可”呢?你遇到过这种情况吗?
许主席说:这种情况,我们每个人都能遇到,再了不起的时代,作为个体的我们都会有不如意的地方,这很正常。
阅读国学能让人见心明智,能让人感到愉悦,是一种享受,其过程很美妙。
我们要去其糟泊,吸取古人的智慧和精华,来辅助我们的生活,这才是国学对于当今时代真正的意义之所在。
到文友们互动的环节,当一文友提出许多古音字与现在的读音有区别,因为这么多年都习惯了,还是建议保留古音时,比如“一骑红尘妃子笑”中的“骑”,一直以来,我们都读ji,现在有学者说要读qi,认知上觉得不舒服,不能接受。
许主席说文字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其实都是虚构的,随着时间的发展,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会有一定的发展和改变。这也可看作新旧文化博弈的过程,没有绝对的对和错。适应时代的发展,才是我们认知上所谓的正确。
还有其他文友的提问,他都一一做了解释,真正的解忧答疑。
最后许主席还在每人新买的书上一一签下自己的大名,并和众文友合影留念。
至此读书会圆满结束。
精神上一顿丰富的大餐,受益良多,感恩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