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投资的樊胜美,31岁注定流泪
昨天看了《欢乐颂2》,心里真的是感慨万分。因为生意失利,王柏川七十万也打水漂了,致使王柏川破产,破产后的王柏川觉得配不上樊胜美,提出与她分手。而樊胜美虽然心里不愿意,她心里也不好受。剧情中的樊胜美哭着说,我都31岁了,真的经不起这些了。
其实,很多人在樊胜美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包括我自己,其实我相信很多现实生活中的女孩都想找个老谭、奇点、小包总、陈律师,但是迫于无奈,最后都选择了王柏川。因为我们都是凡人,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童话色彩。
今天我想探讨的是,不懂投资的樊胜美,31岁是要注定流泪的。

对于一个在上海打拼多年,精于世故的樊胜美来说,31岁的她还只是个职场小白,无存款、无车、无房,可以说在上海一无所有,找个真心相对的男友吧,还破产了。难道真的仅仅是点背吗?
我想,每件事物都有其背后的逻辑。你穷,一定有穷的理由的。
樊胜美其实是不懂投资的,或者说她的投资方式不对。你看安迪这些年投资了大量的股票、基金。暂且不说安迪的收入和质素,但是樊胜美确实没有一丁点的投资理念。
一、没有强制储蓄的观念
樊胜美是超前消费的人,记得第一部,她爸妈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她给人的印象是非常不好的,很多人都不喜欢她,觉得她虚荣。明明没钱,偏要敷几百块钱一张的面膜,到洗发店挑最好的洗发水,买了满满一屋子的衣服。以至于邱莹莹的男朋友应勤看了,觉得这位姐姐特别高级,都不敢带她到小饭馆吃饭。
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一点,当然没问题,毕竟漂亮的外表是一种竞争力。但是,那么多的大牌衣服、包包真的有必要吗?
其实,衣服仅仅是满足我们的虚荣心而已,而且衣服从投资理财的角度来讲,本来属于贬值品,就是即使再大牌的衣服,买回来,价值也大打折扣。对于这种贬值商品,我觉得在财富积累的初期阶段,还是少购置为妙。不然面子有了,输了里子,其实得不偿失。这种消费观念,一个月1万元的工资根本不够花,一双鞋就3000元,就算是她没有哥哥、父母的拖累,在上海这种大城市也是很难站稳脚跟的。樊胜美特别想在上海买一套房子,但是把希望都寄托在王柏川身上,自己拿不出一分钱,所以,当王柏川破产后,王柏川第一时间想到了分手,因为他觉得自己无法满足樊胜美的买房需求。
二、投资自己的能力太少,没有让自己变得值钱
投资自己,才能让自己更值钱,更值钱以后,财富积累得会特别快。这一点大家应该都没有异议,正所谓技不压身。
但是,从第一部到第二部,你可曾看到樊胜美投资自己的能力吗?从来没有。她从来没有想过利用自己的职业能力去解决问题,从来不思考为什么这么苦逼,她的业务时间不断游走于各大欢唱、应酬,所以她永远只能被当做花瓶。
你看安迪,每天早上雷打不动去跑步,我理解这是在投资健康,晚上下班后开始看美国股市和欧洲市场,这是在观察资本市场,你发现,安迪的生活特别简单,但是她一直在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跑步不也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吗?
又回到那个话题,有钱很容易,但是值钱没困难,有钱人经营投资不善,照样破产,值钱人永远有生存技能,走遍天下。
三、对于哥哥、嫂子缺乏底线思维
樊胜美最可悲的地方是对于哥哥、嫂子缺乏底线思维。
樊胜美最让人同情的地方都是她的家庭,但是这也是她最失败的地方。
她帮家里买了两套房子,算起来怎么也有几十万,所以樊胜美并不穷。
可惜,这些房子都不是她的,她等于是把钱扔了出去,尽管是扔给了哥哥嫂子,但是从投资的角度上来说,这并不理性。
其实樊胜美就是典型的因为帮助哥哥嫂子,把自己拖入了深渊。给爸妈的那些钱,她肯定知道收不回来,但还是大笔大笔地给。明知道这些钱一去不复返,为什么还要投入呢?如果这些钱用来在上海投资一套小公寓,那么她在上海就不用租房子了。所以,借给别人钱,不管是父母、还是亲戚,一定要理性,一定要想想他们的还款来源,如果没有来源,这和扔钱又有什么区别。既然已经自己出来打拼了,那么再亲的关系,在经济上,也要分的清清楚楚。自己精于世故,但是又累于人情,就是樊胜美最没有底线思维的地方。
所以,安迪为什么有钱?首先,她很值钱;第二,她在不断的提升自我的各项质素;第三,她懂得投资,这种投资是在理性支持下的广义投资。
不是有钱的男人一抓一大把,是你自己能力提升了,身边的人就会不一样了。不懂投资的樊胜美,31岁了注定流泪。我们以樊胜美为借鉴,千万不要活成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