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拾

【每日一拾】《人生所有经过的路,都是必经之路》有感

2017-02-15  本文已影响609人  每日一拾

上篇我们讲到《如何阅读一本书》。文中主要讲了读书的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粗读强调时间)、分析阅读(强调理解)、主题阅读(选定一个主题做比较阅读),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上篇 开篇:如何阅读一本书http://mp.weixin.qq.com/s/5MNQ-n0j8_wgAt6-BeV90A。也可以在此文下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上一篇文章。今天尝试着使用上文中的方法再读一遍《人生所有经过的路,都是必经之路》。本文主要采用检视阅读以及分析阅读。

一、检视阅读阶段

1、书名、以及序言

书名:《人生所有经过的路,都是必经之路》

副标题:人生如行走,每一步是途经,也是抵达

序言:序言其实已经说明了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事业有成身价千万的男人(鬼脚七,不熟悉的可以搜索一下)忽然放下一切剃度出家(短期出家,法号行空)不带分文冒着严寒一路化缘乞食从山西五台山走到四川峨眉山,81天徒步2000多公里一路上的苦和乐以及感悟。

全程徒步路线如下:

2、目录

本书目录分序言(书本的主要内容概述)、正文共七章(前五章讲遇到的事以及感悟、第六章讲佛经《金刚经》以及《六祖坛经》,第七章记录行走日记)、以及后记。

3、出版者:白马时光-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4、粗读部分主要挑了第一章-为什么要短期出家(作者说明了自己的行程安排,以及回答了读者的一些疑问)、第二章-第一次乞食(亲身经历讲述第一次化缘的感受)、第四章-最后一片叶子读了一下(给女儿讲故事的方式讲了一个道理:痛苦总会过去,而美丽终将永存)。

二、分析阅读阶段

还记得此阶段,我们要干什么吗?本阶段我们需要了解书的内容,明白作者在讲什么,然后要有一些自己的见解。(相对于评论个人更倾向于说对自己的启发与思考吧)

1、该书主要内容就是记录作者2000多公里的行走感悟,一路心灵成长,修行的过程。

2、作者的主要观点以及文章中我觉得很美好的句子摘录如下(一些佛语,需要我们自己去感受理解,毕竟我也解释不清楚,所以见谅):

观念头:只有有念,知道无念,知道就行。

菩萨都有逆行的法门。凡是打击你,压迫你、刺激你、欺负侮辱你的人,使你爬不起来的人,都可能是逆行的菩萨。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好多事情看上去很困难,真的决定去做的时候,反而变得容易了。

我们经常为了达到目标,而忘了当初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个佛陀,当你处理不了,可以交给佛陀来处理。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摘录一首六祖慧能大师的偈(ji):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 ,西方只在目前。

万物皆因缘和合,要惜福。

世上总有一些人,每天都在用自己的价值观来衡量所有的人。

生活就是这样,在你觉得一切都在掌控之中的时候,意外也随之而来了。这就是无常。

三世因果: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世人认同的是标签,并不是我,那我是谁?

每个人都只能看见自己想看见的世界,每个人看见的世界也只是自己内心的世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阿弥陀佛。无法相,亦无非法相。莫不如是)

其实你羡慕的所有人,生活中都有解决不完的苦。

所有人都应该读一部佛经,比如《心经》《金刚经》。

生活中90%的压力源自攀比,而不是生存。

佛陀说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佛,你自己本身就是佛,只是你还没有办法用他的能力。

真正修行的人是见不到世间的过的。《大法船》偈: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

把一切交给未知,你敢踏出第一步,就已经成功一大半了。

怜悯之心、感激之心、惭愧之心,鼓励自己精进修行。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

摘录一下神秀(慧能的大师兄)与慧能(六祖)的两首偈。神秀“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后面六祖的大家肯定熟悉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为什么人与人的差距那么大,佛家讲因缘。内心存在的东西,就是“因”,外界给予的东西,就是“缘”。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法虽广不度无缘之人。

经常发现自己的过错,并改正这些过错,本身就是在完善自己,就是在修行。

三、一些感受

1、不是做最好的自己,也不做最棒的自己,而是做自己。

2、我又是谁,怎么去定义,我想成为谁?

3、既然诸相非相,那为何世人要追求佛相?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

反正我是不懂了,那就交给佛陀吧。阿弥陀佛。

附录《心经》全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早上7点半起床,8点钟开始写此文。后续准备跟大家讲讲历史(春秋战国、古希腊、古罗马)、计算机互联网、以及经济管理类书籍的一些心得跟体会,敬请期待!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感谢您的支持!

版权声明:你无需经过本人同意即可转载,但请保留作者以及出处,非常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