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纸之间

2023-12-18  本文已影响0人  简映竹

文    简子

视频  李林铃小团队

          (重庆职业传媒学院)

剪纸,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

千百年来,经过无数艺人的传播和传承,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风土文化和语言背景下,中国剪纸形成了广东佛山剪纸、福建剪纸、扬州剪纸、浙江剪纸、山西剪纸、陕西剪纸、山东剪纸、巴渝剪纸等等众多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风格流派,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

“美自民间生,美从民间来”,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决定了剪纸的装饰性、实用性和历史性的差异。

民间剪纸大都寄托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盼,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崇拜,也体现出老百姓真挚的爱心和执著的乐观心态。

日常生活中,人们把民俗、生产、生活作为创作素材,一把剪刀一张纸,用以观察世界、表达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所以,民间剪纸的魅力就在于它是一种几乎没有门槛的艺术,一种极其自由的表达方式,其流行广泛、制作技艺多样。

大西南的重庆直辖市,巴渝剪纸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传统。

自古以来,重庆地区就有独特的剪纸技艺,经过代代相传,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非遗剪纸文化。

在保护传统的基础上,巴渝剪纸的技艺不断进行传承与创新。

新时代的巴渝剪纸艺人把传统剪纸技法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使得巴渝剪纸在艺术表现上更加多样化和独特性。

2023年3月3日,重庆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成立了剪纸专业委员会,组建专委会领导小组,团结市内剪纸艺术家、剪纸传承人和广大剪纸爱好者一起创新与传承,以期更好地保护巴渝剪纸文化,加强对非遗剪纸传承人的培养和扶持。

同时,通过开展各种展览和活动,提高公众对巴渝剪纸文化的认知和关注度。

重庆剪纸专委会成立以来,开展“庆七一,颂党恩”“庆丰收,迎国庆”“铜梁艺术节”入选作品等网展活动,让更多人参与剪纸艺术的传承和创新。

昔日下里巴人,今登大雅之堂。

綦江非遗“简氏剪纸”,是家族传承,第15代传承人简子,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创新。

历史上,在湘西、黔北、川中、渝南一带,简氏家族的手工蜡染、刺绣、布艺、剪纸极富特色,自成一家。

简氏剪纸源自范阳,本具有简练、粗犷的北派风格。

简氏家族在不断的南迁途中,结合了湘西和黔北苗民的蜡染技艺,以及众多兄弟民族的贴布镂扎、刺绣等表现手法,也借鉴各地各式古建筑装饰的石雕、木雕、砖雕等古朴、优美的造型纹样。

所以,简氏剪纸还具有南派剪纸纤巧、秀丽的特点,而且操作便利,人人可学。

简氏剪纸工具简单,只需剪刀和纸(或布);图案分单剪、对剪和套剪;颜色有红黄青白黑五色。

简氏剪纸广泛应用于墙饰、窗花、红白喜事、祈福法会、刺绣底样等。

用于刺绣底样的有枕头、帐帘、门帘、帽沿、口水肩、手绢、肚兜、服饰以及领口、袖口、腰带、裙边、裤边、鞋面、坐垫等。

简氏剪纸曾带动一方年轻人对乡土文化的崭新认识,激发年轻人对古老的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

近年来,简氏剪纸走出家门,积极参与民间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在学习和借鉴各地优秀剪纸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和改进,牧羊人剪纸、大足剪纸、堰兴剪纸的操作手法对简氏剪纸的提升有很大的启发。

简氏剪纸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简单适用的操作技法,有望剪出更多的适应时代发展的雅俗共赏的新剪纸,希望更多的爱好者参与学习和传承,并且推陈出新,让简氏剪纸这朵深藏大山的民间艺术之花开放在大江南北的每一个角落。

“简氏剪纸”获得2014年重庆人綦江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传统美术》类授牌。

2018年,綦江区商务局、商业联合会授予“綦江剪纸~剪纸布艺手工坊”綦江老字号称号。

2021年,简氏剪纸手工坊布艺品获得“綦江区十佳名优特新产品”称号。

文化需要传播,手艺需要传承。近年,经简子培训的学员不计其数,有大、中、小学生、以及幼儿和成人学员。学员年龄最长者65岁,最小者5岁。

因为热爱,所以结缘。

传播是一种爱,收获的是满满的幸福。

三年前,简子加入綦江文化馆“普及艺术,服务大众”之“全民艺术普及”免开课教师团队,专业教授成人剪纸基础技法,6个学期,7个班次,累计结业200人次。

很多学员爱上剪纸,成为优秀学员,敏、兴平、国芝、树芳、光益、祥群、星兰、德凤、小红、春梅、冰歌……还有很多很多,一个个温暖的名字,一幅幅温馨的剪纸,装点了一个个和谐的大家庭,也装饰了一个个美丽的梦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