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最重要的两小时
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能力,就需要不停地充电学习,而学习又是有技巧的。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每天不同时间段,精力不一样,做事效率也不一样,应该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
以前我喜欢在晚上进行学习,实践了很久,发现效果并不好。因为经过一天的劳累,无论大脑还是身体,都处于疲惫状态。这个时候再去学习,再摄入知识,效率会很低下。当然,每个人情况不同,但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于是早上刚起床的头两个小时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因为经过一晚上的休息,大脑和身体状态都是最佳的。这个时间点,应该用来做一天中最重要的事。于我来说,当然是学习。
经过长时间的摸索,经过多次总结和反思,我现在的时间安排是这样的:
每天早起,洗漱后,吃过饭,去上班,一进地铁,我就潜意识拿出手机,然后开始在有道背单词上面背诵生词。
那些生词都是以前我在有道词典上面查询过的。因为要背的话,肯定只背自己不知道的陌生词。有道词典这个生态做得不错。平常我在电脑上遇到生词,大多会在有道词典查询一下,然后生词自动会进入生词本。时间
长了,就会积累很多生词。这些生词可以在有道背单词app 上显示。
每天早上,我先背诵30个。背诵完之后,再测试一下。像玩游戏一样。挺有趣的。
每天背诵30个词不多,很快就能完成任务,但是如果长期坚持的话,一年下来就可以斩掉不少的生词。这个和学习汉语是一样的,时间长了,生词越来越少,读英语,会越来越舒服。我相信有天我的英语水平会非常棒。
背完英语,我会在 Udemy 上学习专业教程一个小时。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训练英语听力,一是学习专业技术。
这真是太好不过了。我以前都没发现可以这样学习! 真恨这样学习的太晚。因为在Udemy 发现一个老师的声音很好听,然后专业课讲得又非常好。IT 行业,很多知识都是舶来品,如果可以直接去学习原版,那效果会好很多。
看惯了国外技术教程,再看国内的讲师们的课,感觉真 low。 当然,这里只是说计算机专业课。我们的国学课,当然还是国人讲得最好。
现在我的状态是,如果一天的开始,先把学习英语和专业任务完成,就会小有成就感。然后就可以更全情投入地去工作。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不少。
如果不这样,在工作的时候总是想着充电学习,工作搞不好,学习也搞不好,实在费神不讨好。
所以,如果你也想每天有时间进行充电提高。我建议你,在每天的前两个小时用来学习。这个比晚上学效果好很多。如果上午没事,用来学习是最好不过。但是如果上午工作很忙,那最好早起一个小时。不为别的,就为梦想。
无论学习也好,工作也好,提高效率很重要。
我曾经研究过多个效率工具,总结和尝试过多个时间管理方法。现在用的最多的软件是 Things3 和印象笔记。用的最多的目标管理方法是 OKR。
如果想集中精力全情投入,可以使用番茄钟工作法。把做事时间分割为 30 分钟左右的一个个片段,在这个时间段里,集中注意力只做一件事,不要碰手机,不要被打扰,只是一头扎到当下的事情中。每过一个时间钟,就休息5到10分钟。
做事方法很重要,有时真能提高不少效率。
人非机器,一天中总会有时间状态很差,遇到这样时候,我会选择离开电脑,去楼下走几分钟,吹吹风啊,散散步,放空下大脑,再回来后,有些难题可能就迎刃而解了,然后办事效率也会高起来。
在合适的时间点做合适的事。一天中时间分配真的很重要。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你需要好好想想,然后找到自己的最佳时间安排
方式。
每天抽出两个小时全力充电自己,时间长了,终会有很好的回报。
我们时常要为将来做好计划,为计划努力实践,这样才有希望实现目标。
做计划很重要。但是与此同时,对过往进行复盘同样重要。
回顾以往,定期看看自己过去的思考和行为,可以发现自己存在的很多问题。未来的还未发生,我们无法判断自己的思考是否正确。但是过去的已然发生,通过对比过往的思考和结果,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
于是,每日写作记录的意义就体现出来了。如果没有以前的记录,我们根本想不起当时自己的思考和行为。复盘也就无从谈起。
这几天我翻看2014年自己写的东西,觉得当时无论想法也好,做法也好,都很幼稚,忍不住要骂一声那时的自己真蠢。
这或许是好事。说明现在的我比以前强很多了。
生活很简单,就是今天。今天更简单,就是当下。努力做好每一个当下,我们的未来才会更好。
2020.06.08 夜
上海 2号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