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小吃食(五)汽包馍馍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网图侵删“汽包馍馍”这个叫法是我的家乡的叫法,这种面食也通常是在夏日做来吃,配上丝瓜蛋花汤,我觉得也是一绝。
为什么叫“汽包馍馍”呢?因为它是用发面制作的,在锅里用蒸汽蒸过之后,馍馍会鼓起一个空心的包,所以叫汽包馍馍,是不是特别形象呢?
蒸汽包馍馍比死面片和火烧要多一个发酵的环节。我家厨房的橱柜里的一个抽屉里常年放了一坨干燥的面引子,可能也有的地方叫“老面酵子”。这面引子也不知道用了多少年了。每次做发面馍馍的时候都会留下一个小面团,这个面团自然风干后,就是下次发面的面引子,就这样似乎可以一直用下去。如今的年轻人大概是不知道这面引子是怎么发面的了,大家都已经习惯使用干酵母粉发面了。用面引子发面其实是个技术活儿,你得对你家的面引子的“脾性”充分了解,才能准确把握好面团的发酵时间。
把面引子用擀面杖碾碎之后,把它和干面粉、水混合在一起,就开始和面了,面团一定要和得均匀、光滑、不干也不湿。这时候把面团放在搪瓷盆里,盆上面搭上一块儿湿抹布,你就可以做其它的事情去了。剩下的时间就留给酵母菌,在适宜的温度下,它们慢慢苏醒,自然发酵。奶奶和妈妈对我家的面引子的脾性就非常了解,她们知道发酵时间需要多久,一到时间就会准时去做汽包馍馍。
发酵好的面团布满气孔,变得更加柔软,把它们从搪瓷盆里拔出来丢到案板上。每次看拔发酵好的面团的时候,我就想咬上一口,因为此时的面团看起来太像我们冬天吃的打白糖了。案板上撒上适量的干面粉,准备再次和面。这时候妈妈和奶奶往往会揪一点儿面放进嘴巴里尝一尝,顺便也闻一闻面团的味道。尝过、闻过之后,她们会从橱柜抽屉里找出“冰碱”,把冰碱粉一起混合进面粉里去。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蒸出来的馍馍有酸味儿。当然奶奶和妈妈并不太懂这其中的原理,她们只是凭着经验来操作的。加冰碱是为了中和面团中的酸,这酸从何而来?是因为面引子在保存过程中,除了原有的酵母菌外,难免混入一些杂菌,比如乳酸菌,就是乳酸菌让面团变酸的。妈妈和奶奶并不知道乳酸菌的存在,但她们凭着多年的经验,知道要添加多少冰碱才合适。冰碱虽能中和酸,但添加多了的话,蒸出来的馍馍会泛黄,还有一股碱味儿,会直接影响馍馍的口感。她们没有精确的量勺,或是小秤,但她们的手是最精准的,你不能不服。做西点的人像是做实验一样,一切都要有精准的度量和配比,才好做食物。但做中式面点,大家多半都是凭着经验,就像画写意画一样,不需那么精准,这其中自有一种浪漫。
重新揉好面团之后,把面团搓成长条形,然后分成一个一个的大面髻子。把面髻子揉成桃子形状,然后用手掌按压,慢慢塑形,做成碗口大小,一厘米厚度的大圆饼。做好的大圆饼还要再次盖上湿纱布,让它们醒发一会儿。这一步也很关键,这直接决定了馍馍的松软度。
大圆饼醒好之后,在大铁锅底加清水。然后就得请出神器了,这个神器在我们的方言中有个很可爱的名字“甑甑儿”。这是做汽包馍馍的专用工具,它是陶土制的半原形物体,一般是深棕色或黑色,上面布满了筷子粗细的孔洞。甑甑上的这些孔洞是方便蒸汽从孔洞里出来,同时又能保证蒸汽不那么大,这样汽包馍馍有硬壳的一面才会更香脆。把甑甑儿倒扣在锅底,锅底清水一定不能漫过甑甑儿,不然汽包馍馍在蒸的过程中会被泡湿,也就不好吃了。安放好甑甑儿之后 ,就把醒发好的大圆饼挨个放在锅周围,盖好锅盖。
灶里面,起先要烧大火,要让馍馍贴着铁锅的那一面赶快起壳,同时火大,蒸汽也大,这样汽包馍馍才能迅速鼓起来,形成汽包。但接着就不能用大火了,必须退火,不然汽包馍馍起的壳就要糊掉了。这期间是不能揭开锅盖查看的,全凭感觉,而这感觉是身经百练才能形成的。
起锅啰。揭开锅盖,蒸汽缓缓散开,才渐渐看清这些胖乎乎的汽包馍馍,一个个鼓鼓囊囊,白胖煊软。你可不敢着急用手去抓,烫得很。要用铁锅铲顺着锅边一个一个铲了,丢进筲箕里,晾个五分钟才好下手。刚出锅的汽包馍馍,什么也不就,直接光口吃,就很好吃。一面是香脆的壳,另一面是软乎的馍馍瓤子。放在一起咬,口感就更丰富了。
汽包馍馍铲完之后,就剩甑甑儿在锅底。用锅铲把甑甑儿挑开,锅底还剩半碗水的样子,这剩余的水量刚刚好,说明刚才那锅汽包馍馍一定是蒸得成功的。
做好的汽包馍馍放在院子里的小方桌上晾着,我们从院墙上摘掉两条嫩丝瓜,妈妈麻利地做好一大碗鸡蛋丝瓜汤,滴上几滴芝麻油,香气扑鼻。汽包馍馍就着鸡蛋丝瓜汤,我真想给它一条恳切的广告语:灵魂搭配,健康美味。
汽包馍馍因为那个大汽包,中间是中空的。这个中空的地方,就又给了我们发挥的空间,你可以在这里夹上蔬菜,或者是酱萝卜,还可以夹白砂糖,但我最喜欢的是臭豆腐乳。奶奶做的臭豆腐乳本身就很美味,现在夹一大块臭豆腐乳在热乎乎的汽包馍馍里面,热气混杂着豆腐乳的香气,一会儿一个汽包馍馍就下肚了。才发现,刚才忘记了喝蛋花丝瓜汤咧!
吃不完的汽包馍馍,一般会在第二天煮米饭的时候,把汽包馍馍放在米饭上熘着吃。但这和熘油饼一样,一点儿也不好吃。汽包馍馍的脆壳,熘过之后,全是水汽,变成那种很难咬的口感。我们都不爱吃,这些熘过的汽包馍馍通常都是干活扛大力的爸爸吃下去了。
但是奶奶对待吃剩的汽包馍馍处理方法不一样,奶奶会把汽包馍馍放进灶膛里,像烤火烧一样烤汽包馍馍。汽包馍馍原本煊软的一面,在烤过之后也渐渐变黄,馍馍皮变得香脆起来,你仔细看,馍馍皮上有密密麻麻的小气泡。这样烤过的汽包馍馍还是一样的受欢迎,尤其对我们小孩子来说,甚至会更喜欢,汽包馍馍有了两层焦壳之后,中间夹上白糖才是最美味的,香香甜甜,哪个孩子不爱呢!
如今网上也有来自家乡随州的汽包馍馍售卖,但我发现她们蒸汽包馍馍时,没有了“甑甑儿”的身影,锅底只是一个倒扣的碗。这样的汽包馍馍蒸是蒸熟了,但那个汽包估计是鼓不起来了。虽然我不愿意说,但不得不说,正宗的汽包馍馍随着甑甑儿的消失,是不存在了。
甑甑儿大概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