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
1
我是个乡下丫头,上大学之前,没离开过家乡,没见过大城市。
家里只有我和妹妹两个女孩,没有男孩。这种情况,在当时的农村,是不多见的。
妈妈有先天性心脏病,身体一直弱,干不了重活。也因此,我们姐妹是妈妈亲手带大的。
姥姥在妈妈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她尝够了没妈孩子的苦,对我们姐妹照顾的很周到细致,把我们保护得很好。
小时候的我,内向,胆小,很少跟小朋友们一起玩。直到上小学后,与同龄人的接触才多起来。
那时侯,家里穷。父母经常因为一些琐事吵架,但也仅限于吵,从来没动过手。
一直觉得妈妈太唠叨,暗暗下决心,自己绝对不能成为这样的人。对于被妈妈唠叨着的爸爸,很是同情。
从小学到中学,成绩一直很好,是老师们的宠儿。可是,却与老师刻意地保持着距离,有些害怕老师。由于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同学之间,也是君子之交淡如水,能称得上朋友的同龄人,屈指可数。
对我影响最大的长辈,除了父母,便是外公。外公的朋友多,人缘好,急公好义,一直是我所崇拜的长者。
虽然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好,我和妹妹从小却并未受过苦,吃得饱穿得暖,过年时也有新衣穿。
我们很小便会帮着家里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割草,放羊,摘棉花......
爸爸和妈妈一起干活儿时,总会挑剔妈妈这个没干好,那个没做对,经常发生口角。
我和妹妹同爸爸一起干活儿,他从来不会说我们的不是,耐心十足。摸到了这个规律,妈妈便经常在家做家务,让我们去地里干活。
高中毕业以后,去了外地上大学。从那时起,干活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
从十九岁那年离家,至今二十一年。
大学时,我依然是十分内向,害羞,不善言谈。那几年里,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看书。主要是小说和历史书籍。与人交往方面,仍旧没有突破,只与同宿舍几个同学玩得比较多。
2
毕业时,去了省内一家企业工作。在那里遇到了老公,两人一见倾心。
当时公司同时从全国各地招聘了百十名毕业生,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文化课和劳动课培训。大家都是同龄人,彼此间很快相熟起来。
也是从那时开始,我的性格有所改变,能与人正常交往了。
老公是四川人,最初父母也反对过,因为两边离得太远,几千里路。家里没有男孩,父母定是不舍得让我离家太远。他家弟兄三人,老公是老三。他表示以后可以在这边安家。
后来,父亲来了趟公司,见了他,大概是觉得还算满意,之后便同意了。
两年后,我们一起去了北京闯荡,并在那年冬天结了婚。
那时,住的是地下室,出门坐公交。那会的公交还是月卡,四十元钱一个月,公交车随便坐。物质方面,可以说是很匮乏,日子却过得很甜蜜。
又过了两年,儿子出生了。我辞了北京的工作,回到老家,跟父母儿子一起生活。呆到儿子一岁半,便把孩子留给父母带,跟着老公回去工作了。
在我怀孕生子育儿这段时间,老公换了工作,工资高了许多,不过由于经常加班熬夜,脱发厉害,到儿子三四岁时,便只能理光头了。
他一向很注重个人形象,穿衣发型向来讲究。现在想来,光头这个形象,刚开始时,定然是难以接受的。
而我则不大注重个人形象,不会化妆,眉毛总也画不好,经常因此受到他的嫌弃。
儿子三岁那年,母亲的先天性心脏病加重,需要住院做手术。我再一次辞职回了老家,带着我们这两年攒下的钱,准备给母亲做手术。
老公托关系在省城医院找了医生,医生说这种情况只能做开胸手术。住院、手术、出院,一切顺利。
出院后,我带着儿子在老家陪父母呆到年底,便与老公一起回了北京,并从北京回去他的老家过年。
儿子是第一次回到奶奶家,看哪都新鲜,跟爷爷奶奶处得挺好,也是他们相处最融洽的一次。只是他习惯了北方的生活习惯,对奶奶的饭菜不感冒,只吃玉米糊糊。要回北京时,他很是不舍,哭着说“我们走了,爷爷奶奶怎么办?”
那年春天,儿子上了幼儿园。本来就经常生病的他,往医院跑的更频繁了。五一的时候,幼儿园因手足口病放了长假,我便带着他回了老家。
之后的几个月,儿子住了三次院,医生论断是儿童哮喘。第三次住院去了省城的儿童医院,出院时带了平时用的药物,并定期复查,才暂时遏制住了病情的反复发作。
春节过后,儿子又被送进了幼儿园,虽然还是时常感冒咳嗽,好在哮喘一直没有发作。
3
儿子出生前后这几年,我一直是断断续续在工作,事业方面一直没有进展,可以说是一事无成。老公却是一步一个台阶地,工作越来越好,交际圈也越来越广。两人之间的差距日益加剧,矛盾日渐浮出水面。
刚好那一年,是结婚第七年,赶上了所谓的“七年之痒”。
老公应酬多,在家时间少。我便开始疑心他有外遇,经常打电话查岗,还通过他的朋友打听他的行踪,偷看聊天记录,捕风捉影,借机大吵大闹。
没过多久,我们买了房子,搬了家。现在记得最清楚的一件事,便是他说“你看我们也有自己的家了,好日子才刚刚开始,你闹些什么呢。”
搬家之后,儿子换了幼儿园,我也找到了一份离家近的工作。
工作之后,我便不再作了。每天在家、幼儿园、单位之间忙碌着。但是,总感觉还是回不去了,毕竟有了些隔阂。单位有个同事,也是我的领导,与我年纪相仿,性格相投,孩子也差不多大,很快我们便无话不谈。多了个倾诉的对象之后,我便不再钻牛角尖了,矛盾减缓了许多。
儿子上小学后,经常和同学打架,老师甚至建议我带孩子去医院看心理医生,我也很焦虑。
一个朋友介绍我进了一个亲子教育群,在里面认识了许多网友,学了些基本的心理学课程。有一次,老师讲冰山理论时,说要放下期待,我恍然大悟,自己就是对老公的期待太多,总拿他在与别人作对比,怎能不伤感情。
自此,我放下了对老公的期待,却没有放下对儿子和自己的期待。他那些跟我一样的特质,我不肯接受。
儿子在学校人际关系不好,这成了我的心病。想方设法地去改变他,却总是没有效果。我对他缺少耐心,方法又不得当,整个小学期间,他在学校过得都相当艰难。
我在工作单位,也遇到类似的问题,经常跟供应商或同事闹些不愉快,往往都是领导给我收拾烂摊子。我在领导的提醒下,考了会计职称,准备有机会便转行。
在那个单位呆了五年之后,公司不景气,变相裁员,我换了一份工作,转行做了会计。
第一次知道沃秀,也是那个介绍我学习亲子教育的朋友,距今也有五六年的时间了。当时进了沃秀QQ大群,经常看陈老师的答疑,却一直没有勇气提问,直到今天,都没有这个勇气。
后来,朋友去上了地面课,又上了网络课,跟我分享了很多东西。我却一直无缘进来学习。有两年,我一直坚持冥想和静心训练,感觉自己稳定了很多。
4
去年,儿子小学毕业,我们回到了老家这边的省城,他上学,我上班。
老公自己做公司,时间自由些,便两边跑着。
回来之后,一直以来那种漂着的感觉不见了,日子过得很踏实,儿子的状况也比小学时强了许多。
去年冬天时,参加了一个网上的写作训练营,为期一个月。自此,重新拿起了笔,与一群朋友一起,写小说,写随笔,随意涂鸦......
冬天,父母来我家呆了两个多月。可能是写作真的具有疗愈作用吧,这次我与母亲没再发生不愉快,一直相处融洽。
今年春天,偶然得知,沃秀网络课又在招生。
时机终于成熟了,我找到蓝宝,当时便报了名。
当时我的感觉是,除了亲子关系还有些不满意之外,别的都没有什么问题了。
之所以想上这个课,是因为多年来,对陈老师的崇敬和信任。
相信在她的引领下,我能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把日子过得更加如鱼得水。
也为了实现一个多年来的愿望,给自己一个交待。
除了上课,我还请陈老师给儿子做了诊断,调理身体,他一直脾胃不好。服用汤剂和散剂之后,效果很明显,脾胃好多了,脾气也好了许多。
夏天的时候,一次出门旅游之后,我的胃病又犯了。也去太兴善问了诊,服用了散剂调理。现在最明显的感觉,便是自己的脾气好了许多,轻易不会动怒了。与儿子沟通时,也不再发火。
一直以来,我想做的事情有很多,整日把时间安排得满满的,留给家庭和孩子的时间少之又少。
这学期开学之后,我决定按老师说的做减法,艰难地做出了取舍,放弃了一些原来看着很重要的事情——比如注册会计师的考试。
感谢老公一直支持我做出的决定。
留出时间给工作,训练,与孩子沟通,做家务,写作。
我觉得人生的意义,就是不断前行。
路上会有不同的风景,不同的人事物。
不论前途如何变换,只要我们的心能静定下来,如实地经历和体验,一切便不再是问题。
(51课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