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儿童专注力
什么是专注力?
专注力是主动思考的过程,伴随着有创造力的产出;沉迷是一种被动刺激的过程(也有知识输入),但由于缺乏主动思考,几乎没有任何产出。
是否有产出是专注与沉迷的分割线,一眼不眨玩游戏看综艺节目不仅不能提高你的专注力,反而会降低你的专注力。
一、给儿童创造专注的环境
1. 养成不打扰孩子的习惯。无论她是在玩还是在学习,可以选择番茄钟来提醒她,但不要去打断孩子的进程。家长可以选择参与到孩子的游戏或学习中来。
2. 不要多线程运作。比如想跟孩子聊天,就不能让她一遍听故事一遍聊天;孩子做作业时,哪怕只是抄写临摹,也不要一边听故事一边做,音乐除外。
3. 能提高专注力的环境。首先是一定要把电视和游戏清出视野之外,尤其是当孩子还没有享受专注带来的快乐时。下面我们会专门说一下为什么电视和游戏是专注力的死敌。
4,降低焦虑。孩子的焦虑来自于担心失去父母的爱,所以责备和批评往往不能让孩子表现得更好,反而会孩子感到焦虑无法专注学习。
二、儿童专注力训练技巧
1. 主动注意(专注)而非被动注意(沉迷)。以学习为例,通过阅读和写作最能提高专注力,但听故事或看电视则比较差,原因是阅读提供了思考的缓冲空间,阅读者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通过主动注意来完成学习,听故事则不然,属于被动注意范畴,故事的设计通常比较引人入胜,聆听者往往是被动注意,而非主动思考,电视就更差了,为了提升收视率,已经把人性的弱点研究透彻了,完全可以让观众不由自主的陷入剧情,全程都无法调动主动专注力。游戏也是如此,玩积木或者过家家都能让儿童在这个过程中主动的调动联想和创造,而游戏机(非益智类的)就完全利用人类的正反馈弱点(比如砍一刀就能升一级的即时奖赏所带来的愉悦感),让你深陷其中。
2. 专注的两大前提。很多家长会说,可是孩子就不喜欢阅读啊,她就喜欢看电视;那是因为从一开始她就没有享受到专注的快乐,要从专注从获得心流体验,必须有两大前提,第一是孩子必须自发的喜欢这个活动,第二是这件事不能处于困难区,也不能处于舒适区,而是在舒适区并始终靠近困难区的边缘,孩子在完成这个活动中能不断获得新的收获与成长,且没有产生严重的挫败感,这种心流体验的建立会让孩子真正爱上学习,爱上专注。
3.及时奖励。让孩子做她喜欢的事情,并始终处于舒适区和困难区的交界(可称之为挑战区),是专注的两大前提。要让专注成为一种习惯,则还需要做及时奖励。但孩子完成一件事并有所产出时,一定要给予及时的表扬或对应的奖励(比如可以让听多久时间的故事);如果孩子不能很好的完成这件事,首先应该考虑是否过于困难或者过于乏味,要调整区域让她找到成就感,不要用批评甚至训斥来建立对学习的恐惧。
4. 心流体验。心流体验是专注力训练的一个里程碑,这种体验是人生幸福感最重要的来源,所以一旦尝到就不想割舍。帮助进入心流体验有以下几点元素:
a. 有产出的目标与期望;
b. 适度的挑战并拥有相应的技巧;
c. 浑然忘我,感觉不到过去和将来,只有无穷无尽的现在;
d. 能掌控一切的感觉;
e. 达成目标的喜悦与及时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