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散文读书

看不完的《三国演义》

2021-11-05  本文已影响0人  祥河

      《三国演义》小说我只看过三、四遍,但最后全部看完不剩一字的只有一次,而且还是硬了头皮啃下去的。真的,我知道其实很多人都和我一样,书中刘、关、张一死,最多最多看到诸葛亮死,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为什么呢?原因就是《三国演义》前面那些章回太捧诸葛亮和刘、关、张了。以至于前面描写得太过完美,把读者的情绪完完全全融化于蜀汉的血液当中,以为天下非代表正统的蜀汉莫属了,普天之下莫非刘氏,曹贼算个毛,司马懿算个P,孙权小儿更是不足挂齿。喜滋滋正等着看下面顺理成章正义战胜邪恶,天下一统的好戏呢,额,结果。诸葛计策虽高却和司马懿打得一仗不如一仗,蜀汉兵将虽勇却一年不如一年,可以说是一败再败得让人失望。

        就看看关羽吧:“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多么的英雄神武,就是这样的一个千年一遇的大英雄,想必会助刘备立下不世之功,死也会死得轰轰烈烈。结果,人家还没打硬仗呢,就骄傲了,面对并不太强的对手,太普通的一战居然打了个大败仗,最后还挡不住一次小小的“走麦城”,给人家砍了脑袋!唉!

        诸葛亮就更别说了,打了胜仗是他的本事大智谋高,打了败仗那肯定是其他人不听话,要么就是天意。在“隆中对”时说好的先到西川蜀地找个软柿子捏捏,然后立国,“待天下有变”时出兵统一天下。结果天下老不变,只好天不变我变,也不管什么天时、地利、人和了,就这么“七出祁山”一直打打打,立国前是八面来风光彩照人,统一天下似乎是近在眼前。结果立国后是一仗不如一仗,打不过曹氏子孙,打不过司马子孙,甚至于打不过江东小儿。也不知道这经天纬地之才到蜀汉怎么就打折了呢?结果自然是给咱们后代读者留下那多少叹息。

        说完诸葛亮不知道为什么,我只是可怜刘禅。亲爹死了,弄个干爹,大小事情到是不用操心,可就是大小事情他这个皇帝也说了不算,人家干爹说了算。干爹一死,国家也被连年战争弄空,虚得没有半点血肉,用不着敌人费什么劲,自己就先垮了。

        《三国演义》前半部与后半截给人的反差实在太大,毕竟吹牛皮是可以吹得天花乱缀,但牛逼吹大了收都收不回来怎么办?而且再吹就只能去狠狠篡改历史了,但篡改历史作者显然是还没那个能力。不是不想,其实关键是有《三国志》等史书在哪里放着,再喜爱蜀汉也不能把它写成最后统一了天下,晋为蜀汉一统不是?不然怕是连小说都不是,改戏说得了。

        曹操过去名声很不好,近来才逐渐翻了点身,以前演戏都是个小白脸,其中《三国演义》起到的影响和作用不小。历史,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在文人笔下发生倾钭,甚至是翻脸,众人的喜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历史人物的好坏走向。

        《三国演义》鸡公喔屎头截硬,是一部虎头蛇尾的书。看不完也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