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不看完一本书也能有所收获?
建立“拆书帮”的赵周老师,写过一本书《这样读书就够了》。
赵周老师发现了一个重要现象,现代人越来越忙,也越来越没有耐心,参加培训又太贵,他就考虑有没有办法只看一小段书,也能像参加培训一样有大的收获。
他在《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里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那就是RIA拆书法:
1、R(Reading):阅读图书片段。
2、I(Interpretation):拆书家引导促进。
3、A(Appropriation):学习者拆为己用。
具体说,就是大家就一本书的一段话进行阅读和思考,然后由一个有经验的阅读者引导大家从这一段话中归纳出有效的工作思维或工作方法,变成自己可以应用在职场里面的技能,拆为己用。
拆书这个理念有三个好处:
1、一本书并非只有通读才有收获,读明白一段就可以有大收获,这点特别适合我们碎片化学习。
2、读书一定要联系自己的实际进行分析、总结和分享,这样才能真正通过读书提高自己的能力。
3、好的读书方法,能把任何一本30块钱的书,读出参加三万块培训的效果,反之,有人读了500本书,还是苦恼为什么找不到工作。
我以前总是认为,阅读一本书,必须只字不差读完才算读过。拆书法提出了一个截然相反的观点,一本书,只要有一个点对我们有帮助,就足够了。
这样的好处就是我们不会再有必须只字不差读完一本厚厚的书那种压力,特别是时间不充裕的时候,我们随便翻阅一本书,看到一个闪亮的点,就可以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马上拆为己用,这样一本书的价值马上就可以用上,而不是花费很多时间辛苦通读完一本书,还是茫然无措。
阅读一本书,可以选择只字不差读完全书,也可以选择其中对自己有用的章节,甚至只是一句话,只要能够对我们有帮助,这本书就发挥了价值。
同样,我们写作,可以选择一下子写一篇完整的文章,也可以选择先写一张卡片,甚至是一句话,毕竟一篇文章是由一句句话、一个个小节构成的。
“拆”的精髓不仅可以用在阅读上,用在写作上,还可以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可以把一本书拆为一个个有用的点具体分析、应用,比如用「见感思行」的思考框架就是不错的方法。写作时可以把一篇文章拆解为多个小的部分,一块块完成。我们还可以把一个大的目标拆解为一个个可以直接落实的小任务,可以把一个大的问题拆解成一个个可以更方便回答的小问题。甚至一部电影、一个人、一个现象等等都可以“拆”,“拆”的好处就是可以把复杂的对象简单化处理,降低任务难度和认知负担,让我们可以更轻松做到有所收获。
把握“拆”的精髓,遇到一个复杂的事物,学会拆解成多个小的部分逐一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